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温词艺术研究——兼论温韦词风之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当其貌不扬而又放荡不羁的温庭筠出入于秦楼楚馆,为乐工歌伎制作曲子词的时候,他未必想到会有那么多的文人雅士步他的后尘去填写这类流行的小曲;更不会想到那些成为他入仕之累的所谓“侧艳之词”竟造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名声, 文人填词并不始于温庭筠,但在温庭筠之前不过是偶一为之。温庭筠才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从他开始,词才独立于诗之外,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并在传统的诗境之外,开辟了新的词境,从而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艺术。温庭筠的词按其艺术风格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俗明快、新鲜活泼,表达感情真率大胆,带有民歌的情调,以《南歌子》、《荷叶  相似文献   

2.
温庭筠词素以金碧辉煌、华美绮丽著称。翻开温庭筠词集,绿杨、萋萋草、梨花,轻絮、银烛、红蜡……如同展开一幅色彩斑烂、千姿百态的人物和景物画卷,令人目接五色。由光、色、形交织而成的浓笔重彩构成了温词艺术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杨雨 《云梦学刊》2002,23(5):59-61
温庭筠的诗词创作实践清晰地展示了晚唐由诗入词的线索与途径 ;作为唐代第一个“专力于词”的文人 ,温庭筠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畛域 ,不仅是晚唐艳情诗坛的重要诗人 ,更以他的艳词创作直接开启了晚唐五代香艳的词风 ,并且奠定了词以婉约为正宗、词为艳科的正统地位。温庭筠的功绩就在于将中国文人诗歌的接力棒从诗传递给了词 ,开启了宋朝一代文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温庭筠咏史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他咏史诗中所蕴含的讽喻精神,表露出诗人对时政的热切关注。他多采用七律和乐府体味史,以吊古之作为主的七律,“清逸闲婉,殊无尘俗之态”。其乐府体咏史诗,寄寓鉴戒讽刺之意,所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过元琛 《理论界》2010,(3):126-127
晚唐诗歌创作与此前诗歌创作的一个显著差异在于爱情题材成为诗人们大力抒写的内容。李商隐无疑是晚唐爱情诗的突出代表,而与他并称"温、李"的温庭筠则开晚唐艳情词之风气。温、李二人在诗的创作上具有相似性,而温庭筠的词与李商隐的诗在艺术上实则也有相通之处。本文拟从对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和温庭筠爱情词的比较来看一看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游历佛寺,广结佛缘,与宗密禅师瓜葛颇深,明显受到了主张“直指知见”的荷泽宗禅思想的影响。文人对宗教思想的诠释是自由的。温庭筠还广泛接受了《庄子》、《涅槃经》和洪州宗的影响,旗帜鲜明地反对坐禅,重视直心自得的体证,认为人在世俗生活中就可能得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使他的禅思想向“自然适意”的方向发展。但是,温庭筠执著于“诸行无常”的“生灭法”,始终无法臻于“寂灭为乐”的禅理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7.
谈温李齐名     
温庭筠以诗、词赋的成就,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文坛带来了生机。《东观秦记》、《北梦琐言》、《全唐诗话》、《唐诗纪事》《唐语林》、《新唐书》、《旧唐书>(《李商隐传》、《温庭筠传》)等都载录温庭筠和李商隐齐名。温庭筠和段成式、李商隐号称三才,文称三十六体(岑仲勉《唐人行第录》载录三人族兄行第都是十六)《四库全书·西崑酬唱集提要》说:“冯武序以李商隐诗与庭筠、成式并称‘西崑三十六体,”《册府元龟·才学类》  相似文献   

8.
王定璋 《天府新论》2008,(5):147-150
前人评论温庭筠,常以其政治内涵单薄,词藻华丽,艳精巧而评价不高,这是值得商榷的.温庭筠不是政治诗人,从政为官长期沦为下僚,政治内涵稍薄不仅不是其短,正是作为诗人之所长.词藻华丽亦非其病.我们在温庭筠咏史诗中可以强烈体会到其追忆盛唐之辉煌,悲叹其身不逢时的无可奈何心态,同样感受到其强烈的伤时情结与批判现实的刺世精神.  相似文献   

9.
晚唐五代则是我国古代文人词的第一个兴盛期和成熟期,其标志便是以温庭范为鼻祖的花间词派和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出现。然而这两大词派的风格却是那样的不同:同是写风花雪月、离愁别恨,但却呈现出似乎是全然不同的境界和气象。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粗浅的@d。温庭筠是我国词的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他的词既是文人词成熟的标志,也是改变民间词的作风、决定文人词的发展方向的枢纽。温庭房生当晚唐,在国势的风雨飘摇之中,多游狭邪,出入青楼,造成了他多愁善感和细腻缠绵的性格。当他捏住词这种工具时,他不用它去展示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由温庭筠的创作可引发两个问题:其一,同样作为诗词兼善的作家,与欧阳修、苏轼等不同的是,为何其在诗史上多受讥诮,而在词史上却被尊为“温韦宗风”①、以花间鼻祖视之呢?其二,其诗与其词非常相似,亦多具绮艳风格,为何相似的题材、意象乃至相似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之诗与词在艺术成就上却相差如此悬殊呢?而由此还可引发一个更为本质性的问题:诗词美学特质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将结合温庭筠的具体创作对此加以讨论。温庭筠诗不仅仅是描写情爱题材的作品才具有绮艳风格,而是在许多其他题材如咏史、怀古等作品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晚唐时代,文人心态内敛,艳情题材增多,诗歌中产生了细美幽约之作,这种细美幽约的风格更适于在词中表达.在温庭筠之前,李贺、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已出现了词化特征,至温庭筠诗中,尤其是其乐府诗中,在造境、题材、语言、词境上也出现了明显词化倾向.温庭筠将作诗之法引入作词中,并首次大力作词,遂大启词端.  相似文献   

12.
读韦荘词     
京兆社陵(现在陕西长安附近)的韦姓,是唐代的世家大族,韦庄的远祖韦待价,是武后时的宰相。后来出过一位名詩人,就是韋庄的四世祖韋应物。韦庄是詞家又是詩人、他的詩集名浣花集(因为他晚年曾經在成都住过浣花溪上杜甫草堂的旧址),原本有廿卷、現在只存十卷,共有詩二百四十六首。合之后人所輯,也不滿四百首。据他的“乞采箋歌”“我有歌詩一千首”看来,該有不少的詩歌已經散佚了。他的詞全唐詩共收五十四闋,其中四十八闋是載于“花間集”的。在“花間集”里各作家中,韋庄詞数量之多,仅次于溫庭筠。以时代說,他是溫庭筠以后的一位重要作家;以作品风格說、却和温庭筠絕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李晶 《云梦学刊》2013,(6):84-87,94
李商隐的爱情诗和温庭筠的曲子词,共同展现了晚唐诗词秾丽深婉的美学特色,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二人在抒情手法上的创新.李商隐的爱情诗,隐去具体情事,将情感物化;温庭筠的词,隐去作者,为人代言,将情绪审美化.晚唐文学抒情方式的这一创新,推动了晚唐五代词体的定型,成为词体重要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是晚唐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开一代风气,被誉为"花间鼻祖"。温词以错彩镂金、秾艳绮丽而别具一格。在其现存的近七十首词作中,写到鸟意象的达四十七首之多,涉及的鸟意象种类繁多,如凤凰、鸳鸯、鹧鸪、鸂鶒、黄莺、大雁、燕子、杜鹃等,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鸟类画卷。在此试图深入分析鸟意象在温词中所承载的功能作用,并进而探究产生如此丰富鸟意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高慎涛 《殷都学刊》2008,29(1):70-73
与传统言志载道的诗歌比,温庭筠词无疑是对政教文化的背离。首先审美意识向日常生活回归,更多关注个人的生活享受权利;其次,文化意识产生变革,对社会人生不再是精英式的俯瞰、审视,而是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社会中。对物质生活的肯定,对人性的张扬,在传统社会是一种背叛,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是对传统文化禁锢人性的一种修补。然而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也使温庭筠在政治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绮艳诗的繁荣,既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有词和骈文 创作的影响,同时社会因素也产生了重大作用。温庭筠的绮艳诗创作,推动了这一题材的泛 化,促进了词体的形成。从诗、词过渡的角度说,他的绮艳诗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  相似文献   

17.
温庭筠是唐宋词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与其内在情感的婉约深蕴确实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文试图抓住温词"丽"这一审美特征分析解读温词并揭示其形成这一美学风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禅与诗——温庭筠艺术风格成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庭筠的生命历程中曾与佛教禅宗发生极为密切的关系,佛教禅宗思想对温庭筠的诗歌创作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有唐一代,虽然是儒、释、道三教鼎立,但事实上佛教的发展最为兴盛,各种佛教宗派相继发展成熟。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而禅宗对封建上大夫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尤其普遍而重要。许多著名诗人皆曾学佛参禅,如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皆与佛教关系密切,在他们的诗歌中  相似文献   

19.
晚唐诗风日趋艳丽,镂金错采,炫人眼目,这种诗风和晚唐,五代婉约词的艺术风格有着至密的亲缘关系,并对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晚唐缛丽诗风的主要代表是李商隐,他的诗歌,特别是它的爱情诗歌,艳情绮思,深细婉曲,缠绵悱恻的艺术风格,对同时代和后代诗词影响颇大,从晚唐至宋初,直到清代,有不少诗人在艺术风格上效法他。不但诗人如此,就是唐宋婉约派词人,以及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作家,也都接续不断地向他学习一些艺术表现手法。晚唐的重要作家温庭筠和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温庭筠的诗风近予李商隐,而他的词十之七八是写恋情的,绮丽婉弱的格调,尤其与李商隐酷肖。说温李齐名,主要是说他们某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比较相近,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李商隐的爱情诗主要是无题诗,这可以说是他的首创。他也有几首摘取首句数字以为题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中晚唐诗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的解释工作历来做的人很多,而且十分深入,这也是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本文就司空曙、严维、李益、温庭筠、李商隐诗若干名篇名句的评解提出讨论,以供阅读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