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黑王子》是默多克创作中期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纠缠不清的爱情关系为重要主题的一部作品。其中的四位女性人物都渴望拥有完美的爱情,但因斯芬克斯因子的作用而走向殊途,同时展现了文本中女性人物"唯我主义"爱情观的的消融到向善的爱情观的重新建构的过程。由人性和兽性因子组合而成的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解读与阐释关键点。斯芬克斯因子通过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决定了人类伦理选择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历史中的价值。本文指出,《黑王子》中爱情主题在斯芬克斯因子作用下展现了默多克作为道德哲学家对于女性爱情观的主张,唯有打破兽性因子控制下的"唯我主义"爱情观,把充满爱的目光投到外部世界,才有可能达到"善"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主要分析简·奥斯丁作品是如何将人物的命运与灰姑娘模式联系起来进行女性人物塑造的,从而折射出每一个灰姑娘式的人物都是对爱情婚姻具有独立的意识和理性的态度的,所有女性意识的觉醒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出女性意识的独立姿态,也是在女性意识影响下的聪慧的魅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王美龄 《现代妇女》2013,(12):I0044-I0044
庐隐作为一个觉醒的女作家,不仅看到了社会中女性对爱情婚姻的迷茫,同时她也以一个女作家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反映现实生活。在她的作品里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女性觉醒意识,同时因为新旧社会的矛盾冲突与新旧道德的夹杂,这种觉悟的意识在现实面前面临着种种挫折。庐隐通过作品刻画出了一代知识女性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和痛苦伤感。  相似文献   

4.
吴美洋 《现代交际》2014,(10):70-70
《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与《爱情故事》中的詹妮,展现了美国女性在战争与和平的不同的生存状态下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她们坚贞不移的爱情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们的爱情也成为了女性们所追求的理想爱情。  相似文献   

5.
熊政 《现代妇女》2010,(7):87-88
本文认为金基德的电影《时间》深刻地反映了高速、无序的现代生活中现代人对“爱情”的深刻体验,同时他艺术地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在“时间”之下,爱情的本质被清晰地放大,它以严肃而不可抗拒的面容让我们重新思考心灵融合的永恒,也许这在任何时代的爱情体验中,也是爱情最终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爱情本质的追求中,女性总是处在更先、更敏感的位置,这也是与女性对时间的体验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因为是一本强调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的时尚杂志,一段时间里,我们将特别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些在女性的一生中显得十分重要的生活元素上。比如母亲的角色之于女性、遮风挡雨带来安全感的房子之于女性、分离快乐纾解苦闷的女朋友之于女性,等等。不乏有真知灼见时时闪现,引起阅读者的共鸣。而这一次我们试图来谈一谈爱情,更准确点说是现如今这个被称作“物质时代”的爱情。因为,不论有多少人感叹“爱情它是个难题”,也不论有多少为爱所伤所苦所痛的女子声称不相信爱情的存在,但当爱情真的来时,是会透过层层物质的外壳散发出内里的光彩的。如果没有了爱情哪怕是微弱的理想之光的映照,男人女人间凡俗琐碎的婚姻生活又如何抵得住平淡风貌的日日侵袭呢?所以说爱情本身没有错,只是物质时代的众多男女对爱情一词的界定不再纯粹罢了。  相似文献   

7.
《伊利亚特》中的女性,无论神袛或凡人,皆无完美的爱情,社会规则、天灾人祸、强权干涉,以及女性自身的局限,社会地位低下,女性意识尚未萌发,不敢也不能与男权社会抗争,造成她们的爱情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8.
熊毅 《现代妇女》2010,(7):64-66
17世纪英国玄学派代表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也称但恩、邓恩等)的爱情及婚姻观颇受世人关注,他对婚姻状态中的女性极尽嘲弄之能事,而对自己的爱情却矢志不渝。这看似矛盾的二者,却有着统一之处。正是由于多恩时尚的、理想的爱情与婚姻观导致了他特殊的爱情、失败之婚姻遭遇。他意欲打破传统的婚姻机制而又饱受世俗的、不可抗拒的打击,谱写了巴洛克式女性观。  相似文献   

9.
王娟 《现代妇女》2010,(9):32-34
繁漪是曹禹的成名之作《雷雨》中的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一个阴鸷的女人。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为了爱情,“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的搏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但她不仅毁灭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本文主要从其性格来探求这一人物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0.
周健伟 《现代妇女》2013,(12):I0032-I0037
在《诗经》的各类诗歌中,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爱情与婚姻的婚恋诗与战争、徭役诗无疑是其中的精彩华章。它凭借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深婉细腻地描摹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以忠贞不渝、情理冲突、重德修身、思念征人等为核心的各种微妙复杂的女性心理。此类婚恋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了古代女性对唯关爱情的执着追求,其内容或是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或是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或是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或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还有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等。这些诗描绘了古代女子或精彩或悲情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们或幸福或悲凉的婚姻生活。通过贴近人们生活的这种直白的描写.给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尤其是女性对待感情生活的纯真、朴实、热烈.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自由的向往。本文通过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分析,探讨周代女性的爱情观以及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书香碟影     
《女人,危险的投资》柏杨著,北岳文艺出版社“婚姻是一条空船,靠着两种东西为它压舱,一是爱情,一是子女。没有爱情而又没有子女的婚姻,势必被风浪打翻,葬身海底。爱情和子女如果能同时拥有,合力压住空舱,婚姻之船当然是一条快乐的船;如果不幸而不能两者具备,只剩下了一个,船就开始摇晃,界乎沉与不沉之间。”——《压舱》这是“疯狂红颜系列”中的“女性情感”篇,另两篇是“女性审美”和“女性心理”。关于女性情感一系列的文章注重揭示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这种地位经常促使女性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读起来像…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的转型、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变革.影响到农村女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因之带来了婚姻家庭伦理的转型。物质的力量和观念的力量,促进了农村女性性别的觉醒和主体角色的转型,促进了农村女性“幸福意识”的形成和争取幸福的切实行动。由于面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道德选择,农村女性也在道德边界处充满着犹豫与彷徨。  相似文献   

13.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文坛三姐妹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人物。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性。她出身贫寒,受尽磨难。她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但是她与生俱来的坚强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爱情生活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  相似文献   

14.
<正>《面包店的女孩》是法国新浪潮导演埃里克·侯麦拍摄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电影开篇,作为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大师,《面包店的女孩》通过讲述青年在人性欲望与爱情道德之间的矛盾。本文根据热奈特、麦茨等叙事学家的相关理论,对电影的内容情节、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叙事时空、视听语言要素等进行叙事学分析。法国电影学者、导演、编剧埃里克·候麦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浪潮的导演们有其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常规电影工业的反抗,这些群体的某些成员,不仅使一种个人电影的新观念变得流行,而且在电影的形式与风格上也做出了许多创新。候麦导演的电影中较多地融入个人的美学风  相似文献   

15.
《不曾放纵的青春》把有十年牢狱生活的富家子弟许承宗带到了农村,并与农村女性叶望舒产生了爱情火花。他们的爱情并不是轰轰烈烈感人肺腑,但足够现实,耐人寻味。许承宗与叶望舒之间的爱,是一种低调式的爱,没有掺杂太多的浪漫。这种爱情的产生与承宗的经历密不可分。当他懂得爱的时候,却离爱渐行渐远。承宗是个感情单一、性格复杂、理想与现实结合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王薇 《现代妇女》2013,(11):26-26
《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欧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在《荒原》这部伟大的诗作中,女性形象占据了很大篇幅,是“荒原场景”中的代表人物。艾略特从西方传统女性观中继承下来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笔下,女性的堕落是毁灭文明的恶魔,她们虽然是受害者,却是罪人,在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艾略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伊丽莎白和简·爱分别是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她们都是经典爱情模式中的新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两者身世背景、性格特征、爱情婚姻观的比较,来揭示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纪莹 《老年世界》2008,(22):16-16
当爱情需要用外力——诸如法律、道德等来维系时,也许外力无情地暗示了人的善变与爱情的脆弱。但当外力强大至战争、毁灭、生死存亡时,爱情又似乎超凡脱俗地回归了本真——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需要,只是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简单且没有要求的爱。  相似文献   

19.
张强 《现代妇女》2010,(9):64-66
铁凝短篇小说《逃跑》坚持并力图揭示人性与现实、道德与生存的紧张关系。笔者试从文本、思想意蕴和修辞三个方面解析这篇小说,着力探讨《逃跑》如何从生存状态的困窘中展现人性真善美的尴尬的社会境遇,以及铁凝在对身处艰难生活之中人物心灵挣扎的曲折表达和对人物生存景象的细致描摹中所体现出的独特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中西方,婚恋都是可以深刻反映人性的重要主题。张爱玲与简·奥斯汀在创作时都采用了女性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她们对爱情、婚恋观以及社会意识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但是两个人独特的性格决定了她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奥斯汀凭借理智来理解社会,张爱玲通过情感来理解社会。从而造就了她们不同的写作风格。《傲慢与偏见》与《倾城之恋》是简·奥斯汀与张爱玲表达婚恋观的典型代表作品。虽然存在创作背景和创作角度的差异性,但是在婚恋观上却不乏有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描述了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里,男性在当时拥有绝对权利,而女性只能是通过婚姻的形式来依附于他们。与传统的观念不同,简·奥斯汀与张爱玲对女性的婚恋观有新的看法。本文从女性主义出发,重点分析《傲慢与偏见》和《倾城之恋》中伊丽莎白和白流苏的爱情婚姻及其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两位主人公婚恋观。透过婚恋观,论述在男性至上的的年代奥斯汀和张爱玲塑造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人物共性。其实两个主人公也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写照,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的对比作出些许贡献,也可以通过本文深入的对比研究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婚姻与爱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