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卡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从佛教传入吐蕃后而兴起。经千余年的岁月,这些唐卡已难觅踪影。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十多幅具有吐蕃艺术风格的帛画,很有唐卡绘画的特点。公元10世纪后佛教在西藏复兴,阿底峡大师到古格传教。之后,藏西克什米尔画风随佛教中心东移,与印度、尼泊尔多种艺术风格并存、融合,互为影响。画面构图简练,色调单纯而协调,以暖色为主调,古朴庄重,形成了中期唐卡的特点。15世纪之后,唐卡艺术渐趋成熟,到17世纪五世达赖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多种画派。构图复杂,画法细腻,金色的大量应用,装饰性浓郁。本文从三个时期,就唐卡艺术的发展及其特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主张从人类学整体观的视角将唐卡视为具有藏传佛教信仰的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在特定场景中的艺术实践;从文化相对论视角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记录唐卡的地方性知识谱系,从中去理解唐卡的独特价值。并从深度访谈、体验式参与观察、客位与主位的互动、场景化事件、质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结合等五个方面对人类学方法运用于唐卡研究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3.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其上千年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周边国家和地区大量的艺术绘画形式,成为中国民族艺术中的奇葩。本文通过对唐卡绘画装裱艺术进行了论述,从而可以看到装裱对唐卡绘画的重要性和装裱的民族特色,使其精美的艺术特色得以展现,在中国民族艺术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4.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在民间的流传形式很多,《格萨尔》唐卡就是其中一主要的流传形式。本文结合两者的关系进而分析《格萨尔》唐卡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唐卡是藏族艺术和文化的瑰宝.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运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分析得出唐卡保护应该涵盖其精神内涵、支持环境、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四个部分,形成唐卡保护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藏传艺术珍宝“唐卡”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日葵 《船山学刊》2006,(1):178-180
本文从分析藏传佛教入手,解读唐卡的宗教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政治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僧人物像作为唐卡艺术中特有的一类绘画题材,在西藏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成就,而且这类题材产生之初与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特征密不可分。对此,本文以唐卡艺术中的高僧人物像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上师”一词在宗教语境中的意义入手,结合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对“上师善知识”的理解和论述,分析不同时期高僧像的表现方式、特征。其次,从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特征出发探讨高僧人物像产生的文化渊源。在此基础上,以西藏绘画史角度讨论高僧人物像在唐卡艺术中的地位及价值。  相似文献   

8.
黑水城西夏唐卡中的释迦牟尼佛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收藏于俄罗斯圣彼德堡爱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黑水城出土描绘释迦牟尼佛的藏传绘画唐卡进行了图像分析 ,探讨了这些作品与同时期卫藏绘画、敦煌汉地艺术与东印度波罗艺术之间的风格渊源。  相似文献   

9.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9,22(2):71-75
明代后期,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黄教)适应蒙古封建领主建立且维护汗权的政治需要得以传入,并渗透到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领域,对当时蒙古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黄教的传入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蒙古民族的宗教信仰;促进了蒙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蒙古地区寺院建筑的发展;同时也消解了蒙古族尚武的传统精神,对蒙古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热贡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热贡唐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关系,分析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资源价值,从地理标志产品的角度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产品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轮滑起源于18世纪初,是由溜冰演变形成的运动项目,由荷兰运动员发明。我国轮滑运动开展较晚,在19世纪传入我国,被称为"旱冰"。当时仅限于沿海个别城市,只作为娱乐活动。80年代初期我国才有正式比赛出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两个已被人接受的藏文化词汇“唐卡”和“转经筒”的翻译为切入点,研究其中英文译名,探讨翻译中的归化法和异化法的使用,并对藏语向其他语言的翻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在一些地区出现因奉教而守贞不嫁的女子,她们被称为"贞女".这些贞女多出自数代信奉天主教的老教友家庭中,彼此间互为亲属关系.因女性在家清修守贞不嫁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悖,当时贞女受到了教外人士的指责.中国百年禁教时期,一些贞女逐渐走出家门,开始从事教会工作.  相似文献   

14.
聂思脱里派基督教 (当时称景教 )于唐初传入中国 ,唐武宗会昌五年 ( 84 5年 )灭佛后 ,基督教在中国内地渐趋绝灭。元代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 ,聂思脱里派与圣方济各会基督教在元代统称“也里可温”。本文通过考察基督教在江苏镇江、常州、扬州地区的传播情况 ,进一步探讨元代基督教不能广泛传播和元亡后基督教再次在中国内地湮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弥生时代是日本的整个历史文化产生了质的变化的决定性时期,其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便是稻作文化的传入.日本学界一般认为这批稻作民来自朝鲜半岛.本文以诸多事实证明当时的朝鲜半岛不具备给日本列岛提供这批稻作民的可能性,而从航海条件、社会动因、地理意识、人种特征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特点等方面,论证了这批稻作民来之于中国的吴越地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小乘佛教传入傣族地区的时代,有先于中原传入说,有南诏时传入说,有叭具建国时传入说。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上述诸说加以辨析,论述其不能成立之故;同时提出,小乘佛教传入傣族地区的时代,上限为公元十三世纪,下限为十六世纪,其间三百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有的调查材料,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往西多个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藏族面具分布。藏族面具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传入时间早,而且长期存在;功能类型较全,寺院羌姆面具较多;传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与苯教、藏传佛教的传入有关。  相似文献   

18.
傣族笃信小乘佛教,该教是明初传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据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从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四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到芒市传教;后1598年有缅甸和尚进入陇川传教。德宏小乘佛教主要分为四个教派。左低,公元1757年从缅甸传入,在德宏信奉此教派的人最少。多列,公元1817年从缅甸传入。摆庄,也是从缅甸传入,时间是公元1662年传入的。这三支教派的经文全用  相似文献   

19.
唐贞观年间 ,基督教聂思脱里派 (当时称为景教 )开始传入中国。但到唐武宗时 ,因政府采取“灭佛”政策 ,景教在中国内地灭绝 ,景教徒纷纷迁居中亚地区 ,并在漠北蒙古地区继续传教。漠北各部中 ,克烈、乃蛮、汪古各部广泛流行景教。元代 ,蒙古兴起并统一漠北各部后 ,景教开始在蒙古部中流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建国前爵士乐在上海的传播方式和发展形式进行了概述,并且对爵士乐的传入、早期的流行情况及其与当时其它流行音乐、传统音乐乐种的相互影响等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