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印度加大了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战略合作,主要手段包括深化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合作以及军事交流.印度加强与亚太国家战略合作的动因是复杂的,既有经济战略上的考虑,同时也有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安排.从近期来看,印度与亚太国家的战略合作可能会对中国以及中印关系造成一定影响.印度加强与亚太大国的合作可能意味着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生深远变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俄罗斯积极调整其对外战略,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联系。特别是在1997年,俄向亚太地区发动了强大的外交攻势,俄与中、日、美之间的高层接触十分频繁。11月25日,在温哥华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俄罗斯与越南、秘鲁一道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新成员,圆了其多年的“亚太梦”。俄罗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标志着亚太力量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拟在俄罗斯战略东移的动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未来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俄罗斯战略东移…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亚太地区的崛起引起世人的普遍注目,而苏联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尤为惊人,其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对这一地区在苏联加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其发展趋势以及对亚太乃至全世界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一简要探讨和预测,无疑在学术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APEC峰会在俄罗斯的成功举办揭示了俄罗斯远东开发计划进入实质阶段.尽管普京自2000年首任总统后一再强调发展远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但因种种原因始终难以贯彻执行.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对俄罗斯能源需求量下降;俄罗斯西部能源基地开采已持续多年,产量呈下降趋势,开发新的能源基地和扩大东向能源输出刻不容缓.俄罗斯要改变能源出口经济模式,尚需依靠出口资源换取财政收入.而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新的能源基地既可弥补西部资源传统产地产量的不足和欧洲市场需求量的下降,又能直接从东部能源基地向亚洲市场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产品确保国家财政预算.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对中俄而言是一次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机遇,也是振兴两国沿边地区、实现双边经贸结构转型的机遇,更是双方在业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战略中心的亚太地区携手共进、实现互利共赢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亚太地缘战略新态势与中国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亚太地区新兴大国的相继崛起,亚太已成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新重心。世界各主要力量纷纷调整各自的亚太战略,亚太地缘战略态势遂由此产生,而中国的周边地缘战略环境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面对各种挑战,中国需制定相应的亚太地缘战略,以确保其战略机遇期并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与真正崛起。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梳理美国对亚太的关系,美国从未离开过亚太,而且美国对亚太地区一直是高度重视。随着中国的崛起,奥巴马政府选择"战略东移",并采取一系列对华战略。机制建设、经济霸权、意识形态控制三个变量是美国推行其亚太政策的一贯做法。透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名义上是合作,实质上却是遏制;名义上参与亚太事务,实质上为维护其霸权。通过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实质的剖析,可以为中国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王键 《日本研究》2022,(3):25-33
俄乌冲突的关键症结在于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之间长期积淀的对抗性矛盾,以及俄乌关系的极度恶化。由于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进行地缘政治博弈与战略安全对垒的敏感地带,因此俄罗斯以“倾国之力”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随着冲突外溢效应的波及,美国和西方合力将北约东扩的战略逻辑与欧洲安全困境扩展到亚太地区,居于亚太中枢的东北亚地区日趋成为新的全球焦点。北约“全球化”的进程已悄然启动,其染指亚太、攫取地缘政治利益的战略企图与“四国机制”的目标指向相辅相成,这对亚太地区既有的合作框架以及和平稳定的环境构成挑战。促成俄乌和谈与和解是避免冲突升级与恢复地区和平的唯一可行途径,国际社会应继续为俄乌和谈创造条件和环境。中国应冷静应对并妥善安排中俄与中乌这两组关系,提供积极有效的外交斡旋,充分体现大国的和平维护者与建设者角色。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形成与转变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转型期三大阶段。TPP折射出日本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上的新思考。尽管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对TPP造成重大打击,但日本依然希望借助TPP主导构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体系,并将"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日本理念融入新体系的构建进程。受其影响,未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体系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相关规则及制度设计会更多反映日本因素的存在,这也将加剧中美日三方围绕构建亚太经济合作新体系的主导权竞争。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美国亚太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安全利益份量相对减轻,利益结构重心偏向经济利益;二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安全利益交叉渗透,它们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三是与冷战时期相比,在亚太地区扩展美式“民主”与“自由”成为美国亚太利益中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克林顿政府根据变化了的亚太战略形势及自身利益结构,形成了新的亚太战略:调整大国关系,防止地区内出现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敌对国家或国家集团;以双边关系为主,多边关系为辅,构筑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政治秩序;保持前沿军事存在的规模,加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活动,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并作为确保美国亚太利益的支撑点;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  相似文献   

10.
郭琼 《太平洋学报》2013,21(5):72-80
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于9月8日在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举行,这是俄罗斯首次承办该峰会,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会议就是要告诉世界俄开发远东的决心。以此为契机,俄开发远东全面加速。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虽然资源丰富,却是俄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与此同时,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强劲。怎样提速远东的发展就成为俄罗斯实现整个国家复兴、实现与亚太地区战略对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