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颖子 《女性天地》2013,(3):34-36
12岁的小女孩遭到奸杀,警方在英身上提取到的DNA直指邻家一对双胞胎兄弟,可兄弟俩是同卵双胞胎(双胞胎大多是异卵双胞胎),也就是说,他们是由同一个卵子受精发育而成,外貌高度相似,细胞核内的DNA几乎相同。区分同性同卵双生一直是世界难题,那么凶手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2.
早一天揪出癌症,也许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男性Y染色体变异或丢失,或许可作为患癌风险增高的一个新标志。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了1153名老年男性进行长期随访。通过对其血液样本提取DNA进行分析后发现:至少有8%的男性细胞中的Y染色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丢失。约2%的人有至少35%的细胞中没有测出Y染色体。相对于染色体正常的人来说。Y染色体丢失的男性平均早亡5.5年,死于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3倍。在考虑了年龄、吸烟、体重超重、慢性病等影响因素之后.Y染色体变异也与患癌风险增高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罗大木 《女性天地》2014,(11):10-11
对重度洁癖“患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坏消息——你身上存活着相当于活细胞数量9倍的微生物!说起微生物,人们的第一反应会把它们与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健康的最大敌人联系起来,恨不得立马给身体做一次大扫除,用药也好、洗澡也罢,总想把它们彻底杀灭。然而这个观念正在被刷新,“你”=90%的微生物+10%的体细胞,这才是现在的你。而未来的你将变成什么样,可能也得由“它”说了算。  相似文献   

4.
正大凡在放射科做过X线摄片或者CT/MR检查的病人,都想在检查后立刻得到检查报告。有的甚至还没有检查完毕,就想取片子拿给医生去看。但是,看看放射科出检查报告的流程,你就会明白,放射科报告为何不能“立等可取”。编辑打印现在的X线和CT/MR检查,能在检查完后瞬间产生图像,在鼠标点拨间就可以打印全部照片。然而,有了图像并不一定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影  相似文献   

5.
在基因时代,人们自然不会忘记在生命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这一发现对人类了解自身,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的这些基本质问题的重大意义。眼下,一些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的私人手稿和信件再次揭示了科学史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它至少会使我们对科学研究和发现有更为深刻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普通市民只需携带个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就可以到指定的鉴定中心进行DNA亲子鉴定。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与5年前的国内私人申请者零记录相比,近年的上升数据惊人;更有甚者,在美国、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都充斥着网上亲子鉴定的商业活动。这样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亲子鉴定已不再陌生。而同时,DNA亲子鉴定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又是最让人们信赖的:当意大利科学疯子声称“克隆婴儿已诞生”时,许多科学家就指出“克隆婴儿”身份的正式确定,唯一方法就是采用亲子鉴定中的DNA检测技术进行甄别。那么,DNA亲子鉴定真的无秘可言甲恐十白也不尽然。看看DNA亲子鉴定专家为我们在历史的轨迹中发现的秘密吧,它也许会给你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7.
安英奇 《职业》2012,(29):144
本文在重油乳化节能原理的基础上,对现有重油乳化常用的工艺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出全自动乳化机电气控制电路.这种重油乳化的自动控制方法能克服以往常规工艺方法的一些缺陷,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医院的肿瘤病房里,总有触动泪点的故事。那日,一个老汉被扶了进来。"医生,我爸吃饭没胃口,还总觉得难受。"老汉的儿子手里提着厚厚的袋子,哗地一下打开,好几张片子露出来。来市里之前,他们已经在本地的县医院排查过多次了。主治医生只看了一眼片子,面色就凝重起来,随后开了张检查单子,一行人扶着老汉去做全身CT。结果出来时,老汉已经住到了9号床上,和我爸一个房间。虽然面色萎黄,老汉的声音还算洪亮,他硬撑着三分精神端坐在病床上,和  相似文献   

9.
佚名 《金色年华》2011,(8):68-68
据《中国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从众多志愿者的肚脐眼内采集了DNA样本,在分析后竟然意外发现了662种前所未闻的新微生物,这表明人类肚脐眼的环境相当适合微生物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严亮 《现代交际》2011,(7):185-185
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已逐渐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从目前各高校开展心理普查工作的现状出发,对高校新生心理普查工作的设置从普查的内容、时间和后期访谈安排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现有的工作模式做了比较和评析。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30年中,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排列有98.5%是相同的。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在两者相应的DNA片断中发现了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凸凹部分。这部分突出来或者折进去的DNA,或许可以解释在人类和黑猩猩之间存在着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观望 《老年世界》2011,(18):40-40
一、吞咽不畅 病例:刘先生近来感觉自己在进食时有阻塞感,胸骨后还有烧灼样的刺痛。在家人的督促下,他去医院做了纤维胃镜检查。检查发现他患有食道炎。医生建议他服用抗生素和抗酸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教学改革。方法:对制片的取材、制片及染色进行改进。结果:找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的最佳条件。结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作实验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郑惠方 《老年人》2009,(10):54-54
54岁的江大妈四年前接受妇科普查时,发现宫颈口长了一个黄豆大小的“肉粒粒”。医生将其摘下来,通过病理检查证实是良性的宫颈息肉。谁知,第二年普查时发现她的宫颈口又长有一粒黄豆大小、色泽鲜红的息肉,于是再次摘除、病检。之后的四年中,她先后做过三次手术,每次病检结果都证明是良性的宫颈息肉。这令原本比较紧张的江大妈反而变得无所谓了,心想,不就是几粒黄豆大的息肉吗,而且几次都证实是良性的,懒得管它了。不料,两个月前,  相似文献   

15.
正问:我患有滴虫性阴道炎,一直在进行治疗。最近做了一次检查,结果是阴性。那么,我可否考虑怀孕了?答:滴虫性阴道炎经过治疗后,滴虫检查为阴性时,仍要在每次月经后进行白带常规复查。经过3次检查均为阴性,方可称为治愈。  相似文献   

16.
买药退药记     
吴景 《女性天地》2013,(6):16-16
那一日在公车站等车。接到一份《血栓公益普查》的传单,无聊中看了一眼,“李嘉诚公益老年基金会”、“脑血栓”。几个大黑字抢入眼中,便又多看了几眼。年纪大了近期身体正有点不适,于是照着传单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问问。接电话的小伙子很热情,嘱咐我明天某时到某地参加免费公益普查。第二天上午我要去参加老同学聚会,并不打算去做什么检查。  相似文献   

17.
章必成 《老年人》2010,(5):52-52
病例:老李向来身体很好,因此出现大便带血半年多了,也一直以为是痔疮作怪而没有在意。等到春节放假了,他才在老伴的“押解”下来到医院检查。外科医生只是给老王做了一个简单的肛门指检,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果不其然,再行肠镜检查,证实老王为直肠癌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抗体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有严重缺口。美国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希拉里·科普勒维斯基和他的同事,现在已经成功地把狂犬病抗体的DNA植入烟草植物,以让烟草植物产生狂犬病病毒的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目前川贝母各种现行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方法,对基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DNA指纹技术分别进行阐述和比较。结果,DNA指纹鉴定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评价川贝母的真伪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且专属性强、稳定性高的特点。结论,DNA指纹检测技术的建立解决了目前我国中药易混品种难以鉴定的问题,这将对未来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研究提供崭新的平台,也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可信的质量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陈晓卿导演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在中国纪录片市场上刮起了一阵旋风,谁也没想到,这么一部反应中国美食文化的非黄金档纪录片能有如此成功。一时间,各大网站、论坛上都在讨论这部片子,甚至有人模仿他的创作方式拍了各种版本的"舌尖上的大学"、"舌尖上的宿舍"等等网络视频作品,大街上的各种广告标语都纷纷效仿"舌尖体"。可见,《舌尖》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已经取得了稳稳的地位,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舌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如此的追捧呢?本文将对它的成功因素做一分析,希望能对后来同类作品的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