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无条件     
“有条件”和“无条件”似乎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成对哲学概念。但是,“无条件”是不是种合理的观念?这是我们所思考和想解决的问题。一个方便的办法,就是分析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教科书,看看其中主要谈到的“无条件”都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都是“无条件”。下面,我们就按这个办法做起。在谈到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时,流行的哲学教科书认为,“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3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随后解释说:“所谓无条件性并不是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下或不需要任何具体条  相似文献   

2.
<正> 在关于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关系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斗争是和事物的运动相联系的,而同一是和静止相联系的。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斗争就是绝对的,同一就是相对的,并说这是“辩证法的一条原理”,不容否定。(见《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6期王正萍《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原理不容否定》)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极其牵强而不能令人信服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矛盾内部两种根本属性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事物具体状态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互相包含,不可分离的。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成其为矛盾。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的,这就等于说斗  相似文献   

3.
一、暂时的和易逝的,是否是同一性的有条件和相对的标志? 关于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中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争论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问题,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然而,同一性的有条件的含义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但其中的主要理由之一,即同一性的相对性的标志,就是因为它要有一定的条件。而它为什么是有条件的?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因为它是“暂时的和易逝的”,所以,它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另外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1981年第6期《社会科学辑刊》上发表的王正萍同志的《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原理不容否定》一文,对我在同期《社会科学辑刊》发表的对王正萍同志的《对〈如何正确理解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一文的商榷》作了回答。王正萍同志的答文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原理不容否定》为标题。这个标题说明,在王正萍同志看来,我的商榷文有否定“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原理”的意思。果真如此吗? 现在,着重就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与王正萍同志再商榷,以就教于王正萍同志。究竟什么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根本动力?王正萍同志在《答文》中说:“如何理解矛盾斗争的绝对性,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呢?列宁的原话是讲得很清楚的。列宁说:‘相  相似文献   

5.
<正> 张明同志的《试论矛盾同一性中的绝对性和斗争性中的相对性》一文(载《齐鲁学刊》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试论》),对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试论》提出的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中有相对性,同一的相对性中有绝对性,以及结论:“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中有绝对,这才是辩证法”,却是我们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可以“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608页) 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都是对立面无条件的斗争的绝对性和有条件的统一的相对性的辩证结合。不论否定矛盾的斗争性,还是否定矛盾的统一性,都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对抗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现。“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而外都是鬼话。”(思格斯《反杜林论》第19页) 林彪、“四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自由,是理论界长期有争论的一个问题。国内外都有少数人主张自由是绝对的,即认为有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绝对自由。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一切自由都是有条件的,即相对的。究竟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自由既不是完全相对的,也不是纯然绝对的,而是既有相对性的一面,又有绝对性的一面,因而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体。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都是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有条件与无条件的统一。列宁说:“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现就自由的相对性、绝对性及其统一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源于斗争的无条件性和同一的有条件性;只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能树立彻底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对事物及其矛盾如何存在和相互关系的最高概括;割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否定矛盾,否定人类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关于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不少的讨论,看法已经基本趋于一致。就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言,无所谓哪个相对哪个绝对,两者都有相对的一面和绝对的一面。就它们的普遍性和抽象性而言都是绝对的,就它们的特殊性和具体性而言都是相对的。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查阅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根源出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一文。列宁是这样说的:“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  相似文献   

10.
<正> 本刊今年一至四期,有五篇文章在全国和地方的几个报刊上转载或报道,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今将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反应情况综述如下: 本刊第一期发表了张明同志的《试论矛盾同一性中的绝对性和斗争性中的相对性》一文,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不仅表现在斗争的绝对性和同一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矛盾的斗争性只具有绝对性,不具有相对性,矛盾的统一性只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按照事物的矛盾法则,只要有矛盾,就有对立面的斗争,并且贯穿过程的始终,因而这种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斗争性又是相对的.首先,斗争性与同一性互相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双方就不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谈不上对立面  相似文献   

12.
文学同志对拙文《如何正确理解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提出“商榷”,我十分欢迎。因为,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理,而近年来学术界对它的理解,意见却很分歧,的确需要进一步展开同志式的讨论,以澄清理论是非。从文学同志所提出的几点意见看来,我认为我们分歧的关键所在,仍然是如何对待列宁关于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原理的问题。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列宁这一条辩证法的原理,是否正确?或者虽然过去是正确的,那么现在是否已经过时?我的答复想从这里谈起。  相似文献   

13.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的问题,目前大家的理解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只有互相联结的关系,彼此之间不存在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有的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就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还有的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相似文献   

14.
试析文化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洁 《天府新论》2005,1(2):108-111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类历史现象 ,既有相对性的特质 ,又有绝对性的因子。文化的民族性、多元性、稳定性可看作其相对性特质 ,而普遍性、一元性、流动性可看作其绝对性特质。文化的相对性中寓含着绝对性 ,文化的绝对性通过文化的相对性而得以展现。文化就是在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张力中发展前行的。只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会走向文化相对主义 ,取消了文化比较、文化对话、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只承认文化的绝对性又会陷入文化绝对主义的偏执 ,导致某种民族中心主义 ,取消多样文化存在的可能性。文化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不可偏执一端 ,惟其如此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道良同志在《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吗?》这篇文章中,一方面承认事物有普遍联系,一方面又否认一切事物的相互联系,这就不能不使他陷入思想上的自相矛盾。那么,刘道良同志的不能自园其说是怎样产生的呢?。第一,用有条件的具体的相对性的联系去代替或取消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性的联系。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同事物矛盾运动的属性紧密联系着的,是整个物质世界保持同一或统一的桥梁。联系可以是指事物的某种内在联系,或本质联系,也可以是指非本质的联系,外在的联系,偶然的联系等等。由于联系有种种具体的情形,因而也就不  相似文献   

16.
杨桂森 《中州学刊》2005,(2):142-144
价值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人性的一种张力,而现代哲学对价值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消解,是对价值的一种破坏.绝对价值具有客观始源性,其客观实在构成主体的精神存在的根据,从而绝对价值获得拯救的意义.价值的相对性与人性的开显相关,由此获得人类解放的意义;绝对价值的道德主义的非人道化与相对价值的非道德主义的人性化共栖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有条件的相对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事物的矛盾运动,在相对之中有绝对,同一之中有斗争,特殊之中有普遍,个性之中有共性。对立统一,是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看问题,一定要严格遵循对立统一的法则,切忌抽出矛盾的一方,任意绝对化,从而排斥或根本否定另一方的合理性。可是,在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中,长期以来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的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即无产阶级文学中的“自我”与“非自我”之争。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同使用。下面列举几本有代表性的教科书: “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即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即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所谓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所谓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都是绝对真理”,“任何真理又都具有相对性,都是相对真理”。  相似文献   

19.
在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中,相对性的绝对性更重要。相对性具有革命性、批判性。在理论上它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强调相对性的绝对性会让我们开拓进取,使社会发展更加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关于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然而矛盾是如何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呢?矛盾发展、运动的实在过程是怎样的呢?这就要求我们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深入一步地分析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分析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