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萧红是一位具有现代精神气质和艺术理想的先锋作家,她那极富个人魅力的小说创作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使小说获得了另一种独特意义的存在。萧红边缘化的人文立场,和对既有价值观念的怀疑与质询精神贯穿于其全部创作中,这种立场使她固守了一份女性的经验,并由此成功地抗拒了男权文化的精神扭曲,使她能够直接洞察民族和人类生存的基础——两性关系。而她的这种透彻洞见,也超越了本土文化.具有了一定的世界视野。萧红一生的艺术跋涉,都是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追求一种女性独有的爱与美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耶利内克的剧本擅长描写骇人的性变态,以一种推翻一切的极端方式探讨女性自身的心理生理在极端压抑的状态中的扭曲,借此展现畸形生存状态所折射出的女性在同强大的父权社会斗争中的无可奈何,以及希望争取到女性话语权的要求。不论是身体描写或者性暴力的写作都绝非简单展示身体或者体验描写,而是包含了传统颠覆、形象重塑等内涵。她着力于以情色与暴力的描写表现男权中心主义文化下女性的极度压抑与扭曲,提出希望争取女性话语权的要求,她将女性身体符号作为对抗男权中心主义文化的有力武器,将色情作为暴力的实现来解构传统的男权话语,还原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生存现状,提醒女性自身的注意并发出警示。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这是她作为一个生活在旧中国的女性的人生感言。她英年早逝,在不到10年的写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她留给后世无数闪光的文字,也留下了无数个谜。正是"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相似文献   

4.
章琦 《现代妇女》2010,(7):83-86
萧红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致的观察”和心理体验,用女性声音对东北农民物化的生命形态予以深刻的揭示。本文从萧红女性诗学所建构的文本与语言两个方面对萧红的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宗蓝 《现代妇女》2010,(10):39-43
萧红曾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闪烁在现代文学领域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她被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观照萧红短暂而多难的一生。她是一个对人间的温情与真情有着炽热追求的浪漫与感伤的女人,是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代表作《生死场》中清醒地洞察到女性自我与国家民族主体的差异,开启了在战争文学中重诉被遮蔽的性别表达和被忽略的性别牺牲的先例。  相似文献   

6.
《古船》塑造了一批在动荡历史中沉浮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洼狸镇宗法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在男权文化中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她们的命运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她们身上美好的品德却成为苦难洼狸镇最绚丽的一道色彩。  相似文献   

7.
赵立立 《现代交际》2011,(12):98-98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格外不幸的女作家。童年的无爱,少年的漂泊,成年后爱情和婚姻的打击,使她的一生和创作都有了浓厚的悲剧色彩。萧红的一生都陷进了与“家”的矛盾纠缠中,“家”是她一直在寻找却一直无法真正抵达的港湾。  相似文献   

8.
为躲避战乱,1940年1月,萧红和端木蕻良乘飞机到达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一间狭小的房间里。萧红常常咳嗽、头痛、失眠,但她还是勤奋地写作。《呼兰河传》脱稿后,又开始创作以“九·一八”事变后祖国半壁山河沦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马伯乐》。  相似文献   

9.
为躲避战乱,1940年1月,萧红和端木蕻良乘飞机到达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咀一间狭小的房间里。萧红常常咳嗽、头痛、失眠,但她还是勤奋地写作。《呼兰河传》脱稿后,又开始创作以“九一八”事变后祖国半壁河山沦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马伯乐》。  相似文献   

10.
<正>不同于《生死场》与《呼兰河传》,萧红小说《旷野的呼喊》历来被学界忽视。萧红创作该篇小说时正值多事之秋,抗战下的中国内忧外患,加之她个人多舛的生命也已步入后期,多重因素使该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小说为我们还原了抗战时期东北底层人民的生活图景,极具真实性;文中亲子关系的塑造源于作者的童年遭遇,创作过程中对亲子关系的处理方式向外界释放出萧红本人与家族和解的信号;作品还将被历史语境遮蔽的边缘人物与异于主流的抗战方式纳入文学视野,具有广泛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中世纪的世界各地,男权主义浓重的占据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女性的权利犹如金苹果旁的绿叶一样被社会所忽略,依据《古兰经》关于妇女权利的规定,本文认为,伊斯兰教适时地解放了妇女,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但《古兰经》对女性权利的保护仅仅是局限于宗教内部,未能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去唤醒社会对女性权利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陈思宏 《现代妇女》2014,(1):26-26,30
波伏娃对女性自由的追求,从1949年出版的被尊为西方妇女"圣经"的《第二性》开始,尽管因为思想尖锐脱俗而受到些许人极端的言辞抨击,但是她带给人们心灵的冲击和洗涤以及对国际妇女运动的影响,让她成为"女性史上毫无争议的英雄"。波伏娃被称为"女权教母",自有其历史背景;然而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第二性"。女性将如何摆脱自身困境、实现身心解放?又将如何在男权中心文化圈里构筑自身理论体系?本文将联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女性主义的发展及表现,对《第二性》主要观点进行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三十年代女性文学形成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女作家的作品中,将国家、民族与性别、个人的话语复杂地纠结在一起,既有对国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也包括对女性自身的审视与探索,精神内涵更加丰厚。在创作主体上,作家队伍进一步扩大,除五四女作家群外,还包括萧红、谢冰莹、沉樱、葛琴、杨之华、关露、罗洪等,她们在特殊的时代洪流中承担起严肃的社会责任,三十年代刊发了众多的刊物,本文选取《北斗》《文学月报》《文学》,重点研究其中女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影片《黄金时代》开场,萧红自述生卒,宛若遗像的黑白影调,以亡灵回顾般的平静超脱,讲述一段距今半个多世纪的文坛往事.对此,萧红本人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以全知的视角自由穿梭于自己一生的诸多片段,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诉说其间的喜乐哀愁.除此,三个多小时的影片中,她的爱人、朋友悉数登场,面对着镜头迎向观众,众声喧哗,讲述着他们所知道的萧红.  相似文献   

15.
李娜 《现代妇女》2014,(8):58-58
作为女性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极其关注女性命运,她的作品展示了女性独有的心路历程和遭际。本文通过分析她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和所处的被动地位。通过描绘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活,曼斯菲尔德试图告诉人们,从纯洁天真的小女孩到历经沧桑的老妇均遭受来自父权制的压迫和屈辱,成为父权制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类型的女性形象:有贫苦农民阶级的代表祥林嫂、单四嫂子;有勇敢反抗,却这些女性被封建制度吞噬的爱姑;有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子君等。在男权社会以及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下,被封建礼教与社会伦理道德所束缚,再加上她们自身的劣根性,都没有摆脱悲剧的人生命运,鲁迅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悲剧命运,来揭示社会病苦,对当代女性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倘若要考察女性在影像中的命运,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它远未摆脱男权意识的控制,最常见的,也是被人分析议论最多的一种表现形式,便是女性作为欲望的客体供男性观看、消费。女人通过悦人(男人)而悦己,男人通过悦己而悦人(女人),从表面看似乎各得其所,构成了一种平等的假象。不在场的女性观众所能做出的选择无非两种:要么认同玛丽莲·梦露,要么就认同坐在她背后、用他的膝盖碰撞她椅背的男人。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视觉文化日益成为学术界热衷的研究对象和讨论课题,学术界出现了众多在视觉文化视野下对广告中女性形象阐释的著述,很多学者都以"看与被看"为研究思路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本文在对视觉文化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看与被看"的模式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单一维度的分析有失偏颇,这样的一种研究思路将男性、女性二元化了,将观看变成了"权力的眼睛"(男权社会)。因此,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应该是在对其进行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的前提下进行,而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也正是视觉文化研究集中关心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的民权运动,引发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崛起。处于"边缘的边缘"地位的女性,开始加入到争取民主权力的社会大潮中来,以此来抗争种种强加于身的定型化偏见。在这一冲击下,当时的美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全面的社会、文化和根本价值观的危机"。苏珊·桑塔格在《火山恋人》中,塑造了凯瑟琳和埃玛两位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尽管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但埃玛敢于摆脱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强调自我主体价值,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体现了民权运动之后妇女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鲁竹 《炎黄世界》2011,(8):62-65
萧红的小说以散文化,平淡,诗意著称;而她短暂一生坎坷的经历,和四五个男人的情爱纠结,比她的小说更加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吸引后世人的好奇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