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吾尔语从亲属关系上看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从结构特点上来看,属于黏着语。它是一种通过在词干上附加各种构词和构形词缀而改变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语言。维吾尔语自形成以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古代维吾尔语、近代维吾尔语(即察合台维吾尔语),最终演变为如今的具有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具有丰富表达能力的优美语言——现代维吾尔语。我国的维吾尔语在突厥语族诸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维吾尔语不仅是本民族的语言,同时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根据分布上的特点,现代维吾尔语形成了多种方言。  相似文献   

2.
作家给予奥楚蔑洛夫使用的语言,不同于一般口语,运用了动词、副动词、形动词、同位语、不定式句、命令式句等词汇和语法手段及书卷语色彩的句法手段,再现了原作中人物语言的个性,把俄国统治阶级走狗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俄语副动词短语的几种附加状语意义的总结 ,意在使读者对副动词的附加状语意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正确掌握副动词短语与相应的状语从句互换的方法 ,从而丰富俄语知识 ,提高俄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等对其进行翻译,从而构成英语公示语的独特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5.
与语音的研究相比,我国藏缅语族语言语法和词汇的研究,不论就研究范围还是就研究深度上看,都有一定的距离。但近十年来,尤其是语法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本文重点介绍动词、句法和语法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兼及词汇的研究情况。 一、动词研究 藏缅语族多数语言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型,有较丰富的形态变化,动词在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关于动词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近十年来,学者们主要就动词的态、趋向、人称范畴以及动词的屈折形态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拉祜语和傈僳语属汉藏语族彝语支语言,在两种语言里,四音格词的使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拉祜语和傈僳语四音格词构成方式、音韵和谐、语义特点、语用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四音格词的结构类型、韵律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四音格词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7.
蒙古语是世界上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慢长的历史过程。 追溯蒙古语的形成自然要从阿尔泰语系谈起。阿尔泰语学者们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构拟和设想了原始蒙古语起源于阿尔泰语言共同体(或阿尔泰原始语),由阿尔泰语言共同体分化为突厥—楚瓦什—蒙古—满洲—通古斯语言共同体和原始朝鲜语;由突厥—楚瓦什—蒙古—满洲—通古斯语言共同体分化为突厥—楚瓦什语言共同体和蒙古—满洲—通古斯语共同体;由蒙古—满洲—通古斯共同体又分化为原始蒙古语和原始满洲—通古斯语;由原始蒙古语(或共同蒙古语)形成了中世纪蒙古语。最后,从中世纪蒙古语又进一步分化为现代蒙占语,莫戈勒语、达斡尔语和蒙古尔语等等。  相似文献   

8.
东乡族习俗     
东乡族人口为二十七万九千三百多人,绝大多数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其中东乡族自治县最为集中,有十三万五千多人,其余散居在临夏州各县。兰州市、定西地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也散居一部分。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的词汇中,有不少突厥沿,阿拉伯、波斯语借词,汉语借词在东乡语言中也占相当一部分。东乡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很早以来就是使用汉文的。  相似文献   

9.
开展西南民族研究的必要性 四川、西藏、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区)是位居我国西南边疆的多民族地区,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崩龙、独龙、基诺、苗、布依、侗、水、仡佬、壮、瑶、仫佬、毛难、京、土家、满、蒙古、回等三十四个少数民族,以及正在识别的若干民族,人口约三千五百万,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他们的语言分属两大语系四个语族,即: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与之相适应,西南民族历史上也可分为四大族群,即:氐羌族群、百越族群、苗蛮族群和云南濮人族群。属于藏缅语族即氐羌族群的  相似文献   

10.
欧亚草原丝路与中国北方游牧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许秀芳"九六欧亚草原丝路与中国北方游牧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7月22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这是国内阿尔泰学研究方面的一次盛会。阿尔泰学是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一个跨国学科,它以操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语族、蒙古...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中国境内语言的系属,尤其是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的归属,各家分歧很大,但有三点认识已基本一致:第一,中国语言传统分类法面临严重的挑战,必须重新验证;第二,汉语和藏缅语的关系比汉语和台语的关系更密切;第三,台语和南岛语在历史上曾有过密切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建立在印欧语系基础上的历史比较法对汉藏语系的适应性较差。汉藏语系的历史语言学应充分注意语言的借用、交融、底层、类型演变等问题,而不是语言的谱系树分类。  相似文献   

12.
由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经过6年艰苦努力建立起来的“现代蒙古语文数据库”于1990年12月12日在呼和浩特通过自治区级鉴定.该数据库是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1988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数据库现阶段为百万词级数据库,它包括120万词的现代蒙古书面语材料以及与其匹配的各种检索统计系统.通过该数据库,用户可以对现代蒙古语各类词、各种附加成分、语素以及句子、音节等进行准确的检索统计与定量分析.它的结果可以用来科学地编写各级各类学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主持人要用语言作为表达手段,但肢体语言,如手语、眼语、头语等这些副语言,也必须进行全面的调动.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否成功,也成了栏目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不仅可以使节目的播出达到最佳的播出效果,而且还可以成为节目的招牌,从而构成凝聚受众的强大号召力.由此可见,使电视节目主持人提高副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南齐书》中部分拓跋鲜卑语名词的复原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齐书·魏虏传》中选择了汉字音写的语音、释义相对准确的十五个拓跋鲜卑词语 ,利用汉字古音重新进行复原考释。意为“贤、聪慧”的直真 -屠耆 -特勤 ,意为“文书吏”的比德真 -比车耆 -比彻赤 -笔帖赤 ,意为“恩赐、赐予”的九豆和 -骨都侯 ,都是同一个词的不同时代音写。这三个词是匈奴和拓跋鲜卑共有的官号。作为官号屠耆或直真由突厥语族承袭之。比车耆或比德真由蒙古语族和满通语族承袭之。意为“刽子手”的“契害真”和意为“使臣”的“咸真”二词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共有的名词。意为“通事、翻译官”的乞万真、意为“断事官”的折溃真为蒙古语族特有的官号。其余的都是地道的蒙古语词。拓跋鲜卑无疑操的是蒙古语族语言。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的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人口约为800多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新疆除汉族之外,还有13个世居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维吾尔族所使用的语言是维吾尔语。维吾尔语自形成以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古代维吾尔语,近代维吾尔语(即察合台维吾尔语),终于发展为如今的具有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具有丰富表达能力的优美的语言——现代维吾尔语。现代维吾尔语不仅是维吾尔民族的语言,同时它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工作语言之一。现代维吾尔语不仅作为维吾尔民族的共同语在新疆境内,尤其是在南北疆广大维吾尔族聚居区发挥着作为民族语的社会功能,而且作为自治区的工作语言,在许多少数民族之中也发挥着其局部族际语的社会功能。现代维吾尔语从亲属关系上看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从结构特点上来看,属于黏着语。它是通过在词干上附加各种构词和构形词缀而改变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16.
"将"本意为"扶持、带领",是一个实义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将"常以实义动词在句中作谓语中心语。南北朝后期,"将"后往往连接一个名词性成分构成动宾结构。由于在语义上"将"不是句子的谓语中心语且"将"及其所联系的客事成分主要用于说明谓语中心语的状态,因此"将"的动词词性相对较弱。到了近代汉语时期,有些句式中"将"所连接的名词性成分既是自身的客事成分又是谓语中心语的宾语。在这样的句子里,"将"的作用是将受事成分位置提到谓语中心语之前,进而完全丧失动词词性。可以说"将"动词词性的虚化过程就此完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各时期代表文本中"将"用法的词性特征,从而描绘出"将"动词词性虚化的脉络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就语言而言,功能是个普遍维度,立法语言也不例外。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北大法宝英文数据库,研究了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在立法语篇中的分布特点,旨在说明它们在立法语篇中分布的频率有所不同,因而突显立法语言鲜明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名词主要是指称人和事物的,但也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关系等.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分都和它挂钩.国外代表有切夫,他认为任何句子都是围绕谓语构成的,谓语一般是动词,句中的动词总带着一定数量的名词,句子里的名词的语义是由动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历史语言现象的考证、分析和比较,可以证明达斡尔语是由契丹语演化、发展而来的独立语言,是对古代契丹语言的继承和延续,并非是从蒙古语中分化出来的方言和通古斯土语。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语序研究要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由于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汉语的语序比一些印欧语的语序更为重要。有关语序的一系列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有关主客语的讨论中已经有过争论和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语序问题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1.汉语语序的性质。“语序”,有的书上叫“词序”,早在三十年代,张世禄就提出了“凭语序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家对语序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申小龙认为,句子成分次序的安排变化总是以句中一个相对稳定的支点来观察的,这一支点一般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动词作为句子结构的语义核心,它所联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