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岸田政府出于提高日美欧合作水平、扩大价值观外交影响力、维护政权稳定性等方面考量,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积极追随美国,采取以对俄全方位制裁为重点、以日美欧多方联动为依托、以多元化援助乌克兰为补充的对俄制裁政策。日本对俄制裁政策既对俄罗斯造成沉重打击,也对日本国家建设产生多重影响,使日美欧合作水平得到深化,影响了国际秩序的发展方向。但日本对俄制裁政策也存在能力与意愿不足、日俄经贸结构不对称等限制性条件,面临动力不足的挑战。从根本上看,日本对俄制裁政策的持续实则是为了摆脱战后体制束缚、打破日俄领土争端僵局、构建制衡中国的联盟体系。  相似文献   

2.
经贸摩擦与大国崛起--日美经济战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勇明  贺平 《日本学刊》2006,7(3):99-110
中国已进入战略性贸易摩擦期。20世纪后半叶的日美经济战与入世后中美经贸摩擦具有较大相似性。本文系统回顾了日美经贸摩擦中“贸易摩擦———汇率摩擦———体制摩擦”的发展演变轨迹,厘清了三者的内在递进关系,并分析了入世后中国对外特别是对美经贸摩擦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战略性贸易摩擦是正在崛起中的经济大国与现有国际体系和国际主导国之间在经贸领域冲突博弈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结合对日美经贸摩擦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对比分析,简要概括这一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对于正在倾尽全力复归国际社会(实际上是西方社会)的日本而言,是超出其想象之外的事情。在战后初期特殊的日美欧三角关系框架和国际经济秩序的规约下,寻找日本与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相互关系的适当位置,是战后初期日本当政者处理日欧关系的出发点。但是,日本政府担心刚刚启动的欧洲一体化会促使西欧经济集团化和对外封闭内部市场的保守倾向。正是基于这种疑虑和担心,日本对EEC的出现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取得的成效,日本朝野人士逐步转变对EEC的怀疑态度,开始认真研究一体化的趋势,并着手与之对话与交流。力图加大与EEC间的经济对话与交流,打破EEC及其成员国对日本的通商贸易歧视,为复归国际经济舞台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性和地位看似在下降,但国际发展合作改革的进程则在加快。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国际发展合作的战略化和安全化转向,大国竞争成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主导性战略;二是塑造美国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成为美国国际发展合作的主要方向;三是新的制度工具设计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性和战略现实主义特征。美国国际发展合作在战略、模式和机制工具三个方面的变化,具有明确的针对中国尤其是"一带一路"的目的。在实践层面,其具体的抓手包括:一是话语攻击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模式;二是构建和利用多边合作平台限制中国;三是整合现有机制工具并推动制定美国国际经济战略;四是创新发展融资工具。虽然短期看,美国国际发展合作新战略对中国实质性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其潜在、持续和长远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国际亚洲学者大会 (ICAS2 )将于2 0 0 1年 8月 9— 1 2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世界各国从事亚洲问题研究的学者将被邀请参加这次大会。由于亚洲研究领域里的国际合作不断发展 ,1 998年 6月在荷兰举行了第一届国际亚洲问题研究大会。本次大会将承续第一届大会的主导思想 ,为从事亚洲研究和寻求发展该领域国际间合作的学者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第二届国际亚洲问题研究大会由欧洲亚洲研究协会 (AAS)和欧洲科学基金会 (ESF)亚洲委员会共同组织 ,它们代表欧洲朝鲜研究协会、欧洲日本研究协会、欧洲南亚研究协会、欧洲中亚研究学会和欧…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中国通过援助和投资并举的方式推动中拉合作减贫,主要特征为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经济增长与"能促型"减贫相结合,国有资本主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中国援助与投资整体上有助于拉美国家减贫,但不同类型援助和投资的减贫效应有所差别。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拉合作开发潜力较大,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拉美国家政府治理能力、市场效率、援助和投资碎片化以及中国对外合作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中拉合作减贫的持续推进。对此,中国需要不断完善多渠道合作融资模式,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与"能促型"减贫之间的关系,加强中拉政府治理能力和市场制度建设交流,构建"弘义融利、开放包容"的对外合作开发体系,持续推进中拉合作减贫。  相似文献   

7.
2019年欧元迎来弱冠之年,十年前欧债危机作为在发达国家超国家货币联盟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欧洲中央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央行变得越来越"政治化"而非"技术性"。欧洲中央银行传统政策授权无力应对欧债危机,弱经济成为新常态导致经济问题政治化,疑欧主义盛行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危难时期亟须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导致了欧洲央行的政治化。欧洲央行行动的政治考量因素增多,其政治化的影响表现在其职权范围超越最初授权,政策工具及潜在目标增多,欧洲央行及其政策的政治影响力增强,对它们的关注、争议、批评甚至反对加剧。欧洲中央银行政治化还助推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未来欧洲央行任重道远,将承担起更多恢复市场信心、复苏经济以及促进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江瑞平  于潇潇 《日本学刊》2012,(5):16-31,157
恢复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中日经济关系获得了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层次逐渐提升、机制日臻完善、影响空前增强等方面。恢复邦交正常化40年后,两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中日经济关系加速转型,主要体现在实力对比关系逆转、相互依存格局易位、主力驱动系统调整、新型分工体系确立、多层合作模式构筑等方面。展望未来,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的前景仍十分乐观,主要趋向包括自贸合作可望全面推进、财金合作势将稳步扩大、中国对日投资前景广阔、节能环保合作逐渐提升等。  相似文献   

9.
1973年4月23日,美国国务卿、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在AP通信临时总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尼克松总统正在考虑与欧州间构建新大西洋宪章.该论点成为同年5月3日发行的美国外交白皮书的基调.这似乎是一个堪与1941年8月美英首脑会议签署的<大西洋宪章>相当的称呼,但是与理想主义、国际主义色彩较为浓厚的<大西洋宪章>相比而言,"新大西洋宪章"的调子低了许多,是一个现实主义色彩较为鲜明的构想.其主要目的是调整美国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摩擦,缓和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卫负担.同时,基辛格在演说当中还呼吁日本参加."新大西洋宪章"构想的提出引起了日欧的不同反应,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均认为构建新大西洋联盟的时机尚未成熟.而日本则在犹豫不决后,转变了对欧政策,通过田中政府的首脑外交,强化日欧双边关系,进而发生了日美欧三边关系的互动态势.因而通过深入研究、剖析"新大西洋宪章"构想与日本对欧政策调整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世界政治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泰国海洋安全合作内容较为丰富,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两国海洋安全合作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其发展受到两国政局、两国利益、国际格局等因素变化的影响。美泰海洋合作早期以贸易为主,冷战开始后,美泰缔结同盟,两国海洋合作变为以安全为主。一直到21世纪初,双方海洋安全合作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奥巴马政府2009年1月开始执政后的8年里,美泰海洋合作升温,内容比较丰富,涉及海洋的诸多联合军演是两国开展海洋安全合作的主渠道。不过,在此时期,美泰海洋安全合作再次受到泰国军事政变、泰国独立外交政策等因素影响。2017年1月美国特朗普总统执政后,美泰同盟关系及两国海洋安全合作有所恢复。未来,两国对彼此的安全需求仍较大,海洋安全合作总体将向前发展,但亦有制约因素。美泰海洋安全合作对中国的安全威胁并不直接和紧迫,但对"一带一路"建设仍有一定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11.
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迫使各国认识到跨国合作的必要性 ,各国追求自身利益的强烈冲动与国际社会的根本特征决定了这种合作关系自始至终与其对立面———冲突交织在一起 ,合作是在冲突中实现的。国家间的能力差异对国际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是全球生态领域合作的焦点。伴随着冲突的合作关系表现在道德的价值取向、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公平问题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表面上是人口老龄化和高福利政策导致的政府债务负担问题,实质上是美欧两大经济体核心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是部分欧洲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关系协调方面产生了严重的问题。虽然次贷危机是欧债危机的主要外因,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的矛盾、老龄化趋势导致高福利政策难以持续、缺乏有效的监管是导致和加剧欧债危机的内在因素。欧债危机对我国加强经济安全运行有诸多启示:要审慎、协调使用宏观调控政策,合理把握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通过多种手段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富民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加快福利制度建设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要把握合理的尺度,应充分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构建多重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国家而言,对外援助是外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关乎到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发展,对外援助的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对外援助开始最早、水平最高、援助总额最多,援助对象领域分布最广,具有相当丰富的援助实践经验,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冷战后美国对非洲的援助,有利于充分认识"援助"这个议题的理论脉络和现实状况,最终为我国援助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渊源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日本面对欧洲局势的变化,积极构筑、实施新欧洲政策,日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双边合作的视角也由过去偏重于双方市场开放等经济问题,逐步转为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问题的对话与合作。日本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5.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专业研究人员翻译的瑞士苏黎世大学弗雷教授(paof.Bruno S.Frey)的名著《国际政治经济学》,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是讨论现代国际交往中政治与经经两种因素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作者通过大量的经验论据和实例,对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一些现象,诸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关税、贸易保护、外国投资、对外援助、国际组织、经济制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较为透彻的分析。书中提出了许多理论研究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以来,双边政治关系风风雨雨、一波三折,然而双边经济合作却基本处于健康发展状态.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技术、资金、劳动力成本、市场容量等方面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由于比较优势的不同,中日之间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而互补性又成为双边经贸依赖关系的基础.在长期经济合作过程中,双边互惠、双赢,形成了"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政治关系回暖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业已确立的条件下,经济合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非洲国家在论坛创立与机制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和主事权。经过七届论坛20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非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领域全方位合作最为重要的平台,且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契合非洲发展需求的合作理念,狠抓成果落实的合作态度。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丰硕,它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推动了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了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并引领了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步伐。中非合作论坛在未来发展中虽还面临一些问题,但如果能够在坚持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日韩互为最重要的经济伙伴,经济互利构成三方合作的坚实基础。其主要表现,一是三方贸易快速增长、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二是相互投资不断扩大、产业布局高度关联,三是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合作机制日臻完善。由于中日、日韩"岛争"导致政治关系与安全冲突日趋恶化,政治互信日趋薄弱或政治对立日趋严重,成为三方合作的主要障碍。经济互利基础坚实而政治对立日趋严重,是当前中日韩合作面临的"二元悖论"。努力走出政治对立与经济互利的恶性循环,实现经济互利与政治互信的良性互动,成为摆在中日韩三国面前重大且迫切的问题。中方应采取有力措施,首先实现国家权益与地区责任、区域架构与对美关系、三方合作与双边关系、周边布局与对日外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印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突出表现是贸易和投资领域发展快速、高科技和能源领域合作成为亮点、经济互补性强以及合作走向机制化。美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印度经济环境欠佳、双边贸易摩擦不断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等很多问题,但在相互战略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的作用下,美印经贸关系将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非经济合作包括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和发展合作。一直以来,日非经济合作主要靠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推动,与发展合作相比,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相对落后。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为充分利用非洲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日本经济复苏,日本政府开始全面加强与非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贸易和投资合作。日本政府以第五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为契机,在增加对非援助的同时,积极利用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这一机制推动日本与非洲国家间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发展,并增强日本在非洲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