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父亲已逝多年,但他却是我最怀念的人。妈妈经常说:“你是在你父亲的肩膀上长大的。”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从小就喜欢骑在父亲宽阔的肩膀上。我五岁那年,父亲带我去看元宵灯会,满街的人,满街的灯,把漆黑的夜照得五光十色。父亲怕别人挤着我,也知道我人小个子矮看不到灯,便把我扛到他的肩膀上。我一下子长成了巨人,比所有的人都高,各式各样的灯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特别好玩。  相似文献   

2.
刘希 《老年世界》2013,(1):16-17
莫言的女儿这样评价父亲:“父亲有点像冰箱里的灯,你不知道它一直都在工作,等你打开门的时候,才知道它一直都亮着。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默默地疼爱着我。”看到这句话时,我想起那个老父亲。  相似文献   

3.
石兵 《老年世界》2013,(12):36-36
一盏油灯\陪我走过了\一段最孤寂的路\而今\油尽了\灯却未枯。 他俯身在病重的父亲榻前,流着泪读出了这首小诗。床边的小桌上,一盏小油灯点缀着微弱的光芒,在两个男人长短不一的呼吸中摇曳不止。  相似文献   

4.
晓蓉 《老年世界》2007,(21):12-13
半夜无眠,于是披衣起床,路过父亲的房间,忍不住走进去,把灯亮起。清凉柔和的荧光里,父亲在墙上,安详平静的目光注视着我,似乎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中。我烦躁不安的心绪,竟徐徐回复为一泓静水。  相似文献   

5.
一棵老榆树     
小区墙外有一棵老榆树,它是父亲当年亲手栽下的。以前。我家就住在这里,拆迁十几年了,老屋已了无痕迹,只剩下这株老榆树。每过一段日子,我都要赶来看它几眼。  相似文献   

6.
张长征 《老人世界》2011,(12):18-18
俗话说: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父亲和我不一姓,父亲姓赵,我姓张。提起这事,还得从父亲早年参加革命说起,那是一段难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那是三年前的冬天,刚刚过完传统节日春节,父亲跑遍了几乎所有亲戚家才借到了500块钱送走了在北京一所大学读书的哥哥之后,又在暗地里发愁读高三的我和读高一的妹妹的学费,看着他在外奔跑了一天上灯时才踩着厚厚积雪回到家里而与母亲四目相对的那种孤单无助,我做出了平生最大的抉择──外出打工,以缓解家中的困难,让妹妹和哥哥安心念完书。 母亲心疼的泪水没有动摇我走向社会的坚强决心。怀揣着父亲塞给我的一百五十块钱,我登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我没有去南方,因为我手中的钱支付不起昂贵的火车费。所以我选择了离家只有三百里的沈阳…  相似文献   

8.
心香红杜鹃     
心香红杜鹃周宗达刘建新阳春三月,我在岳麓山坡采了一束映山红,携着小孙女,恭敬地把花束放在湖大广场的毛泽东汉白玉雕像前。归来,灯下挥笔写下《心香》诗一首:麓山沉沉夜,一读启愚88。遗爱当碑立,心香红杜鹃。四十多年前,一段难忘而又最欢欣的记忆,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汇丰 《伴侣(A版)》2013,(9):22-23
读者来信:我是一个8()后,成长在中等城市,各方面条件还算不错。从小到大都在传统模式下长大。由于父亲对我管教很严格,我一直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自控力,大学毕业后没听父亲的话去事业单位,而是在外地找了工作,我不想一辈子窝在一个安稳却没前途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0.
我和哥哥相继成家后,家里只剩下父亲母亲朝夕相处。父亲吹葫芦丝的时间更多了,微眯着眼,侧歪着头,一副酣醉的神态,母亲则在一旁听得入神……见他们每天过得都这么快意舒畅,便向父亲讨教快乐的秘诀。父亲沉吟半天,一脸诡秘地说: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种了一株仙人草!  相似文献   

11.
赢的真谛     
“我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拳击手,我一直生活在他巨大光环的阴影下。人们看不到我的存在,对我不屑一顾,因此我无法成功。”这是洛奇·巴尔博的儿子的真实感言。这个20岁的年轻人,在他的事业进展不顺利时,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父亲的光环。  相似文献   

12.
《中外书摘》2010,(8):40-42
在摆龙门阵之前,我想先说一两句题外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看见一则有关父亲的小故事,标题是《张大千——世界上最富的穷人》。不用往下看,题目就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我打心眼里赞同、认可这一点。我在青少年时代,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关于这一点,感受特别深。  相似文献   

13.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母亲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5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了好多药,可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有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14.
刘娟 《老年世界》2006,(12):20-20
在我2岁的时候,活泼好动的母亲与沉默少言的父亲分手了。2岁的我被父亲送回老家跟随奶奶生活。从此,幼小的我没有母爱,直到我18岁那年,父亲重组家庭后,父亲才来信叫我回城里生活。  相似文献   

15.
涧川 《当代老年》2006,(5):25-25
父亲和母亲是同事。40年前的一天晚上,他们在单位参加学习时停电,大家急急地下楼,由于老式楼房的楼道很窄很陡,加上走廊里没有灯,下楼时父亲下意识地搀着母亲,以防她的脚踩空。没有想到就是这黑暗中的一搀,竟注定了他们日后的姻缘。  相似文献   

16.
遇见妈妈的那一天译编/海波我的童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我出生在中国的重庆,父亲是个传教士,母亲一生下我就死了。在我两个月时,父亲把我送到西弗吉尼亚莫尔干镇的妈妈最喜欢的妹妹处,于是我就在妈妈度过少女时代的那幢房子里长大。当露丝姨妈在家时,我周围充满了爱...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草帽     
海涛 《老年世界》2008,(11):12-12
父亲的草帽是母亲用麦秸编的。这顶草帽父亲生前一直戴着。虽然草帽没有为父亲遮住一生的沧桑,但父亲的草帽却为我挡住了人生道路上的风雨。 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在雨中玩耍,父亲发现了便追出来,把他的大草帽罩在我的头上,于是,我像一个“蘑菇”似的被父亲抱回家。  相似文献   

18.
石太明 《老年世界》2010,(12):25-25
我是一个军人,和众多军人家庭一样,我的小家一直安营在父母那个并不宽敞的大家中。我离家千里,妻早出晚归,带小孩“顺理成章”地落在了已退休的父母身上。七年来,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我儿子“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此,我把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也作为我对父亲表示的深深敬意。  相似文献   

19.
李平 《老年人》2008,(6):34-34
为供养我上大学,憨厚老实的父亲一直在镇办企业石雕场打工——扛石头,长年累月没日没夜地干,父亲的双肩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靠着父亲挣的血汗钱供养,我毕业后终于离开了那个贫瘠的山村,在城里找到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可就在那一年,父亲却累倒了,再也没有爬起来。我呼天抡地也没唤回父亲。父亲的猝然离世,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20.
青秋 《当代老年》2006,(10):26-27
屈原:每逢端午节,人们便会想起这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出生在古代楚国一个贵族家庭,伴随他被楚怀王赏识,官位越做越大,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他父亲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儿子回来时和他下几盘棋。一次,他父亲在外面和别人对弈发生争执,最后竟然打了起来,屈原知道后,才想起父亲年岁已大,老年的孤独感促使他沉迷于棋局,为此他特地暗中请来一些人陪父亲下棋,他说我不能在家孝敬父母,父亲仅有的一点乐趣我应该满足他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