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津港贸易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趋于结束,香港工商界掀起寻求与解放区发展贸易的热潮。天津解放后,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港英当局亦支持开展与中共新政权的贸易。新型的津港贸易具有很大的互补互利性,既打破了国民党和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有利于新政权的经济恢复与重建,亦推动香港摆脱经济困境,继续扮演中外贸易转口港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盈利导向型的企业化改造,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更好地整合政府的财政补贴和企业的运营机制,提高铁路运营效率的目标是更好地实现公共福利.本文选取铁路客运作为论证公共交通管理和政府管制的分析材料,探讨了相应公用事业法律调控机制完善的政策思路,改革的核心是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投资转化为根据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确定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3.
铁路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近年来虽然进行了公司化的改革试点,但成果不很明显。要想获得效益和效率,只有分两步着手:一是政府改变原有的政企不分局面,放松对铁路运输业的管制,加强对其指导和监管;二是铁路企业运用多年试点改革取得的成果,在全路全面建立符合法律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府主导型的石漠化生态修复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石漠化生态修复的效果,急需建立一整套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对生态修复成效较为突出的贵州进行实地调查,认为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共同构成政府主导型的石漠化生态修复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建国前后中国文学中的英雄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学术论坛》2004,(4):125-129
建国前后,中国文学里充斥着英雄意绪,英雄人物以其超人的勇气和智慧,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文学人物形象的主体。文章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考察,将其区分为战士型、农民型、工人型三个类别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英雄人物的叙事模式作了举要描述。  相似文献   

6.
程珂 《云南社会科学》2007,7(3):123-127
在解放战争前期,中共更注重美国而不是苏联在中国的作用.1948年春后,随着建国任务的到来,新中国的国家利益生成了.由此出发,中共对外关系的重心转向苏联.中共在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整合国内政治力量,协调与大国的关系,最终宣布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铁路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高校发展,需要结合相关技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以及有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将GSM-R通信系统合理应用到铁路通信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铁路通信发展速度,保障铁路通信系统实现智能化,为现代铁路交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全面推进了铁路通信系统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对GSM-R系统与铁路通信系统的融合进行...  相似文献   

8.
唐胥铁路是我国自建的第一条行驶机车的铁路,其建成初期曾以骡马拉车在铁轨上行走,这件事长期以来颇受指责,被说成清廷不准使用机车之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察,可以认为清廷从未干涉过唐胥铁路的任何事情,其所以用骡马拉车则另有原因;并且,马车铁路是世界铁路史上的正常现象;唐胥铁路的始建时问应以光绪七年(1881)为是.  相似文献   

9.
公共性与企业性的双重目标,使得日本的国有铁路经营陷入了矛盾的境地.由于"国铁"在所有制上的公共性,导致了它所有权与经营权概念的模糊,政府与"国铁"的关系混淆不清,从而使"国铁"经营责任不明确;而公共性名义下政治和行政的无端介入,则进一步导致了"国铁"经营自主权的丧失."国铁"经营恶化不可避免,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成锐航 《理论界》2008,4(4):113-115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针对商办铁路出现的一系列弊端,决定改弦更张,实行“铁路国有”政策。这是一项基本正确的政策,但由于清政府措施不当,各省借此机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以维护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由于人们情绪高涨,将与铁路国有连为一体的铁路外债也席卷进来,一并反对,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Nvivo12 Plus软件对270份生态修复政策文本进行扎根分析,构建了生态修复政策演化关系模型,进而描绘中国生态修复政策图景并凝练出一般解释性框架。研究发现:生态修复政策文本延续“目标转译-优势嫁接-制度整合-政策协同”的逻辑,经过解剖、重组、再生后,执行主体遵循核心流程、行为边界、优先原则、保持同步原则、适时退出五大原则确保目标实现。结果表明:政策的适当模糊性方可给予基层转译、解释、践行灵活空间;生态修复主导型制度可搭配同盟型制度,并根据领导注意力、考核指标等需求灵活供需;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治理能挖掘资源推动修复持之以恒。文章丰富了生态修复的政策研究图景,有利于深化对修复实践和政策行为的理解,同时从理论层面透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践行逻辑。  相似文献   

12.
中共自建党始,其所有工作和斗争,都是朝着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创建一个人民大众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方向而努力的.进入解放战争后,在国共两大阵营生死较量的结局基本明朗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中央通过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阶级政策,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和凝聚一切民主进步力量,推翻了国民党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在敌我力量对比转换和国内战局推进的同时,中共中央适时提出建立人民共和国的任务,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等根本制度和大政方针,并对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法理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准备.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终结,又成为走向社会主义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铁路卫生建制化是伴随着西医东渐的过程,于20世纪初期在部分铁路开始产生。民国以来,铁路部门开始逐步移植西方的卫生行政、医院模式及法制,逐渐形成独立、趋于完备的铁路医疗卫生体系,至1937年基本上实现建制化。近代铁路卫生制度的形成,为铁路员工、家属及乘客提供了医疗卫生保障,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促进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近代铁路卫生制度的形成,对中国铁路卫生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铁路卫生制度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京绥铁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的交通、城镇、文化、思想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的出现改变了沿线地区原有的出行方式,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在城镇发展方面,沿线城镇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商贸逐渐繁荣,近代工业开始兴起。在文化方面,京绥铁路建成后沿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加深,地方文化呈现多元化,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在社会思想领域,铁路在重塑沿线人民时空观的同时,传播了近代思想观念和革命理念。  相似文献   

15.
孙自俭 《兰州学刊》2009,(6):211-213
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其铁路政策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官办与商办之间摇摆。经过多年实践,清政府对铁路的认识逐步深化,最终在1911年中止了商办铁路政策,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张绥铁路是内蒙古地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直接催生了集宁城,壮大了包头城,影响了归绥的城市格局,促进了集宁、丰镇、归绥、包头等城镇的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商业化,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人口大幅增长.张绥铁路对内蒙古地区城镇近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岳鹏星 《北方论丛》2018,(2):102-110
铁路厘金是晚清时期厘金制度的新样态之一,沪宁铁路厘金成为该时期铁路厘金的典型案例。沪宁铁路厘金伴随着沪宁铁路的修筑过程而发生,商货运输方式的不同,使得依附于水卡的原有厘金税政受到了扰动,进而逼迫主政者思考铁路厘金问题。其中,英国势力的参与使得该问题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围绕沪宁铁路厘金问题,中央与地方、清政府与外国势力之间相互交织,最终通过磋议、协商、博弈,建构了沪宁铁路厘金的实态。沪宁铁路厘金产生之后,影响了沪宁铁路自身的运营实效,成为清政府的弊政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5,2(1):128-134
孙中山的铁路规划思想包括他对中国铁路系统的宏观规划原则、具体线路规划原则和规划实施原则的思考,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其中,"尤当先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为重要"的线路规划原则,是其铁路规划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颇为自得的"铁路经济之新原则".其铁路规划理论原则的理想性与规划实施原则的务实性,反映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卸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孙中山对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进行认真思考,提出了较完整的铁路建设的构想。他认为:铁路建设是二十世纪初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借外债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必由之路;铁路建设应以干线为主、以中心城市为主、兼顾全国;铁路的管理以“国家社会主义”为归宿。孙中山铁路建设的构想充分反映孙中山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务实、开放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陈璧是清末任期最长的邮传部尚书,对近代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任邮传部尚书期间的主要政绩有四:一、"定法"邮传部,规划全国铁路轨线;二、主持京汉铁路的收回,为中国挽回了部分利权;三、提拔重用了一批铁路管理人才,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四、支持商办铁路,为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