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曦 《学术探索》2006,(5):93-97
以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寻甸、武定二府土司叛乱为始,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为止,连年战乱,云南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屯田这一容易实现并行之有效的方式遂成为清朝统治势力深入云南、巩固西南边疆的历史选择。本文通过考察清朝在滇西、滇东北等地屯田的情况,全面论述了屯田在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巩固西南边疆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屯田与移民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樊绰《云南志》收录的《异牟寻誓文》,是反映南诏与吐蕃联盟关系破裂和与唐关系恢复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是南诏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原始史料.分析其内容,可以看到南诏背蕃归唐具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晚唐诗人赵嘏的登第年代,众说不一。夏承焘先生《温飞卿系年》“会昌三年癸亥八四三”下云:“赵嘏登进士。诗集八有和赵嘏题岳寺一首,无甲子。”缪钺先生《杜牧年谱》,“大和六年壬子(公元八三二年)”云:“赵嘏亦晚唐诗人,于会昌四年举进士及第。”其后“会昌二年壬戌(公元八四二年)”又云:“赵嘏举进士及云(《唐才子传》卷七《赵嘏传》)”前后自相矛盾。文学研究所新编《唐诗选》下册断言赵嘏为“会昌二年(八四二)进士”,显然是沿袭《唐才子传》。卞孝萱先生《元稹年谱》,则据  相似文献   

4.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羌族为主体民族,在今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等部分省区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地方政权,历时190年(公元1038—1227年),如按《宋史》所载:“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347年(880—1227年)。党项族原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与吐蕃关系极为密切。公元七世纪时,吐蕃在青藏高原建立起奴隶制政权,党项羌人不堪其统治,向中央政权提出内徙的请求。唐僖宗时允其内徙,从此党项族与汉族长期相处,汉  相似文献   

5.
李邕,字太和,唐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为盛唐著名书法家兼文学家。生于公元675年(高宗上元二年),卒于公元747年(玄宗天宝六年)。官至北海太守,故自唐迄今人称“李北海”。云麾将军碑系他为盛唐著名山水画家李思训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 李思训,字建,唐宗室,生于公元651年(高宗永徽元年),卒于公元716年(玄宗开元四年),有文才武功,曾历官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品秩正二品。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号“昭公”。思训擅长绘画,子昭道亦善画,与父齐名,时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思训山水之道继承隋展子虔,笔法工细,设色艳丽,为我国工笔山水北宗之祖(王维水墨山水为旁支,称南宗,当时地位低下),首创金碧青绿山水,有富贵气象,为后世所宗,成为画坛承先启后的巨匠。  相似文献   

6.
《辽史》是在辽王朝灭亡二百多年之后撰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散失,撰写时缺乏认真核对,因而成书后讹误甚多。明显者如国号更改失载,年号误记等等,比比皆是。本文试图根据近年出土的考古材料,对《辽史》中关于辽太祖尊号谥号的记载,进行一点订正。据《辽史》记载,太祖生前群臣所上尊号有二:一为公元九○七年的“天皇帝”,二为公元九一六年(神册元年)的“大圣大明天皇帝”。其死后谥号有三:一为公元九二六年(天显元年)所上的“升天皇帝”,二为公元一○○八年(统和二十六年)进谥的“大圣大明天皇帝”,三为公元一○五五年(重熙二十一年)九月加谥的“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辽太祖生前于公元九一六年群臣所上  相似文献   

7.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先后出现过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几次分裂,内中以五代为时最短。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至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周,仅得五十三年。若以宋太宗公元979年平定北汉为下限,亦不过七十二年。以研究成果计,亦以五代为少。究其缘由,固与现存五代史料稀少有关,学人每难措手;但无可否认,更与人们对五代历史的认识有关。欧阳修撰《五代史记》,“论赞”均以“呜呼”开首,其对五代历史的认识,不问可知。这种影响,延及后世,长达数百年之久。十馀年来,笔者致力于宋初政治与军事的研究。为探讨渊源,常需追溯五…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高僧空海(774—835),于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5月,随遣唐使入唐求法,因船遇风,至8月10日始漂至福州长溪县(今霞浦)赤岸登陆。在长溪逗留41天,被福建观察使兼福州刺史阎济美接到福州;具文上报,等待朝廷指示。据《日本后纪》记载:空海自是年10  相似文献   

9.
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随后各地农民纷纷响应。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秋,安徽寿州屠户王绪与妹夫刘行全聚众五百人,占领寿州。一个多月后,队伍扩大到万余人,攻陷了光州。光州固始县有王潮、王审郝、王审知三兄弟,以才气知名,邑人号曰“三龙”,被王绪招为军校。兄弟三人在军中,勇敢善战,深得士卒拥戴。由于王绪的动摇,向唐蔡州防御使秦宗权投降。被授为光州刺史,秦宗权也升为蔡州节度使。秦投机于黄巢起义军与唐王朝之间,从乱局中混水摸鱼,扩充自己的势力,并责令在其辖地大量征收租赋。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正月,王绪因无法满足秦宗权  相似文献   

10.
8-9世纪是奚族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元744年,回纥建立了强大的汗国。奚族曾羁属于回纥,成为回纥的附属,也曾与唐朝建立联系,在回纥与唐之间依附不定。至公元840年回纥汗国灭亡,奚族与回纥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探讨奚族与回纥的关系对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对于杜甫为《江南逢李龟年》作者的质疑始于南宋胡仔,学界对此至今仍有争辩。无论所持立场如何,争辩各方都有一个共识:李龟年与梨园关系密切,他不是梨园弟子就是梨园曲师。其实,这种理解本身是错误的。在众多关于李龟年的唐代史料中,只有一则史料言其为梨园乐人而它并非信史;只有两则史料将之与梨园置于同一语境下表述,但两者却为并列关系。李龟年是在唐宋历史演进中逐渐被误解为梨园乐人的,其始于中唐,到了宋代则成为普遍现象。由于质疑本身始于一个误解,故并无科学性可言,根本无须辩驳。据史料可证,李龟年是盛唐京城著名的市井乐人。受此启发,对于唐代文学研究中存在争议的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不妨也可以尝试着从音乐文化这一视角切入以作出更为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是否游过江乡(今长沙一带)?这不仅涉及李商隐生平行踪:还牵联到他《赠刘司户蒉》一诗的系年,也关系到他对唐武宗和宣宗的不同的政治态度,不可不辨。清人冯浩认为李商隐曾于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冬间游江乡,次年正月北返。张采田赞同其说,并有所发挥。一时似无异论。岑仲勉《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唐史余沈》力辟开成五年之说,博综史料,考据精详,堪称佳作。但我既不同意冯浩、张采田以及最近出现的开成五年冬(公元840年)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界的右派分子反对以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因而在史料工作上經常犯錯誤。这里,我准备对右派分子向达进行一些揭露和批判。向达素来目認为掌握了丰富的史料,在这方面有貢献。我們且看看他究竟如何掌握和运用史料的。右派分子向达自认掌握了丰富史料,按理即該熟悉史料。但事实并不然。相反地是錯誤丛生,连一些基本史料都没有搞清楚。現在举出若干具体例子,略加說明: (一)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文中,暴露出向达对于凹凸画法的傳入问題,模糊不消,是自相矛盾的。向达始而說:“又如中国繪画,唐以前以綫条为主,至唐吳道玄始以凹凸法渗入人物画中”。时而  相似文献   

14.
试论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兼谈边塞诗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唐代边塞诗的评价问题开展讨论,不少同志认为:边塞诗包括描写民族关系、边塞战争、边疆风物、行旅离别等多方面的内容;边塞诗派,是伴随着唐中后期的民族矛盾而逐渐形成发展的。而盛唐至晚唐的民族矛盾,据《新唐书·突厥传序》称,当时与唐王朝抗衡的有:“突厥、吐蕃、回鹃、云南”。这里的云南,指当时的南诏政权。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它单独与唐发生矛盾,有时,又与吐蕃联合对抗唐王朝,成了唐王朝的西南劲敌。因而,在唐王朝与南诏的民族斗争中产生的诗歌,是唐代“边塞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汪辟疆先生云 :“唐时佛道思想 ,遍布士流 ,故文学受其感化 ,篇什尤多。”(《唐人小说》)从唐传奇含有的大量关于服药求仙、丹鼎符篆、白日飞升、灵魂不灭、狐仙鬼怪等等内容来看 ,佛道思想与唐传奇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徐翠先《唐传奇与道教文化》(中国妇女出版社 2 0 0 0年 4月版 )一书将唐传奇作为多种文化和文体合力的共同创造 ,在“唐传奇在叙事文化史上的地位”这一章中 ,认为唐传奇“开创了文言小说最具文化艺术品格的流派” ,其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本书选择道教文化这一切入口 ,是颇有识见的。在宗教文化对唐传奇的影响中 ,…  相似文献   

16.
(一) 生活在九世纪后期的新罗诗人崔志远,于晚唐咸兴九年(公元868年)来唐,于光启元年(公元835年)归国,历时十七年。崔氏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不仅考取了唐帝国的“进士”,而且还任过“漂水县尉”,后来又到地位极为显赫的藩镇高骈幕府任“从事”。  相似文献   

17.
公元十一世纪初,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西域出现了一个新复州圆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其地望在哪里?这个回鹘政权与宋朝及其周邻的关系如何?本文根据中外有关资料,作些粗浅的探索,错误之处,敬请同志批评指正。一、新复州回鹘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回鹘原名回纥,为今维吾尔族祖先。公元七四四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蒙古高原,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建牙帐于郁督军山(杭爱山脉东段),创立了回纥汗国。骨力裴罗遣使入唐,唐玄宗册封他  相似文献   

18.
一西凉乐与伊州乐的共同特点唐佚名撰《大唐传载》中说:“天宝中(公元742年——755年),乐章多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是焉。”伊州(今哈密县及邻近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部,凉州(今武威县及邻近地区)和甘州(今张掖县及邻近地区),均位于甘肃省的西部,即河西地区或称河西走廊。把上述两个地区的乐章并列在一起,是由于这两个地区的乐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融合了龟兹乐舞和汉族  相似文献   

19.
公元698年至906年,屹立于东北亚腹地的渤海王国的族属问题,国外史学界常以日本古籍《类聚国史》中的一条史料为准。因该书编者营原道真一生中多次接伴渤海使臣,所录内容又是“在唐学问僧永忠的见闻”,故其史料价值极高。其云:渤海国遣使献方物。……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天命开别天皇七年,高丽王高氏为唐所灭也。后以天之真宗丰祖父天皇二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和铜六年受唐册立。其国延袤二千里,无州县馆驿,处处有村里,皆部落,其百姓者,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回首领。土地极…  相似文献   

20.
首开我国唐代“以山为陵”制度的昭陵,始建于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它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王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这座山陵建筑在当时的唐都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约八十余公里的九山上。山巍屹,极为壮观,这就是李世民所以舍弃“掘土为圹”而在生前亲自选择身后长眠山陵的主要原因。 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