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该文从家校协同模式的视角 ,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探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失的因素 ,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基础 , 学校教育是方向 , 家校协同才能助他们健康成长。心理健康工作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互动 , 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层次 , 完善心理辅导相关体系。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是青少年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易出现心理及行为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已经成为良好社会发展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进一步增大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度,对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刘波 《现代交际》2012,(8):208-209
现如今,人们在时代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意识到家庭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生活场所,家长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知识水平、逻辑结构水平以及家庭中教育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健康以及处世的态度,尤其是对子女个体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统称为家庭因素,这些因素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李静瑶 《现代妇女》2014,(5):215-216
艺术类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年龄层次复杂,教师、同学、父母等学生日常直接接触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从学校单方面开展,家长因教育观念、教育技巧等因素限制,致使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出现不同步,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彻底改善,本文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家校合作方式同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目前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家校合作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校与家庭相联系的纽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影响到教师工作、班级的管理甚至于整个中专学校的命脉。因此,要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家庭生活方式是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小学生家庭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趋向,本文在广泛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不良家庭生活方式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进行中职学生的心理辅导,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了解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自身因素、学校等几个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在这种大环境下,社会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受到影响,对校园中的学生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导致一些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实用化、功利化.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一般都是从家长的行为、家庭环境开始的.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各方面都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有的父母对孩子管教特别严格,对孩子的学习督促得很紧,经常用命令、指责的方式强迫孩子做事,导致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不自立、不自信的状况.有些学生则是因为自身因素,存在追求享乐、报复心重等不健康的心理.学校方面也有一些原因,有的学校存在区别对待学生的情况,对于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有的班主任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8.
张谊 《职业》2016,(9):116-118
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环境适应、自我认知等心理状况影响着学生就业后的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了技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探讨“校+企+家”三方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学校、企业、家庭共同合作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三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现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校园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残、自杀、杀人的事情屡见不鲜。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逃学、旷课、打架、酗酒、抽烟、自残等不良行为不断出现,特别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认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学生因为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及个人等方面的影响,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有一部分学生会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愤怒、沮丧、压抑、自卑、逆反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培臣 《职业》2013,(8):76-76
中职生不良品行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就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系统、深刻的。本文重点就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加强学生管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矫正中职生的不良品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于进 《职业》2016,(26)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学习、工作、实习、就业等各个方面竞争压力增大,环境日渐复杂,大学生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学校正常学习和生活,能否在社会正常工作,甚至影响到将来的恋爱和家庭.因此抓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青少年同性恋问题日渐突出。家庭关系、家长的抚养方式、学校的性健康教育以及大众传媒成为引发青少年同性恋倾向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通过分析这些成因,希望为学校、家长以及心理工作者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青少年同性恋倾向的发生以及帮助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每个人们成长的第一站,个体终身发展都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且研究表明早期的成长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与社区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阵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与社区应积极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从而帮助家长全面关注孩子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养成,促进其更加健康、更加全面、更加主动、更有活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心理安全是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维护的重要内容.威胁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因素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等各个层面,其涉及面广、影响持久、隐蔽性强、难于操控.心理安全问题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等构成较大的威胁,通过心理教育、心理预警和心理干预是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茶艳娟 《职业》2013,(32):48-48
作为青少年的中职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等种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就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做了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6,(Z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先进教育的重要标志,在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身处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引路人,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比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于倩 《现代交际》2014,(7):247-247
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便是学生时代,在该时期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够决定其日后发展成败。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话题,本文则对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与建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田国庆 《公关世界》2022,(4):112-113
高校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两者之间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本文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雪琴 《职业》2016,(15):105-107
微视频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资源之一,深受学生青睐.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特点,从微视频挑选、整理归类、课堂运用等环节阐述了微视频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实践证明,微视频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师生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