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引进西方语言学中关于指示代词"冠词化"的理论,穷尽性考察上古9部传世文献中的"指示代词+NP"短语,探讨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是否存在"冠词化"现象,最终得出"此(斯)、是、彼、夫、其、之"等所具有的定指功能,是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功能之一,是指示代词本身就具备的功能。至于"夫",它不仅可以起宾语小句标示词的作用,而且可以用于关系从句结构之首,表示类指意义,甚至可以加在任何核心名词之前有修饰语的情况,起明显的标记NP作用,具有"冠词化"倾向。但是由于出现的频率较低,且始终没有发展出句法强制性,未能成为如其他语言中出现的定冠词。  相似文献   

2.
袁莹 《理论界》2012,(1):135-136
"所"字有人认为是代词,有人认为是助词,持代词说的人,往往搞不清楚所字具有什么样的指代作用,而又不重视所字的特殊作用;持助词说的人,往往忽略了所字的指代作用。本文认为所字是一个兼有指代作用和提示作用的代词。对所字结构,诸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本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双语言艺术,它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原文作者思想的过程。好的翻译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本身语言系统存在的差异性,翻译不可能做到字对字、句对句的完全工整。代词作为语言的重要的一部分,小说文学语言表达中有着指称衔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翻译及两种语言的对比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汉英对照阅读《围城》发现,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多使用"零回指"的衔接手段,与译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截然不同。而译者在汉译时灵活处理英汉人称代词的不同使用习惯,使得译文语言规范,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4.
释“若”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若”字,虽然读音相同,但词性不同,词义不同,在句子里的用法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若”可以用作代词、动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助词等,它还可以作兼词,并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结构作句子成分。我们只有掌握它的特性,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领会每句话的含义。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若”常用作对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A、对称代词:它作主语、宾语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你们”,作定语时相当于“你的”、“你们的”。  相似文献   

5.
"清言"是明人小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是小品中的精华,它展现了晚明文人创作心态的封闭性和交往性,处世哲学的娱乐性和严肃性,同时在文体特征上也有杂糅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文字、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五个平面考察上古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可以发现:第一人称代词字源有假借字、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从声母上,可以把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分为两套:第一人称代词语义方面稍有区别;句法功能和称数不同;语用方面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苏州评弹语言中的"个",用法较为复杂和丰富。从字形上来讲,"个"还可以写成"個",在不同的评弹脚本中,两者用法、意义基本相同。除了可以做量词、代词之外,"个"是评弹语言中最常用的几个结构助词之一,可以用在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后面构成定语加中心语结构,可以构成"个"字结构,可以用作语气词。当代苏州话中的"个"基本沿袭了评弹语言中"个"的用法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家奥斯汀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我们借用奥斯汀的以言指事之称,认为语言中的禁忌语也是“言有所指”,指代的是客观世界中人们所避讳的事物和理念,因此被禁忌。禁忌语的“言有所指”大致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称语类、专有名词指称语类、普通名词指称语类三个类别。人们之所以禁忌这些言语,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在殷商时代以前,“女”作名词,表示妇人之义;“汝”作名词,表示汝水河之义,两字与代词(rǔ)之关系不可考。从殷商时代开始至西汉,“女”除了作名词外,也可以假借作代词(rǔ);而“汝”除了作名词外,也可以假借作代词(rǔ)。从东汉以后,在记录代词(rǔ)时,一般不再借用“女”(偶有使用)字,“汝”除了作名词外,成了一个专门记录第二人称代词(rǔ)的字。  相似文献   

10.
《合集》22258中的"由"字,过去没有很好的解释,一般认为它表示不好的意思,读为"忧"。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通过相关材料,可知它应该是"由从"之"由"。  相似文献   

11.
仇立颖 《理论界》2012,(9):123-125
本文从话语标记语的视角对"别说"进行了研究,发现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话语标记语,既具有一般话语标记语的特点,又保留着较强的实义功能,可与其它变体在话语交际中等价替换。由此可见"别说"的语法化尚处于进程中。文章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称代词和对话框架探究了"别说"话语标记语用法的形成。最后分析了它在语篇建构中所起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邱峰 《殷都学刊》2011,32(1):103-110
"为"字式以高频率为基础,充分展现其不同寻常的句法张力:谓语结构较大程度复杂化,甚至能顽强突破"所"、"之所"、"所见"等标记限制;同时,"为"可与多种标记组成不同格式。"被"字式于东晋末加快发展,"被V"、"被XV"式在迅速提高频率之时,句法活力也同步提高。"见"字式渐趋消亡,但其句法结构也出人意料复杂化,特别是施事者的引入更具有特殊研究意义。"于"字式近于消失,其原因仍具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指人的"谁",从语法功能上看,主要有四种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和判断句的谓语. 上古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助动词,介词的前面.这种"谁"充当宾语时的前置现象,是先秦典籍中突出的特殊语序."谁"字指物的用法与指人的情况基本相同. 现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一般只用于指人,而不用于指物.古代"谁"字指人的四种常见用法,在不同程度上被继承下来了.通过比较"谁"字古今用法的异同,可以揭示汉语句法发展的一些特点有些用法消失了,有些用法得到了继承,有些用法又有了发展,有些还生成了新的用法.正是由于汉语词的用法不断的继承和发展,才永葆了其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但要对岭南舞蹈加以研究,加以保护。同时,我们也应该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它、发展它。"保护是必须的,利用是必然的"。我们知道,任何传统文化都是历史沿习下来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文化体系中既可以继承也可以存在,还可以利用。传统既是割不断又是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全盘保留的。岭南舞蹈,这种人类财富,就应该活跃在我们今天社会的生活中、活跃在我们今天不断发展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宜"字的用例进行分析,可知宜字作为名词最初可能含有三种词义,而作为动词则以"举行宜祭"义为核心,有四类用法。以"宜"字的这些用法为依据,可对《作册般甗》铭文解读中存在的分歧加以判断,该铭中的"宜"字应属于"以……宜"的用法,而"人方无敄"则是宜祭所用的人牲。  相似文献   

1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部分把“言”全都解释为“句首语气词”或“动词词头”。查余冠英《诗经选》,新近出版的《辞海》,杨树达的《词诠》,北大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也都是解释为助词的。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诗经》中的“言”,不全是助词,在句中的“言”有不少应解释为代词“我”,而在句首的“言”则全都应理解为代词“我”。理由如下:(一)《小雅·彤弓》:“彤弓召兮,受言藏之。”《诗经注疏》  相似文献   

17.
“释之”     
之,原是会意字,是“出”、“往”、“到”的意思,动词,文言中常见,如:“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之”就是这个意思。代词、助词“之”是动词“之”的假借字。一、代词“之”最早作指示代词,后作人称代词,甲骨文中的代词“之”都是近指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如:“于之夕又(有)大雨”。(《十辞通纂》582),下面分述代  相似文献   

18.
<正> 《论语》是先秦古文献中最接近当时口语的书,研究其中的语序组合形式,对于了解古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极有意义和价值.现分别就其几种主要形式概述如下。一、《论语》的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论语》的疑问句,一般用疑问代词来表示,许多还搭配上适当的语气词。这种句子的疑问代词作宾语,都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作为一条语法规则,在《论语》中是严格的,只有极少数例外。这些疑问代词有何、谁、孰、焉、奚等。先看“何”字作宾语的情况。《论语》用“何”字组成的疑问句最多。“何”一般是指事物,含义是“什么”;指人  相似文献   

19.
对于出现在《史记·儒林列传》与《汉书·儒林传》中的"家人言"一词的解释,自颜师古注、司马贞索隐以来,即不得其正,今又有钱宾四先生等将"家人言"解作百家之言,更将其与学术史中的若干问题关涉起来,则"家人言"的内涵到了非澄清不可的地步。然而要确切理解"家人言"的内涵,必须回到汉代的具体历史语境中,结合"家人言"所在的上下文、"家人"一词在汉代的常用意义以及汉初学术发展的概况做综合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语源还是语境上说,把《文心雕龙·原道》篇起首二句中的"与天地并生者"理解为"人"都较"文"更加合理。由此可以看出,刘勰通过赞颂人在天地间的地位和价值,来确定人所创造的"文"的意义和功能,认为"文"即语言美,是"言"与"心"在"道"的基础上的统一。这种对主体精神的弘扬是统贯《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它源自传统并超越传统,依附时代也领先时代,可谓找到了语言美的正确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