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济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本文以人的经济人特性为出发点,分析现实中的政府行为。“是什么样”。即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谋取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行为。其次从政府的产生和性质出发分析政府行为“应该怎么样”,即政府行为应该是基于价值合理性之上的行为,这种价值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公众负责、合法、合理、公正。而要保证政府行为的价值合理性,最主要的办法是使政府的公共权力受制于良性的约束机制之下。  相似文献   

2.
所谓行政指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事务的范围内,对于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行政相对方)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获得相对方的赞同与主动配合,指导其采取或不来取某种行为,以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非权力性的行政行为。通常“表现为希望、提倡、建议、引导、鼓励、推广、参观、示范、宣传、提供信息或知识技术服务、劝告、告诫、反对等具体形式。”①这一界定意味着:第一,行政指导是非权力性行政行为,不具有强制力,不同于以公共权力的强制性为基础的权力性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第二,行政指导行为是事实行为…  相似文献   

3.
一、石油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石油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不能是一种行政行为,而应是一种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就右油企业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是石油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首要条件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控制下,石油企业长期追求自己完整的企业体系和内部完整的生产生活体系,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经营模式,造成企社不分、自我封闭、自我服务、市场单一、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③.与此同时,这种企业经营模式也营造了企业内部专业化协作的态势.受…  相似文献   

4.
社会语言学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可供交换的经济资本;语言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与调节规则;语言交换是言说者运用策略与技巧的言语行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因而,语言是符号暴力。这种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符号权力的社会学,体现了布迪厄一贯主张并建构的“统一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一) 人们使用“长官意志”这个概念,是从列宁的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引来的。在这篇著作里,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时说,马克思“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在这里,列宁讲了“长官意志”和社会发展规  相似文献   

6.
“灰色”经济行为是指存在于“是”与“非”之间的。不清不白”的经济行为。其特征:在实际行为界定上的模糊性;利用经济政策边际性的行为方式;具有复杂性、隐蔽性较强的活动过程;其经济行为性质随着经济关系的调整不断变化;多数是由法人团体所实施的有组织的经济行为。造成“灰色”经济行为的基本原因主要是: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体制转换中形成仪序中的某些盲点和间隙;多种经济成份的不况则竞争;法制建设滞后;调控机制之力;现行的权力制约力量的软弱和松散。  相似文献   

7.
市场准入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复杂的市场准入社会关系需要多个法律部门综合调整。民商法中的市场准入是一种权利确认及有关权利行使和交易的一般性制度安排;行政法对市场准入的调整明确了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权力和对权力的约束;经济法中的市场准入是对民商法所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矫正,是在特定情形下对特定事物的公权干预形式;国际经济法中的市场准入主要是指一国企业、产品、服务或投资等如何从实质上进入另一国市场。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地方保护主义日趋抬头,为患甚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中央高度重视。“九五”时期,治理地方保护主义,规范地方政府权力行为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项重大问题。一、地方保护主义的含义、特征、表现及危害性地方保护主义,是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在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关系时,为保护本地特殊利益而采取损害全局利益的权力变异行为的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1.主体是有资格行使政权和司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2.地方保护主义奉行本地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9.
权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大量进入市场,是当今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政治根源。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是一种“寻租现象”,用公式来表达:腐败即寻租活动=垄断经济的权力+由垄断而产:生的租金(差价)。权力……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权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孕育而生,其以“微观的”权力为内核、传统公权力为载体,是一种既难以掌控又难以解释,且具备“微观的”权力与传统公权力双重控制力的力量。在这些特性的影响下,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风险也具有非完全的人为性、双重不确定性、差异普遍性等特性,这最终使得法律在使用“行为-责任”机制分配人工智能技术风险时存在诸多“行为”无法通达“责任”的困境。为摆脱该困境,可借鉴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建立一种类“原初状态”的沙箱环境为公平分配风险提供基础,再以纯粹程序正义为分配渠道,打通“行为”与“责任”之间的路径,最后通过差别原则与反思平衡合理地直接连接“行为”与“责任”,以解决另一部分难以适用“行为-责任”机制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一、引子: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权力是社会建立和维持秩序所不可缺少的。然而作为一种可以支配、控制他人和社会资源甚至可以使人屈从的力量,权力,尤其是产生自管理社会之需要的国家权力,本质上具有专横性、扩张性以及潜在或显在的强暴性。但恰恰也因为权力的这种本性,它历来就是那些权欲旺盛的人激烈角逐的对象。无论权力角逐者以多么崇高的目的———譬如说“行善”———为自己的权欲辩解,可事实真相正如《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的作者斯科特·戈登所揭露的,对权力的渴望并非渴望有行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是国家的元首,“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宰相是政府的首脑,是封建国家最高行政管理负责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这种中央集权式政体为封建社会国家权力的规范运作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对皇权与相权(中央权力)的制约问题;二是皇权与相...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腐败产生原因的理论诠释所谓腐败,就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行为。腐败行为分为政治领域的腐败行为和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政治领域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中,保护人和被保护人的关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保护人的政府官员个人或小集团在分配社会有价值的事物(如权力、财富、名誉)中优先照顾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后者则以对前者的忠诚、支持或服务作为回报。经济领域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积府对经济生活实行广泛干预的情况下,寻租活动“兴旺发达”。寻租活动又称寻求直接…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1年秋冬之际发起了一场对知识分子(主要涵盖面为原国统区内的文化人)的思想改造运动。新的执政党认为,知识分子有“原罪”:知识分子一般出身于地主及小资产阶级家庭,这种“剥削阶级”的出身不可避免地在他们的思想言行上留下烙印,所以知识分子“要为新中国服务,为人民服务,思想改造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权力伦理”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在中国古代圣贤对国家政治权力的论述中已“脉络性”地包含着丰富的权力伦理思想,它蕴含于古人的政治理想中并展开为如下环节:一个以天道信仰为终极依据的权力来源;一套以政治、法律、伦理为系统结构的权力依托;一种以上天-人民-国家为同心圈层次的权力本位;一条以天意-君德-民心为伦理纽带的权力关系;一组以公正、廉洁、忠诚、效能为核心价值的用权原则。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代的权力理性始终无法摆脱政权垄断、继承权垄断和神权垄断的制度困境。只有“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才真正回答了“谁之权力?何种合理性?”的权力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经济的“本末”之议,自古以来声不绝耳。立何为“本”是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选择问题;而“本末”之争,为经济政策的确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种理论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意义当不在“末”位。本文认为,经济的“本末”总是具有历史的规定性,一部人类的经济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本末”对立矛盾的发展史,从“农为本”到“农工商”为本,再到时下的有些找不到“本”,历史地记录着人类的经济进步与某些偏误。从我们面对的市场经济世界来看,市场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商品是交易的唯一对象,因此,商品是可以作为当今世界里论及“本末”之题的基本要素。由商品的性质来看,现代经济世界里,“本”应当是物质性商品和服务商品,同时包括对于物质性商品和服务商品形成的市场有着支持与促进作用的“大文化”类精神商品。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金融衍生产品”一类的人类“创新”商品,它自身形成了虚化的市场,同时,经验表明,它对于物质性商品和服务商品市场没有积极的支持与促进作用,不应当在“本”类商品范围,不应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孙英 《天府新论》1997,(2):92-94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市场经济道德问题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现摘要综述如下。(一)市场经济界说。研究市场经济道德的首要问题显然是:何谓市场经济?这是个跨学科难题。围绕这个难题,争议颇多。一种观点叫做“同一概仿论”,认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同一概念。在这种观点看来,商品经济既可以定义为“为了交换而发生的经济”,也可以定义为“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前者是以经济运行的目的特征为根据的定义;后者是以经济运行的手段特征为根据的定义。因此,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不过是同一种经济形态相对不同对象来说的不同名称: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8.
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从其本源看,是一种“天然”的“公共财产”——人民所有。也正是人民将自己的权力委托给领导阶层,使领导阶层有了进行管理的权限。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管理过程当中发生的权力无为、权力滥用现象是行政权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移位而致。如何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使得行政管理更好地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以期通过法制化的行政管理活动支持正在起飞中的中国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功能分析1.行政权力的特性首先,行政权力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执行权。行政管理活动是依法享有行政…  相似文献   

19.
“硬权力”(hardpower),顾名思义,指武力及强制性力量。“软权力”(SOftpower),则包括文化、凝聚力等其他各种力量。曾经,居天下之中的中国.将农耕文明之精髓发挥到极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城下之盟不请自来.老大帝国仓皇四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话语(汉语热)飘洋过海;中国概念急剧飙升。在外界话语迷阵此起彼伏之际.中国软权力何在?我们究竟如何管理中国崛起的进程?为此,本刊特发表《近代中国“软权力”的消长及当代构建》和《理解中国“软权力”的三个维度》二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从我国近几年的市场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势看,对垄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正确评价,并据此制定对其施恰当的经济政策,已刻不容缓。近几年来,我国的市场中已出现了大量的垄断行为,王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行政垄断行为,即一些掌握了某些行政权力的政府机构,和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审批权的经济管理部门,为了自身的小集团利益,利用特权扶持自己开办的企业,独占某一市场,排斥其它经营者,并以高价强行向消费者销售商品。由于这种垄断行为是仅靠行政权力形成的,是腐败的一种表现并使一些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因此广大厂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