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2005年和2020年两档代表性选秀节目中的中性化女性冠军李宇春和刘雨昕的形象对比,剖析偶像形象变化与社会、媒体、粉丝的关系。李宇春作为第一个选秀高峰时期的女性中性偶像代表,强调对女性身体和性别刻板印象的打破;刘雨昕则展示出第二个选秀高峰时期审美的多样性和性别的灵活性。偶像形象作为一种文本,是中国社会从改革开放到经济高速发展两个不同社会阶段的产物,从单一的反抗到多元审美的重塑,折射出社会审美需求的变化;媒体深谙这种变化,将偶像形象作为一种“生产性文本”进行构建,以获取最大范围的粉丝和流量;不同粉丝群体对其进行不同的意义解读并促进意义的传播。从“阳刚之气”到“雌雄莫辨”,女性中性偶像形象的变迁植根于社会变迁的土壤中,并由媒体和粉丝共同书写。  相似文献   

2.
《现代妇女》2010,(5):5-5
在全国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一份关于女性做家务要发工资的提案,被媒体称为“雷人提案”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刘丹 《现代妇女》2010,(9):67-73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一直在解放、挣扎和追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无论是“个性解放”还是“一个人的战争”,都使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全知叙述”的无力感。本文欲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在文本创作中出现的对于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困境的描写,挖掘出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寄托的“男性关怀”及其深刻原因,以期推动女性写作中两性描写的内涵由“对立”达到“和谐”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学界中,现在至少有两个词可以被用来界定劳苦大众的身份。一个是underclass,一个是subaltemate groups。前者在严格意义上应该译为“下层阶级”,后者则通常被译为“底层群体”,在很多时候,也可简称“底层(subaltern)”。在中国社会学界,很多人认为“下层阶级”和“底层群体”、underclass和subaltern这两个词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因而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相似文献   

5.
数字     
近日《人民论坛》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2.8%的受访者认为底层公众向上流动“有机会,但是不多”。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保障政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底层公众向上流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以各种姿态进入媒介镜像,成为最美消费品。对镜像中的“美女”有两种解读,一是女性身体被“物化”,成为男性观赏的对象,成为商业资本利用的工具。另一种观点则肯定女性的出场,有助于女性的自我表达。在互联网时代,镜像中女性的身体符号,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消费社会的“物化”商品或是女性的解放,而是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7.
“躺平”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青年网络流行语,其对抗性特质值得引起关注。通过深度访谈方式对社交媒体中“躺平”话语进行研究发现,“躺平”的内涵在传播中发生流变,出现词义和性质的脱逸:在社交媒体实用、情感等需求的驱动下“躺平”在使用中逐渐丧失了对抗性,衍变为强化主流共识的话语,逐步实现了对主流共识的确认与反哺。“躺平”话语衍变的路径体现了中国青年亚文化实践的特点,同时也显示出中国主流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国社会中“集体—个体”的互动关系本位。语义的虚浮性与社会文化的症候性是中国式对抗话语的总体性标识,这也成为迥异于西方青年亚文化语境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杨国栋 《现代交际》2023,(3):83-86+123
“内卷”作为近几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中的热词,不断地被解构、重塑,从而走向泛化传播,很多人被裹挟其中,成为引发社会焦虑的诱因。本文从概念、外延、泛化和异化四个方面分析“内卷”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机制,了解不同主体在流行语传播过程中的目的,探析“内卷”背后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王振杰 《职业时空》2008,4(8):164-164
“女性学”作为一门学科源于西方,形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基于社会改革开放和女性发展的需要,得以迅速发展。在短短的20年中,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女性学”学科建设从无到有,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构成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教学机构和学术领域尚属初创阶段,至今未能进入学术殿堂的主流,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方面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如何加强“女性学”课程建设,推动“女性学”学科发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复合型女性人才,不仅成为女子院校日趋紧迫而又不可推卸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三八”国际妇女节104周年之际,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梦新女性”第二届全国女性摄影作品展意义非同寻常。此次展览从全国征集的4000余幅摄影佳作中,遴选出一百多幅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女性摄影者对光影艺术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记录了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诠释了女性对人生和未来的美好希冀,展示了女性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的靓丽风彩。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华裔张秀群女士作为“女性世界”创始人,极力策划和推动“女性世界”从新加坡走到中国,并且首次以“华人精英女性大奖”的形式来鼓励和表彰华人精英女性。她致力于将“女性世界”作成女性的“奥斯卡”,包罗女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张秀群女士多年的努力和多方的支持下,“女性世界”主题活动成为第一个专门以展示女性风采、弘扬女性力量为宗旨的系列活动。而她,也无疑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自信而又优雅的女性典范。  相似文献   

13.
志远 《老人世界》2008,(3):16-18
长江首漂的记忆早已远去,当时被中外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个女探险家”“征服长江的第一位女性”的吉胡·阿莎,也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期,随着一本同名自传《吉胡·阿莎》的出版,这个彝族女人再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4.
当知识者吃着“底层”的乳汁长大,靠同情“底层”、研究“底层”、拿“底层”说事儿起家,摇身一变成为“高层”的时候,他们反而成了最脱离“底层”的人。似乎“底层”渐渐成了一种遮羞布, 来掩盖知识分子越来越暧昧的自我,要么就是一块敲门砖,用来敲开知识世界的名利之门(也是虚无之门)。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关系服务业的产业链运作中,企业公关部和公关公司与媒体的关系是公共关系服务价值实现与增值的关键之一。它需要被称为“无冕之王”、“社会良心”的媒体发挥第三方作用。而媒体有效工作之前提则视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社会主体是一种男性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体系,比如在造词上,“遗孀”一词的意思为单身女人,它的字面意思为被男人遗弃的女人,显然对女性是不平等的。再比如在设计公共汽车扶手对,不考虑女性的身高水平。还有一些媒体,在关注女性时,肆意炒作,造成对女性的二度伤害,等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谓“女性视角”。就是要摆脱男性文化的体系,更多地、更平等地从女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女性视角”是一种先进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7.
日前有媒体曝光称,中国游客在法国巴黎卢浮官前喷水池里洗脚,并将之作为“把不文明带到国外”的典型加以批评,甚至用了“中国洗脚大军攻陷法国卢浮官”之类标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8岁中国籍女性田某某又因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等地泼洒绿色油漆,刚刚被送上了当地法庭受审.又有一些媒体以“中国游客司空见惯的恶劣行为”等为题,将之归纳总结、大肆渲染。  相似文献   

18.
彭剑 《公关世界》2008,(2):21-23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新闻媒体成为媒介社会中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在这样的社会,企业或公司极易陷入新闻媒体的虚假报道、煽情新闻和恶意炒作所引发的新闻危机中。令人堪忧的是,一些企业的新闻危机应急管理(简称“新闻应急”),要么简单粗暴指责媒体,与媒体交恶;要么陷入消极应对,任由新闻危机“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形象。因此,新闻应急成为国内企业一项紧迫而又严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One:“曲高和寡”型 这类单身女性大都存在“三高”特点: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层次高,她们是坚强的女性,是让男人很难接近,望而却步的女人。“三高”使这些女性择偶标准飙升,同时又由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失去了部分“温柔”,因此陷入一种暂时难觅理想情郎的感情困境。  相似文献   

20.
从休闲的角度来讨论两性平等的隐蔽现象,即女性在工作歧视之外,是否还存在着“休闲歧视”,是一种更深层化的女性视角,因为女性在争取到生存权后,与男性一样享有更高层次的选择的权利——“休闲”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如果我们承认女性的社会地位将是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