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势在必行。其内容包括忧患意识与国家安全教育、安身立命与历史文化教育、救亡图存与革命传统教育、振兴中华与社会主义教育、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全面发展与人道主义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读物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深化青少年的爱国认知,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树立青少年的爱国信念。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读物在运用中存在内容质量有待提升、宣传力度有待加大、读书活动形式有待丰富等问题。对此,通过编写精品爱国主义教育读物、研发爱国主义教育读物系列、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与推广等措施,以达到推动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扬爱国情、立强国志、践报国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大力倡导和实施公民教育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从我国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上看,实施公民教育显得尤其必要,实施公民教育的路径应从开展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参与公共生活的训练和构建社会、家庭与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上着手。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与我国农村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契合,将之嵌入乡村治理,是谋求乡村善治的可行路径。推进协商民主所内在的对公民素养和能力的要求与我国农村公民意识缺失和能力欠缺的矛盾,是当前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所面临的主体困境。公民教育是培育理想公民的最佳途径,协商民主视阈下的农村公民教育应将农民培育成具有主体性及权、责意识,具有参与意识、公民能力和公民美德的现代化公民。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从当前国内国际局势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本文还提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独联体议会近年来集中开展了社会软实力建设立法活动,以示范法形式为独联体国家在后苏联时代协同开展公民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基本法律遵循。独联体《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法》从概念厘定、政策基础、实施保障、国家监管等角度较为完备地规定了各成员国应秉承的立场原则和行动方向。该法在文本结构、论述逻辑、历史根基和举措创新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自身特色,但在精神内核、规范程度和配套实施层面仍存在着不足。对该法的立法意图和内容指向进行分析评价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既可以将其作为我国同类立法的参考和镜鉴,也可以拓宽对独联体国家在后苏联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走向及政策应对方面的认知,而且可能成为今后独联体国家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是维系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纽带。公民教育是建构和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公民教育强化公民的身份认同及国家归属感,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教育促进公民对国家制度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关键;公民教育促进公民对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核心;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国家责任感,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教育结构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受到重视,就是因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能够促进民族国家及个体发展的强大功能,而这些功能的产生则取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构。爱国主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内容结构和过程结构等三个方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结构进行综合考察,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立体透视,能够更好地揭示并彰显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促进其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师资缺乏权威性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应坚持三贴近三结合和三加强原则,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力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文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接受规律的7个方面,即内在需要驱动律、个别差异律、情感参与律、环境影响律、非直线律、施教者素质支配律和教育方法影响律。  相似文献   

11.
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特里·L·库柏在发展公共行政的民主伦理时 ,通过历史追溯而将公民品德概念置于更为广阔的带有社群主义倾向的民主社会和契约性政体之中 ,并总结出公民品德的总则 ,即“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库柏的研究表明 ,公民品德是个有着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情境的概念 ,它是对民主社会伦理道德性质和要求的一种提炼和集中表达 ;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 ,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 ,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之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无论世事怎样变迁,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和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提升公民教育素质的根本。通过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实质、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的研究,对当代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建构,使公民教育有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公共精神、新文化精神和理性精神。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价值目标,它的实现需要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土壤以及民众的公民意识;新文化精神是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起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主体性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精神以及德性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选择。进而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为公民教育寻求合理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从地震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理性选择和出路.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的客观性及其现状,提出了促进二者融合的思路和做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公民教育的内容,借鉴公民教育的教育观念、方法,以及国外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开展的经验,培养有公民意识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以历史教育、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危机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宗教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以社会教育、榜样教育促进以人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网络积极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这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哲学博士的培养提出了挑战。许多国家已经作出了反应,开始灵活适宜地发展专业博士学位。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发展趋势则表现为改进传统的哲学博士学位教育而不是发展新的专业博士学位。作者结合博士生自己的评价,追溯了这种倾向的经济、政治、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着重介绍了多伦多大学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历史悠久的教育博士学位发展状况。该学位的注册人数近年来一直在下降,而同时期改进的哲学博士学位由于其灵活性和国际声誉则更受欢迎,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工业化冲击之下,传统农民获取收入的过程中有了更多选择,在其所能掌控范围内的一项重要事务即为选择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远离农业.不同地域、不同地理和自然禀赋、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地区时序变迁差异巨大.借助北方地区45个农户跨时5年(2008-2014年)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依据调研家庭特征设定行为选择和收入获取联立方程,模型估计方法有Heckman两步法和内生转换模型(ETM),依据地理特征构造工具变量以消除内生性难题.结果发现,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务工与务农两难选择的关键决定因子,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家庭成员越倾向于外出务工;无论是选择务工还是务农,预期所能够获得收入的影响都极为显著;随着农民务农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补贴政策预知能力提升,农民越来越不愿意离开土地.因此,重视农业、扶持农村、关注农民的有利政策或不利因素都可能起反作用,设计和制定政策时应谨防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在注重加强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与促进的同时,应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强化农民素质培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完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