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薇 《现代妇女》2013,(11):26-26
《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欧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在《荒原》这部伟大的诗作中,女性形象占据了很大篇幅,是“荒原场景”中的代表人物。艾略特从西方传统女性观中继承下来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笔下,女性的堕落是毁灭文明的恶魔,她们虽然是受害者,却是罪人,在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艾略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述PBL教学法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课程中实施PBL教学的意义,并从教师角色、问题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实验心理学》中实施PBL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析学说是由二十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提出,《梦的解析》是他以"梦"为立足点来探讨心理学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也是精神分析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梦的解析》为基础,分析电影《催眠大师》中主人公的梦境,探究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内心所存在的种种扭曲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辉 《现代交际》2010,(3):65-65
本文主要论述了《历史学是什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梗概,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本书进行解读,进而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6.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最有影响里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黑人社会中女权的申辩者。我国学术界最早开始研究她的文学著作始于1980年,主要关注她的著作中的妇女主义问题。其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合,将生态恶化与女性附属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生恶性循环。本文通过剖析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来了解生态女性主义其中期望构建一种平等、互助、友爱的社会制度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7.
李杰 《现代妇女》2010,(9):47-51
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在重述魏晋士人的同时,记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目前论及者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材料取舍的差异和阐述观点的需要等原因对女性形象的数目统计存在诸多误差和不足。纵观《世说新语》36门1130则故事,经全面统计整理,《世说新语》记述女性形象的准确条目为131则,女性人物共360人,且重点描述了56位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微博流行     
《金色年华》2013,(4):10-10
@治愈系心理学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张爱玲《十八春》  相似文献   

9.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细致的分析了艺术与视知觉的密切关系,格式塔心理在艺术创作与接受的各个环节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该文试图以格式塔心理学分析米芾代表作《蜀素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欧阳子是台湾60年代现代派著名作家,她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又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擅长冷静、细致地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其小说集《魔女》也主要是描写人物的心理,写在社会伦理、道德束缚之下的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及其内心感受。本文也以此出发点来揭示作品中那些处于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形形色色的女性的痛与乐,揭示普通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拼搏与挣扎,从而进一步探析作者欧阳子那与众不同的女性爱情、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女性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教育是女性思想解放的前提条件之一,《东方杂志》是建国前出版时间最长的综合性刊物,在近代杂志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东方杂志》中反映的女性教育的演进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女性教育发展中国大众思想解放的历史记录,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妇女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对于女性思想解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樊俊英 《老年世界》2009,(18):47-47
我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却已经与《老年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王美玲 《现代交际》2011,(12):97+96-97,96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鄙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巨著。司马迁不仅刻画了帝王、将相、商人、医生等众多人物形象,还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或人性扭曲,或以坚强睿智流芳,或具有传奇的色彩。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将自己进步的人格观融入《史记》之中,不同性格特征的女性人物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世说新语》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学术界多有研究,而对于其所反映的魏晋时期女性婚姻家庭生活则关注不够 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中女性的婚姻生活状态进行整体把握,探讨《世说新语》所体现的魏晋时期的夫妻关系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陈忠实创作的《白鹿原》中,白赵氏、白吴氏、鹿冷氏和田小娥无疑是典型人物,她们代表了白鹿原上不同的女性形象:或屈服,或压抑,或反抗。这些女性身上都体现了受封建传统道德礼教影响的女性的人生。从女性悲惨命运入手,分析作品核心价值,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佟振保与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作为情妇的"红玫瑰"娇蕊,以及妻子"白玫瑰"烟鹂,她们都在振保身上倾注了大量感情,在恋情中卑微妥协,甘愿牺牲,而振保爱自己更胜他人,最终还是负了这两个女人,三人为爱身陷囹圄,不得善终。小说生动地呈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状态,对这两位女性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大量着墨,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女性在男权意识统治的社会下生活的困境,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本文就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谈谈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马各 《职业》2011,(2):16-17
张恰筠博士,心理学家。台湾政治大学心理系毕业后。她负笈美国,在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专注于EQ《情商》研究与推广。是第一位以中文写作EQ专业书籍的学者。近年来,她陆续在大陆出版了《工作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很简单》《爱情其实很简单》《爱,问张博士》等著作,成为广受职场人欢迎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8.
马各 《职业》2011,(4):16-17
张恰筠博士,心理学家。台湾政治大学心理系毕业后。她负笈美国,在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专注于EQ《情商》研究与推广。是第一位以中文写作EQ专业书籍的学者。近年来,她陆续在大陆出版了《工作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很简单》《爱情其实很简单》《爱,问张博士》等著作,成为广受职场人欢迎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9.
《黄色墙纸》是吉尔曼一篇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本文主要从女性所扮演的三大角色女人、妻子和母亲进行分析,看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禁锢和束缚以及女性重新认识自身、对男性权威反抗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裴争 《现代妇女》2010,(8):43-45
电视剧《金婚》的几个女性角色的设置,折射出了剧作编导对女性的艺术想象带有某种隐秘的男权意识偏见,偏离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是对女性形象的压抑和歪曲,极易误导观众的不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