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认识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包括认识的主体性和实践的主体性。前者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结构的反映、描摹或观念再现的过程中;后者则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结构要素的再组,作出重新建构的过程中。认识的主体性主要指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选择和整合,对再现客体结构程序、视角的主动抉择,这是经典意义上的主体性,是人类承袭动物的智能结构面发生的,实践中的主体性则主要表现为理性的批判与否决,它是主体在既有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主体性问题,首先要了解主体性的内涵。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性的进一步具体化。所以,主体性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正是这一规定性,使主体不仅与动物(有人把它叫“动物主体”)、与“人工主体”区别开,而且又与客体区别开来。可见,主体性的内涵,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的基本属性。其内涵包括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与上述属性对应的尚有主体的变动性、依存性、意识性(有人也叫主观性)、个体性和平凡性等。在主体的上述属性中,最能体现主体性本质的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主体的上述属性,便构成了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它们在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相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把众多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属性,贯穿到反映论,就是主体性原则。换言之,主体性原则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反映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客体性是指客观对象在主客体关系中所具有的规定性。客体的共同规定性就是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他们相互联系内在统一规定着客体的一般性质。客体在被改造和被反映活动中相对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共性,就是客体性原则。一、反映的主体性原则1、反映的自主性这是作为主体的人…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中国哲学界的研究中心逐渐地从客体转到主体。于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的思想,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推崇,而强调“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的恩格斯,似乎忽视了主体性,因而遭到了人们的冷落,甚至被贬为直观反映论者。还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正确地提出了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的论断,但并没有解决认识的主体性问题,而是用实践的主体性取代了认识的主体性。这些都是对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不了解或了解不够的表现。实际上,对于如何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恩格斯是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只要我们了解了恩格斯对近代哲学中的主体性研究的态度和他本人对“运用概念的艺术”的研究,就不会对此有所怀疑了。  相似文献   

5.
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把主体和客体与主体性和客体性两对范畴混在一起,用主体相互规定、主体无法离开客体的理由来否认主体性原则,或者一说主体性就马上强调主体离不开客体,追问应该把客体放在什么地位。我认为这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是把主体概念与主体性概念混淆起来了。主体属于主客体关系范畴,与客体相互规定、不可分割,离开主客体的关系就无所谓主体和客体。但主体性却是属于属性范畴,是指主体作为一种既是实存又是关系范畴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性能、属性。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6.
随着认识主体性的增强,认识的客观性是提高还是降低了? 有些论者在分析了主体因素对认识结果的干扰和影响之后,得出结论说:随着主体因素的增强,认识发展的方向偏离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客观真理愈来愈远,而在与客体自在状态相符合意义上所理解的客观知识,也是不存在的”,“追求知识纯粹客观性的理想是破灭了”。这是在认识主体性讨论中相当普遍的一种意见。这种意见是片面的,和当前人类科学  相似文献   

7.
反映与信息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观念的或理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反映(主体反映客体)和被反映(客体被主体反映)的同步过程来实现的。按照通常的理解,反映是主体的意识以不同形式复制或再现客体,在主体的头脑中形成关于客体的观念的映象,而客体则彼主体所反映,转化为主体的观念的内容,这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主体的意识一经达到了对客体的复制或再现,造成了关于客体的观念的映象,就意味着认识了客体,获得了关于客体的知识。但为什么说这就是主体认识了客体,获得了关于客体的知识呢?客体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它被意识复制或再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的主体性概念作一探究。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主、客体相互关联的多重关系(比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中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和。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1) 主体性必须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因为人并非皆为主体,主体性是针对有资格承担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的人而言的;(2) 主体性必须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多种交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客体的主体是抽象的虚幻的主体,同样,没有客体性的主体性是空洞的非现实的主体性,人只有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才能显示和确证自已的主体性地位和力量;(3) 人作为主体,不论是在对自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仅是认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教育实施的前提.这对矛盾关系的特殊性在于认识客体的特殊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其教育学意义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的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借鉴作用.文章讨论了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情境性教学等模式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先提出认识论中两个问题,作为本文的引子. 第一,传统的“认识”定义忽视了主体性原则按传统的“认识”概念的定义,是指“人们的头脑对于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或“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映”。这一定义有两大特点:认识对象仅仅是主体之外的客体;认识活动仅仅是一种反映活动,它忽视了主体性原则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个特点也就变成了两个缺点:因为,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人作为主体既是  相似文献   

12.
<正>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在主体和客体关系之外,就没有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论就是研究、概括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哲学学说.因此,主体和客体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所谓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的主体,则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是自觉的反映者、改造者;认识的客体,则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过程性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特征,这是由诸种原因所决定的。其中,认识主体的内部矛盾是过程性的主体性原因;认识客体的复杂性是实事求是的客体性原因“;求”的深刻内涵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性原因“;是”的质的规定性是实事求是的目的性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客体是认识两极中的一极,是认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客体在认识主客体关系中作用问题研究的欠缺,势必影响人们对认识主体性问题的理解。深入探讨在认识主客体关系中客体的作用,对认识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乃至认识论的发展大有裨益。一.认识主体性研究中的缺憾在我国八十年代初期,认识主体性问题被推上了认识论舞台。人们开始不断思索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打破原有的认识论构架,确立新的认识论构架。认识的主体性是显而易见的,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把握认识的主体性,使之沿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轨道健康地向前发展。在认识的主体性问题上目前已拥有了大量  相似文献   

15.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主体和客体提升为能动主体和能动客体(合称为能动体)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动体包含能动认知、能动情感、能动意志、能动信念和能动行为等内在要素,并构成自知、自主、自由等不同的发展层次,具有能动性与受动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辩证的思维方式等特点,能够发挥积极预见、理性激励和有效协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西方美学吸收了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思想资源 ,已经实现了由古代的客体性、近代的主体性到现代的主体间性的转变。中华古典美学没有经过主体性的独立 ,在前主体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古典的主体间性。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基础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以及主客同一的哲学。它表现为感兴论 ,即认为审美不是主体认识客体 ,也不是主体创造对象 ,而是外物与自我的互相感应。中华美学与西方美学对话、结合的关节点是主体间性。中华美学的现代化必须吸收现代主体间性、改造古典主体间性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从主体认识活动的纵深发展来说,认识客体可以分为未知客体、待知客体、在知客体和已知客体这四种存在和转化形态。未知客体是还没有被主体认识的客体;待知客体是主体正准备认识的客体;在知客体是主体正在认识的客体;已知客体是已被主体认识了的客体。这四种客体的存在形态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的依次转化表明主体对客体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关于主体和客体问题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不重视主体性的研究,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认识活动,仍然停留在“直观反映论”的水平。本文试图对列宁这一方面的论述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德顺先生从解读实践的主体性,解读主体的内在尺度和需要与价值的关系出发,用实践思维去理解价值,得出价值是对主客体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概括的是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价值就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他旨在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但却没能摆脱单极思维的陷阱,最终陷入了唯主体论的片面理解.李德顺先生对价值本质的这种理解反映了当时我国哲学界流行的理论思维的一种局限性,也反映出在价值哲学理论上的自发性.今天,我们重新反思过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和价值范畴,不论是对理论还是对实践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唯物主义真理观在真理内容的来源上强调真理的客观性。这固然不错,但在真理客观性问题上,不能仅考虑客观世界对真理内容的制约性——客体制约性,还要考虑认识主体自身对真理内容的制约性——主体制约性。在坚持真理内容客体制约性的同时,揭开认识主体性之谜,即以主体制约性为轴心考察真理内容的客观性,探明真理性认识中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这是当今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