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8,(3):85-88
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旨趣最为契合之处,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为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心性论思想在这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笔者试就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至六祖慧能几代禅师所倡禅法的变化,对早期禅宗心性论的发展、演变作相关分析;在诸师所提倡的修习实践方面,试着提出几点看法;并认为慧能的"自性是佛"等顿悟法门是在修正道信、弘忍,以及神秀等禅师有关心性论基础上,对《楞伽经》所崇奉之"如来禅"的本源回归。由此,以期为更客观、深层次理解禅宗早期心性论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视角;为理清与早期禅宗心性论有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言生 《唐都学刊》2000,16(2):51-56
法眼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法眼宗禅诗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法眼宗宗风出发 ,联系佛教经论、禅宗公案机锋 ,揭示法眼宗禅诗的特色 :般若无知的宗风生发了色相俱泯触目菩提、直觉意象现量裸裎的美感特质 ,一切现成的宗风生发了日用是道即凡即圣、圆融谐和万法唯心的美感特质。探讨法眼宗禅诗的禅悟内涵和美感特质 ,透析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 ,对建构 2 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今很多学者包括汤用彤先生对菩提达摩的许多清静现量有怀疑倾向,其根本在于他们对佛法了义境地的不甚了解,心心有异,于是不能以心传心.达摩是历代祖师中境界的现量较为圆满的一位,他重法性的一昧,亦重法相的万行庄严,这源于他广大而微妙的佛法传承,更源于他荷负如来、承担众生的大智大悲.  相似文献   

4.
一、惮宗演化的特殊现象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是特指南禅宗风——它初始于惠能门下洪州、石头两宗,大成于其后衍“五家七宗”。而早期禅宗史上达摩、慧可、东山宗和牛头宗等各家各派,其宗旨宗风完全不是如此。比较禅宗史上的前后差别,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导言阿纳加里卡·达摩波罗是僧伽罗佛教民族主义历史上近年最有影响的人物。1933年结束了69岁的生命旅途,但是他所倡导的许多理想和理念至今仍不时受到推崇、赞誉或批判。达摩波罗创立的大菩提会去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析了2000年到2016年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新闻报道,研究对象为两个自建语料库"危机前涉华报道语料库"和"危机后涉华报道语料库"。研究发现,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基本上比较中性,但对中国的态度偏消极。从不同话题角度来看,在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对中国外交关系、政府、经济状况、贸易与股市和楼市的报道更加积极,对争议地区、中国法律法规、银行和金融体系与军事方面的报道更加消极,而对中国人权状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韩伟 《阅江学刊》2014,(1):91-97
皮朝纲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重要专家,其理论体系经历了从范畴论到人生论,又从人生论到禅宗美学的内在转向,三者具有内在的相通性,通过禅宗美学实现了对其整个美学体系的阶段性总结。禅宗美学转向并非偶然,其早期的审美心理学和人生论美学研究为禅宗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012年出版的“禅宗美学三书”是皮朝纲禅宗美学研究的最具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并选择在华就业或创业。高校作为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开展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组织机构不明确、意识薄弱、缺乏体系、缺少实践、面临语言与文化障碍等问题。该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通过探析“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在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化适应既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留学生教育管理最核心、最本质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凸显,由于语言障碍、教学方式差异、沟通渠道缺失、价值观反差等问题导致的留学生在华学习困难、社交障碍乃至产生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通过明确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完善留学生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开展包含学校文化、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在内的文化体验活动,对如何构建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为有效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与俞樟华教授相识 ,是在1995年西安《史记》国际研讨会上。樟华教授在大学本科时代就发表《史记》研究论文 ,而我是在90年代才忝列治《史记》者之末 ,对樟华教授治学的勤奋 ,我历来抱着极其钦佩的心情。最近我读到樟华教授的新著《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 ,感到非常兴奋 ,这本书在樟华教授个人治学生涯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果 ,而在中国传记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领域 ,这本书又是一本填补空白的论著。我在使用“填补空白”这个词的时候是颇费斟酌的 ,据说在学术界执牛耳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  相似文献   

11.
在早期中俄关系史上,谢伊特库尔·阿勃林应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他的名字几乎与《尼布楚条约》签订前俄方由托博尔斯克经中亚、蒙古派来的所有商团联系在一起。他作为巴伊科夫使团的先遣信使来华,受到清政府隆重接待。1661年,他作为佩尔菲利耶夫商团的副使再度来华,在北京进行了成功的贸易;1668年,他率领商团第三次出使中国,受到康熙帝的召见。1672年,当斯帕法里正在为他的使华工作做准备时,阿勃林以当时中俄贸易方面最重要的“专家”的身份,受到俄国当局垂询。因此,研究一下这个人物及其在中俄贸易方面的活动,对早期中俄关系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一部阐述日本禅宗发展及其特征的力作──评刘毅著《悟化的生命哲学──日本禅宗今昔》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王金林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日本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仅就社会科学领域而言,我国学者有关日本的学术著作,约有近百部出版问世,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3.
耶稣会士巴多明及其中国科学、历史观念曹增友一、身世和成就巴多明(Parrenin),字克安,18世纪来华的耶稣会士,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过影响的卓越人物。他在华四十余年,于汉学、中国科学的研究传播上多有成就。于汉学,他将《资治通鉴纲目前编》译成法文,注...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是萦绕与困扰着近现代以至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中国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意义深远的改革开放,为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在80年代的兴起并达到高潮开辟了道路。进入新的世纪,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郭湛的《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主体性哲学》)一书就是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体性哲学》一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了多维度、多视角的论述和阐发,涵盖了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地位,主体性的涵义及其矛盾内涵,个体、群体与人…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5,(4):140-145
对外汉语教学口语测试中的话题千千万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表面到深层。作为衡量和检验外国来华留学生的口语水平测试,高级别话题的测试结果更能体现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和思维深度。本文以"说服"话题测试为例,剖析了这一话题的水平评定为外国留学生汉语行业口语水平测试标准的建立带来的启示。以期为来华留学生汉语行业口语分类教学和测试评定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并更进一步为来华留学的汉语学员提供以汉语为交流语言的行业口语水平测试评价标准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 90年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回顾。文章首先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由来 ,认为它在西方是有根的 ,即西方社会发展已越过现代化的极限 ,产生了哲学意义上的虚无感 ,终而走向解构 ;而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在现象上相似于西方 ,实质上却是无根的 ,这是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建构中心所决定的。因此 ,所谓“后现代主义”话题终于在 90年代中后期演变为“人文精神”话题  相似文献   

17.
宋绪富 《社科纵横》2012,(10):13-14,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同时在该研究的各个方面又是一个疑点重重的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基础性难题即其自身理论同一性的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逻辑前提的分析等方面,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现实性问题,尚存在许多值得继续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全球化论题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重要且最具争议的一个论题,而且从21世纪初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发展来看,该论题将继续成为21世纪的支配性论题,尤其在中国加入WTO等国际组织以后,全球化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然而,这一事实性的时代论题,并没有当然地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而形成中国法学研究的理论问题。全球化问题本身也没有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认识它及其他问题的框架。因此,我们需要对“全球化”本身进行理论建构。对“全球化”的理论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下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了人文学者和文化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生存方式、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学活动带来何种影响,相应的解决办法如何,正成为国际学术理论界的前沿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国学术界应当就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文学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解答,并需要就这一迫切而重要的现实问题加强与国际学术理论界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围绕着“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文学研究关系的讨论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正南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舆论和地区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在前不久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香格里拉安全对话会以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南海问题都是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问题继续处在不断升温的轨道上,其如何演化将对地区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我本人是研究中美关系的,所以我想从美国的南海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