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德军 《中州学刊》2006,42(6):134-137
运动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能活动、生产劳动和体育运动是人的三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活动形式。本能活动是人的物性活动形式,生产劳动是人有目的的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功利性活动,体育运动是人有目的的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自由个性实现的非功利性活动。三种不同层次的活动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生存特性。  相似文献   

2.
王德军 《兰州学刊》2007,18(7):13-16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和最高级的存在物,人具有自然事物的一切属性.存在是人作为自然物质最具普遍性的在世方式,表现为自然界盲目的运动;生存是人作为有生命的生物(动物)在世方式,表现为人的本能的自然合目的性活动;生活是人作为人(劳动实践、社会关系、理性、意志、神性、文化等)的在世方式,表现为有意识的功利性目的活动和超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存在生存都是人在世的基础前提和手段,生活才是人在世的目的意义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实践唯物主义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和“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都有较大的出入。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认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活动不仅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类特征 ,而且也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和特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史上,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主体大致经历了从“神”到“自然”到“理性”再到“现实的人”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前三个阶段虽然形式各异,但实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一个拟人的主体(上帝、自然、理性)凭着自己的意志(天意、目标、狡计)主宰历史的必然进程,社会历史过程对这个拟人的主体而言,表现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蔡梅娟 《东岳论丛》2002,23(2):76-78,107
小说艺术的审美活动既符合文学艺术审美的一般规律 ,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与其他文学形式不同的是 ,小说艺术是通过展示“人的活动”来揭示人物灵魂、反映社会生活的 ,因而 ,在文学艺术的有界限性与无界限性的融合、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融合、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融合等共性特性之中 ,小说艺术更侧重于有界限性、功利性与超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重大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时间"乃是马克思一系列政治经济学著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一个新的增长点.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能动性的生命创造活动时间可以分成"自由时间"与"工作日(或必要时间)"两个基本部分,相应地,人的能动性的生命创造活动可以分成存在于"工作日"中的物质生产劳动与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自由活动.存在于"工作日"中的劳动的本质规定是"以本身为手段",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必然性;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自由活动的本质规定是"以本身为目的",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历史自由性.艺术审美活动就是一种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人的能动性的生命创造活动,它既不同于"以本身为手段"的物质生产活动,也不同于纯粹主观性的精神活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一些美学观点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谐之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思想是马克思对美看法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人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结果,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同时,还会产生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马克思的思想中,深刻蕴涵了“劳动创造了美”,通过劳动实现人类从必然到自由、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美的境界,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美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传统自由观先在地把自由置于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框架中,用外在于人的必然来释义人自身的自由,如此势必陷入无以解脱的困境.而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所固有的东西,人的自由就体现在人的自我生成过程之中,对自由的追问应当从现实的人或人的实践活动出发,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实现来理解.一旦如此理解,则不仅人的对象化活动成为人之自由实现的方式,而且"必然"也失去其外在于人的性质,化为自由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审美自然观,将自然作为审美的基本对象与核心。康德通过将自然作为鉴赏对象,解决了存在于自然与自由之间的二律背反。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人只有从合目的性尤其是道德合目的性的角度看待自然,才能成为自然的终极目的;只有在同自然非功利的和谐关系中,人的自由才能得以感性显现。康德道德哲学的自由命题正是通过对自然的审美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的自然在何种意义上具有目的性,这似乎存有疑义.黑格尔批判了对自然的外在的、主观的解释,并表明了自然的能动性与统一性,这阐发出自然本身的内在目的.但是自然并不能充分体现对他物的自发的认识,因而并未体现出内在目的的核心即自由.自然目的性只是符合内在目的,但并非出于内在目的,黑格尔进一步展现出康德对"出于"与"符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