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闲谈     
正在家里特横,颐指气使,好像随时有个王位要继承,出门却常说"领导您请坐"。——演员黄磊称,别把劲儿使在自己最亲的人身上。老公给老婆发了一个520元的红包,附言:我爱你。稍后老婆给老公发了一个5.20元的红包,附言:我爱你多一点!——有文化真可怕。先说对不起的人,不是软弱,只是不想放弃这段感情。——网友爱是不公平的,你会因为你爱的人为你开的那一次车门而感动,却记不起你不爱的人曾经殷勤地为你开的1000次车门。——作家吴淡如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劳动者。如何对待培养对象——学生,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 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的灵魂就是热爱学生。在中外教育发展史上有无数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德国教育家凯兴斯秦纳在《教育者的灵魂的教师培养问题》一书中就指出:教育者的本性首先是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其次是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把自己最真…  相似文献   

3.
电影     
《优雅》2015,(1)
《机械心》悲剧不悲伤
  人岁数长了,就反过来喜欢看些动画片之类的东西,轻松,不纠结。这一次喜欢作、爱矫情的法国人,终于安静做了一把小清新,哥特和复古气息混合不可救药的法式浪漫。“不能触碰你的心脏零件;控制好你的情绪;千万不能坠入爱河”这三条准则,完美诠释了一颗“机械心”的使用守则。不过年少轻狂时总是不相信命运的,规则一条条地被打破--因为对女孩的一见倾心。配乐非常出彩,也算是很好的音乐剧,虽然技术细节不够细腻。爱情到来的速度让人猝不及防,美好的瞬间背后,都隐藏着可能受伤的结局。那么,是紧闭心房还是死了都要爱?  相似文献   

4.
1.遇到你真正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因为当他离开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2.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相处下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可遇的知己真的不多。 3.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因为他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为人所有,情感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因此,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情感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情感的作用,有效地向学生进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要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情感呢?第一,教师要有热爱学生的情感教师对学生之爱是特殊之爱,是对接班人之爱,对人才之爱。这种爱虽非父母之爱却又是最理智、最自觉之爱。爱是人的本能,是人的一种需要,因为人类的社会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原始需要,另一个是高级需要。在原始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有没有一种爱,从未许诺海誓山盟,却也没有因为誓言的缺席而无法坚守,依旧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有没有一种爱,从不在乎给予与所得,也从未意识到爱与被爱这天平两端会有所倾斜,而依旧生死相依,甜蜜与共?不管你现在的答案是或否。我想,如果你看到夕阳的余晖下,两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女孩追男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出色而又勇敢的女孩要想找一个真心爱自己的好夫君,必须三思而后行,因为有些男人不宜“碰”。 刚失恋或离婚的男人 因为这个时候你不能确定他是否真心爱你,也许你只是个替代品,让他觉得自己还是有魅力的,甚至有时候还会沦为他拿去与前妻或前女友炫耀的话题。 好友的前男友 如果你以为好友已经与男友分手了没关系,那你  相似文献   

8.
郑树色 《南方论刊》2010,(10):111-112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目的上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过程中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爱人。班主任工作繁琐、啰嗦,但是由于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只要你能以爱心为基础,把爱的阳光撒播在每个学生心灵,就会成为最有意义、最有成功感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当你看到"哈欠"这两个字,或是看到别人打哈欠时,自己是否也很想打哈欠?你觉得喉咙里有一丝气息要上来了,哈欠呼之欲出,于是闭上眼睛准备迎接它的到来。可是,在你开始打哈欠时或是哈欠打到一半时,嘴巴却不由自主地闭上了,让人很是恼火。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屡次发生,你经常因为一个不完整的哈欠纠结许久,试图变换着各种坐姿或站姿想打出一个完整的哈欠,但还是没法成功,这是何故?起初,大家都认为哈欠和困意是"抱团"出现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做女人难,其实,做男人也不易。因为,做人就难,男人也是人,当然也就难。 男人是难做,但还是得做,而且应该像像样样地去做。因为,做男人也是一项事业,况且这是很不容易成功的事业。为什么?做男人没有固  相似文献   

11.
留给女人说     
女人跟男人分手和男人跟女人分手是有分别的。女人跟男人分手,最紧要的是留一些尊严给他。男人跟女人分手,要把五个字留给她来说。 “我们分手吧。”——这五个字该由女孩来说。即使是你首先不爱她,你也该有风度地让她提出分手。男人惯常做的,就是对她愈来愈冷淡,让她自己觉得没趣,然后说:“我们分手吧。”女人会感激男人把这五个字留给她来说。她会永远记得是她首先不要你。这样的话,她也不会那么恨你。  相似文献   

12.
永远要跟比你更成功的人在一起 在你的朋友圈中,如果你是最成功的一个,你就不 会更成功了。 别怕与大人物打交道。成功的人大都是那些容易 与别人相处(打交道)的人,总是与顶尖的人在一起时, 你就越容易学到更多更好的成功法则和特质。成功者  相似文献   

13.
<正>孩子不懂爱不爱,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我曾看到国外一个机构做的小调查,向一群4~8岁的孩子提问:爱是什么?结果却出人意料。8岁的女孩贝丽卡说:"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腰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7岁的诺艾尔说:"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6岁的克里希说:"爱就是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而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  相似文献   

14.
洞穴喻是柏拉图提出的一个重要比喻,重返洞穴又是这一比喻中的敏感行为.为什么要重返洞穴?这一问题体现的则是哲人与洞穴或者说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二十世纪的两位思想大家海德格尔和施特劳斯都对这一行为做了细致的解读.作者比较两人解释异同的用意在于,描述而非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哲学与政治有何干系.这样做的理由是,尝试着全面理解一个永恒的根本问题要好过对这一问题的盲目无知.  相似文献   

15.
用力过猛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哈佛镇,有群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卖爆米花. 一个10岁的小男孩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他除了在火车上叫卖外,还往爆米花里掺入奶油和盐,使其味道更加可口. 结果,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小孩的都卖得好. --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好,创优使他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哈佛镇,有群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卖爆米花. 一个10岁的小男孩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他除了在火车上叫卖外,还往爆米花里掺入奶油和盐,使其味道更加可口. 结果,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小孩的都卖得好. --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好,创优使他成功.  相似文献   

17.
要做有女人味的女人,其实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耐力和毅力。因为它不受年龄限制,不受五官及身材的约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人的实际存款数要少于他们能够存的数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个人拥有钱的数量,或者是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太大关系。问题在于人们对钱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说,花钱是种愉悦的享受,存钱反倒是种痛苦的惩罚。如果你仅仅是因为爱花钱而很难存钱的话,建议你试试以下的方法,它们会帮助你实现存钱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喜欢问问题,大人给缠得不耐烦,于是就反问我:“你干嘛要提这个问题?”我便瞠目结舌只好作罢。因为我其实并不想问问题,而只是想引起大人们注意而对我进行爱抚、赞誊、关怀甚或讨厌;用时髦的话说,是得了“表现欲与被爱综合症”。除此之外,我真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原因,使得孩子们要向别人提问,因为孩子们的确有比大人更完整、更固执的自我认识体系,他们可以口答一切问题,他们才是那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体现。那时我就知道这些,但我并不知道用”“请君入瓮”的办法,用“你为什么要问我干嘛问这个问题”来无休止地与大人缠下去,让任何一个问题变成那些哲学家们引以为神圣的、类似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命题,我更不知道这样做才是冠冕堂皇的做“学问”  相似文献   

20.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们找工作的旺季,毕业生就业市场也一个连着一个。怀揣应聘材料的毕业生们在四处奔波忙碌时,往往会多方面地向用人单位打听许多问题,这是正常的、应该的。不过,有些问题不宜一开口就问,这里就有几个问题要慎问。 “你们要几个?”这样一问就显得求职者信心不足。的确,名额多,应聘成功的希望就大些,但不管多少,只要你确有能力,那就参与竞争好了。 “你们要不要外地生?”外地籍毕业生往往先问这句,以决定自己是否“免谈”。不少单位或因上级政策规定,或因单位住房困难等,一般不太愿意招外地学生,但也不是一律不要,那就要看你的条件是否值得用人单位“破例”而对你情有独钟了。 “你们要不要女生?”许多女生爱这样问。显然对自身牲别缺乏信心,人家一般也就顺水推舟地回绝你了。如果你只是就工作问题“高谈阔论”,用人单位可能就会“忘了”你是位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