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一种较普遍的经营方式,但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造成负债过度,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我们应针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使我国国有企业能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劳动关系的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回顾,分析了国企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成因,并从经济和法律角度对国有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定位、推进国企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建设以及配套制度改革等几方面,探讨了确立国有企业新型劳动关系需着力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由来以久,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把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到位,这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进行了强调.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会同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和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再一次把企业内部改革提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议事日程,对在新形势下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公企业是西方国有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政府在公企业设立、资源获取、资产管理、人事安排、财务管理及重大决策中的权利义务均由公企业的单独立法加以规定。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遵循了公司化改革路径,国有企业被置于公司法基本框架下,政府与国有企业形成股东与公司的基本关系。但在这种法律关系框架下,国有企业特定公共目标的实现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可能引发国家权力与法治原则之间的潜在冲突。本文认为,我国应根据国有经济所处的不同领域采取分类改革思路,在特定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中适当借鉴西方公企业形式。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认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固然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但忽视了以企业文化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变革不但会影响企业改革的进程,甚至会导致企业改革的失败。文章在分析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因素,并从更新理念、策划方案,宣传造势、营造氛围,抓住典型、及时奖惩,管理变革、完善制度,结构建设、系统支持等方面探索了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 ,国有企业在资本经营中依然存在着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落后、政府对资本经营的干预过度等八个方面的问题 ,这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应正确理解资本经营的内涵 ,改善企业管理 ,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 ,深化产权改革 ,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为企业实施资本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唯一出路是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企业转制的逐步深入,必将对我国经济走向及其发展产生质的影响,也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现实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国有企业的现状及历史成因;银企关系的现状及其历史沿革;企业转制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难点和应采取的对策。(一)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针。(二)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用公司制改造我国的国有企业。(三)必须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改革,要解决债务负担、税费负担过重、企业办社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已20年,但转型期的国企改革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国有企业传统的实现形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德市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例子,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行为主体,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历史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从回顾延安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入手,指出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也促进了企业家的成长.但改革后的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产权置换率低,股份合作制率太高.必须进一步按照以退出为主要原则,出售和破产为主要手段,加快延安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小企业的非国有化进程;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加快延安支柱产业领域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进程;按照有进和有所为的原则,加快延安非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