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曾和儒学一样成为时代的显学,是先秦各家学说中唯一的一家注重科学精神的学说。中国近代以来的衰落与科学精神的匮乏有直接关系,在文化上表现为将某一家学说凌驾于其他学说之上。重新重视墨家学说的研究,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基础铸造有着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刚  陈转青 《天府新论》2008,1(3):28-32
马克斯·韦伯关于文化理念与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关系的研究,被我们称为"韦伯问题".在这里,沿用"韦伯问题"的思路,来考察墨家与当代经济的价值关联:韦伯认为,清教生信仰上帝的宗教观念下,形成了一种具有合理性、经营性、组织性的理性化的经济理论,其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理性精神的生成.反观墨家,在"天志"的宗教信仰下形成了以"兴种除害"为旨趣、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经济伦理;墨家这一经济伦理具有的实用主义理性、注重团体诚信、组织化的劳动分工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理性精神相契合.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墨家可以为我国市场经济提供理性精神资源与动力,从而使墨家当代价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战国社会思想与墨子宗教观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是周礼乐文化彻底崩溃的时期。墨子批判了西周宗法等级化宗教,力图创建适应平民需要的宗教形态。战国时期地域国家形成,广阔的地域交往需要更普遍化的理论学说。在诸子们建构的各种学说里,墨家尤其具有普遍主义形态和工具化特色。这也深深地影响到墨子的宗教创建,使墨子的宗教思想渗透了理性与信仰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先秦诸子百家中,唯独墨家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科学精神,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探讨.后期墨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自然视为独立的认知对象. <墨经>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首次展现了科学理性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在中国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分析墨家学说衰亡的原因、重估墨家学说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智涛  付宏 《理论界》2006,(1):84-85
墨家的认识论是一种科学、朴素的认识论。就其方式而言,具有经验主义和实证精神;就其立场而言,是唯物论和可知论的;就其目的而言,具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本文从认知的目的、认知的方法、主体的认知能力、认知的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墨家的认识论进行了探讨,力图从墨家经典中挖掘出一些新的内容对墨家的认识论进行解释和充实,以推进墨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曦 《南方论刊》2012,(1):73-74,58
"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创新精神。嘉兴学院在大学生学习、研究、践行"红船精神"方面充分利用区域、人文优势,创新途径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7.
高健 《兰州学刊》2010,(5):6-10
在哲学研究中,费尔巴哈只是以一个存在于黑格尔与马克思哲学体系之间的过渡人物受到关注。然而,对于费尔巴哈学说的研究突出了其哲学思想的一面,却忽略了它作为宗教信仰的一面。文章试图重点考察费尔巴哈学说的宗教色彩,并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而不是从“哲学理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费尔巴哈思想中的理论缺陷。通过深入阐发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基本观点,作者力图证明,费尔巴哈以“感性直观”为核心的学说是一种具有深刻洞见的人本学和神学的结合体,它牢牢抓住了吞噬一切理论的存在本身,具有一切完备的哲学理论都无法取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即把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定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问题是,在董仲舒创立的一整套学说体系里,儒家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灵魂理论"仁"学被抹煞了、删除了,象征孔孟一系真正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学说遣到阉割、篡改与修正,取而代之的恰恰是服务干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容,其核心是绝对权威并具有宗教色彩的"君权神授"论.这种僵化的扭曲的封闭型思维模式的神学经学,不仅笼罩着汉一代思想界,同时对当时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毒害均至深且钜,对两千余年中国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9.
墨学与家族企业文化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帆 《广西社会科学》2009,(10):125-128
墨家学说具有融合传统和吸呐西方文化的内在动力,与儒学有极强的互补性。兼爱、尚贤、节用集中体现了墨家的基本思想。以墨学塑造家族企业文化,应以兼爱精神强化家族企业的凝聚力,以尚贤气度增加家族企业的开放性,以节用品格催生家族企业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在从原始宗教的神人未分到周代宗教思想中人文理性精神的初见端倪的过程中,人的理性意识逐渐觉醒,人逐渐从神的控制下摆脱出来。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宗教思想,提出"敬鬼神而远之"这一具有人文理性精神的新命题。正是这种人文理性精神对中国宗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今世界各宗教间的和平及世界和平仍需要人文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核心期刊”问题是挑动中国大陆学界神经的敏感而沉重的话题。纵观三十年来核心期刊研究历程,研究该问题的论文呈现如下特点:论文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被引频次绝对量呈现递增态势,研究内容从对核心期刊技术指标的研讨逐渐扩展到对其功能运用的探讨。当核心期刊功能泛化,从运用于单纯的选购图书,扩展到作为一种制度来评价期刊、评价学术水平、评价科研成果,进而将其作为期刊编辑水平评估和学术水平评价、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标准,甚至逐步演变成唯一的标准后,由于牵涉到利益问题,也就从学术问题逐步演变成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核心期刊的负面效应就日益显现。由于办刊实力、办刊背景、办刊历史不同,期刊存在不同档次是一个不容讳言的客观事实。作为期刊从业者,特别是非核心期刊从业者,唯有抱着敬业务实的态度、冷静恬淡的心情对待这一现象(核心期刊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期刊分级,意味着金字塔结构,处在塔尖的刊物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刊物只能是塔基)。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理的效度及能量。国家治理向现代性转型的内在逻辑说明,治理不能仅仅维系于体制革新等技术要素,而要受制于相应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础正是以合作为核心的公共精神。因而,能否培育公共精神构成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公共精神对于现代国家治理如此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公共精神的缺失和匮乏正成为阻碍现代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基于此,要通过培育适应现代政治社会生活的“公众文化”,引导公众参与公共生活,充分发挥公民素质教育的效用等途径来积极培育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极少数出身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学者中,胡良桂是有代表性的一位。十余年来,他在为中国比较文学事业所做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在比较文学原理研究上,他建构了自成一家的“世界文学”体系;二是在具体实践中,他自觉地运用“平行一贯通”法,超越了“X比Y”模式的局限,发现了诸多世界文学的规律;三是他揭示出比较文学精神的内核:“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从隐性转为显性。在美国外交事务领域,宗教以及宗教团体通过无形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有形的组织机构两个维度发挥作用。同时,其影响也受到各种传统及现实因素的制约。这在苏丹运动中就有程度不等的体现。苏丹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对非洲政策的所谓三不规则,通过媒体宣传、基层动员和社会运动等方式形塑了美国外交政策议题。苏丹运动同时暴露了宗教团体介入美国对外事务领域的局限性。该运动为人们了解宗教以及宗教团体如何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后冷战时期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多种高贵精神。雷锋精神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之名命名、以在雷锋身上体现的精神为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大事业与美好生活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崇高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特征,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要以党员干部学雷锋为抓手,把握着力点,创新学雷锋的方式方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关键词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区域消费文化观念的差异性:粤甘两省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稳定的消费文化观念会对消费行为产生特定作用。消费文化观念有个体差异性,更体现为一定的区域性群体特征。以具有东西部典型代表的广东省和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消费文化观念各维度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区的消费者在“物质和精神”、“开放与保守”两个维度上表现明显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从差异性的消费文化观念出发,企业应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是时代的精神诉求和高校德育新使命。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新特点,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须遵循以人为本、价值主导的一元性与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相统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传承文化与创新求变相结合等方法论原则。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探寻其内化的有效路径:注重高校德育内容的整合和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优化教化平台;注重“知”与“行”的结合,优化体验平台;注重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优化情境平台;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学校管理服务,优化机制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18.
王玲玲 《浙江社会科学》2012,(7):139-145,160
本文首次尝试从休闲研究的视角探索《红楼梦》的悲剧精神。悲剧精神与休闲学具有一致的终极指向与核心价值,是进行这种探索的理论依据。文章阐述了《红楼梦》悲剧精神的三方面基本内容,初步揭示了它们所蕴涵的休闲学意义:个体休闲的实现必然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休闲实现之差异,表明休闲具有深刻的人文性;与一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阶层相适应的休闲方式,既具有变化的时代性,也具其审美的永恒性。从休闲学视角解读《红楼梦》的悲剧精神,能使我们更具体了解这种悲剧精神所体现的对人自身、人的幸福、命运的思考,认识这种思考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以人的自由为指向的休闲生活对于人类生活、幸福、命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中国梦"进程中赋予大学的使命责任。首先,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三心四能",而且还能实现"五个结合",即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结合、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结合、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结合、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结合、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结合。其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的核心和关键。再次,坚守"教师主体,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前提。要确立"教师主体"地位,就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彰显教师个性、加强教育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方面。实践"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重点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通过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和推行课程实施大纲制度来建立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二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现代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价值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对大学“文化体”和“文化群”意识形态的整合、凝炼和升华。在我国,它植根于民族的优良价值传统、社会先进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承接本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和学校定位,并能够深深地濡染本校师生的心灵。大学应主动把握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价值,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及实践文化等多维文化层面审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要求,确立相关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