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借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在中国著名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的点轴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点轴群理论,提出了群这个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新形态。群往往成为最主要的增长极,群的增长速度更快,发展潜力更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增长和发展的"引擎"。点轴群理论认为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呈现点轴群的特点,生产力的发展呈现点、点轴、点轴群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社区》2011,(23):32-32
挣钱妙方 一天早上,一位少妇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报上登的广告,想从中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因为她最近刚失业。突然她向正在厨房里做事的妈妈喊起来。  相似文献   

3.
女登是炎帝之母。女登是人而不是神,与神话人物九天玄女无涉。女登是位传说性的历史人物,她生活于距今七千年前后的前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的交替之际。有蟜氏族一女子,与少典氏族一男子通婚而生下炎帝。文献传说,女登“感神龙首”而生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女始祖;民间传说,她发明了蜂业,为中华“蜂业之祖”,还发明了草鞋、蓑衣、围裙等物质文化。炎帝“寻母”“抬母”的传说故事,体现了炎帝的孝道精神;女登所创造的女登文化成为姜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登祭祀中的排灯会、抬社火等民俗文化与女登、炎帝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开发和利用女登文化这一独特文化资源,对提升农民精神素质,塑造村容村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02年,马耳他岛的佩奥拉镇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一群建筑工人在一家食物店下面发现了被埋藏着的一座令人惊叹的遗迹。这座巨大的石制地下建筑共分3层,最深处距地面12米,错综复杂,仿佛一座地下迷宫。  相似文献   

5.
刘晓莉 《今日南国》2009,(24):30-31
这是一群出身贫困的女孩,在承受生活压力的同时,更有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然而,她们中幸运的一群,通过社会各界各项措施和好心人的救助,完成了学业,走上了一条迥异于同龄人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6.
“谚语群”是谚语中相互间有一定关联的一批谚语的集合。它和分散的谚语比起来,更客观、更全面、更系统。本文以蒙古族谚语为例,在陶汇章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谚语群”的分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汶 《山西老年》2012,(11):46-46
国人以长颈为美,项链选佩有巧思的话,也可以起到改变脸形,延长颈部线条的效果。圆脸不要戴贴颈式,或是链子太粗、太复杂的,如项圈等,会给人一种很紧迫的感觉。同时要避免选用圆型、扇形的项链,这样会显得脸更圆。  相似文献   

8.
从女权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杂交性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托尼·莫里森三篇小说中三位女性佩科拉、秀拉和吉丁的身份建构问题,从佩科拉内化了殖民主义黑人身份走向悲剧,到秀拉颠覆了传统黑人女性身份重建自我的艰难,再到吉丁自我女权主义身份的积极追求获得自由,揭示出英里森建构其现代黑人女性身份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9.
佚名 《社区》2008,(14):16-16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10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相似文献   

10.
提到城管,总让人联想“猫和老鼠”,总让人想到一群人在追赶另一群人。其实,城管并非中国“特产”,很多国家都有,只是叫法不一。而且,相对中国城管,国外的“城管”更“牛”更专业。  相似文献   

11.
在 2 0世纪 ,美国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政策大体经历了从追随英帝国主义“西藏宗主权”理论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 ,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和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奉行的西藏政策是实用主义原则和双重标准。在其需要遏制和分裂中国时才利用“西藏问题”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2.
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戏作为藏族人民创造的艺术明珠,虽然散发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气息,但苯教信仰在藏戏的构思结构、人物情节中得以充分表现,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以藏传佛教为国教的国家,也是喜玛拉雅地区受藏传佛教制度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不丹境内藏传佛教寺院众多,也存在不少体现西藏制度文化影响的宗堡建筑。这些建筑除与藏式建筑基本形制和功能相似之外,不丹的藏传佛教建筑还表现出受尼泊尔宫殿建筑文化影响的本地化风格。  相似文献   

14.
藏族的国家认同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由外在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建构起来的。明代,中央政府通过在河洮岷地区实施卫所制度、分封与朝贡、茶马互市等军事、政治、经济政策,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在“国家”政治框架内,藏族群体在民族重构与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建构和强化国家认同。从建构过程来看,既有国家权力的强力介入,也有藏族群体的自觉融入。由外在因素的推动最终内化为一种民族自发意识,体现出藏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机制具有强制性、主动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藏族饮茶历史十分悠久,在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藏族喜好饮茶,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藏族饮茶习俗无论在茶叶品种、饮茶方式、饮茶器具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藏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渊源众所纷纭,有来自古印度医学、波斯医学、中医学和藏族苯医等几种观点。本文根据藏族远古有关藏医药最初起源的神话传说、藏族早期史料记载以及苯医著作《本玉)与藏医药学奠基著作《四部医典》的比较研究,证明藏医药学是以苯医为基础,汲取其它国家和民族医学的许多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民族医学。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甘南藏族妇女受自然环境、藏传佛教、性别角色和特有婚俗等的影响,教育和社会化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今天这一状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不容乐观。本文在对当前甘南藏族妇女受教育现状及影响其教育和社会化发展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改善藏族妇女受教育状况和提高她们的文化素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西藏新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以扎西达娃、色波等少数民族作家为代表的西藏作家创作的一类小说。本文以西藏新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它置放在寻根文学背景中,审视西藏新小说关注西藏地域文化、进行形式探索两个突出特点,以此呈现西藏新小说之于寻根文学思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藏民族思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佛为中心,以成佛为指归的宗教型倾向。本文通过评价藏族传统宗教思维方式,探索它向现代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转化的内在契机,以求使其在社会主义新文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参阅大量的汉、蒙、藏文文献史料,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论述明末清初新疆蒙古藏传佛教的情况。其中详细叙述藏传佛教在新疆卫拉特蒙古传播发展之进程。同时也阐述新疆卫拉特蒙古联盟围绕藏传佛教格鲁派而在青藏高原展开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