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昭继 《浙江社会科学》2015,(1):43-48,157,158
法律消亡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个著名论题。法律消亡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批判和理想性特征。法律消亡论是以特定的法律概念论作为支撑的。澄清和揭示法律消亡论的理论语境是评价法律消亡论的重要前提。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法律消亡论体现的是法律的阶级工具论,帕舒卡尼斯的法律消亡论以法律的商品交换理论作为基础,太渥的法律消亡论反映的是法律自然主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批评法律的第四种观点建立在疏远论的基础之上。然而,这四种法律消亡论背后的概念理论都对法律持一种狭隘的理解,这些法律概念论没有全面而准确地揭示法律的本质属性。如果持一种更为宽泛的法律定义观,法律消亡论的结论就必须被放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独特性在于它是"法律拜物教批判",是批判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法治理念及资本主义社会法治实践的法律理论,这是英国分析法学家柯林斯的基本结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独特性以及把握它的当代价值具有启发意义。法律拜物教把法治看作为不可质疑的教义或必须信奉的原则,看作为国家的最优结构和终极理想,相信依靠法治,权力得到制约,权利得到保障,社会就会成为公平正义的社会。马克思主义法学不是停留在对法律表面功能的认同上,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从整体社会形态的宏观视角出发,以一种冷峻的眼光审视现代社会流行的法律理论、法律观念及法治实践,为法治进程的未来推进提供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法律经济决定论范式是当代中国处于支配地位的法学研究范式.它对于法学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法学本体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起着奠基性的作用,由此形成的“学术形象”也是非常鲜明的.但它过分强调经济对法律的决定性也有失公允性,它可能遮蔽和抹杀人类的认识能力与选择能力.可以说法律经济决定论是由于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机械、片面地理解、阐释而导致的,是没有对经济与法律的关系做细致的资料收集、核实和理论梳理的结果.这些问题催促我们必须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对其认真反思和修正.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生成和兴起,是法学研究进入多元化时代的必然现象,也是法学研究后现代转型的直接而具体的反映,形成了其独特的研究特点与优势.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经历了由多学科到交叉学科再到跨学科的推进过程.跨学科程度不断加深,在由前理论到引介理论再到自觉理论建构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建构力逐步增强.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既源自法学研究的内生变革动力,也与法律发展的时代背景存在密切关联,初步形成了其结构范畴.未来可预期的国内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将在判决书、解释学、人工智能、法律文化及法律教育等领域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法律理论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特定意义的法学理论范畴,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法律理论是与法哲学、法社会学等并列的法学理论学科;作为范畴意义上的法律理论则是指与抽象性的法学理论相对应的应用性的法学理论,它是对实证法以及法律过程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概括.法律理论的客体是对法律的一般理论性描述[1],其理论特质具有具体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方法论意义[2].摆脱抽象法学理论的困境固然需要提升法学家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概括能力,走向实证的法律理论研究路径也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法律人类学的语言研究既以形式结构分析为基础,又关注语言的功能和创造性.许多学者在批判法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后现代法学的影响下,研究了语言的社会创造性,认为语言能反应、创造社会关系,构建、传播和维系权力.法律实践中的语言既可能渗透着国家权力的建构、国家权力的主导,也可能在社会关系的生成、塑造、转换中相当程度地满足当事人的诉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秦汉以来形成并发展了"律学",而"律学"从其研究对象、方法及成果看,实际上是诠释法律的一门学问。中国古代的法律注释与当代法律解释之间存在差异,法律解释是依托哲学范畴内的解释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阐释法的内涵及法律文本之外的法的因素为目标的一种认知法律的方法,这种方法自20世纪中叶以来已然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并日益为法学研究者所重视,成为当代法学研究的核心。尽管中国古代法律注释未能学科化,但其为当代法律解释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论证材料,其本身的成就也直接丰富了我们对法律解释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环境法学研究难以为我国新型环境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指引,而法律经济学所使用的"效率"概念、"经济人"假设、"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科斯定理"理论等都为环境法学的研究提供了观察与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从而为我国新型环境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法律体系理论是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和认识法律规范、法律本质的必然选择.在国内对法律体系理论的研究和在西方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对法律体系的探讨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作为方法的法律体系与作为概念的法律体系;作为逻辑存在的法律体系与作为客观实体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同一性与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行政法法典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行政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更需要法学方法论的有效运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是为现代行政法革新,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学发展所普遍重视与接受的法学方法论。行政法律关系理论在中国现代行政法学发展中具有包容性、时代性与合宪性的法解释论上的价值,在逻辑层面与经验维度中发挥着法认识论的价值,在法律解释的统一性与法学建设的体系化中体现出法教义学上的价值。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合理运用能够推动中国行政法学形成更加严谨的体系,为推进我国行政法法典化提供另一种重要的法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牛晓霞 《理论界》2007,(1):86-87
法律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法学概念,是法理学研究中相当重要的基础性概念。所有法律现象无一例外都可以用法律关系加以解释。法律关系相当于学习法律的字典,只要按图索骥,再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都能迎刃而解。众所周知,法律是对社会生活关系的反映,随着社会生活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关系的法律关系在其内容构成上也必然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对法律关系的内容构成进行反思,即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否仅限于我们传统理论所指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除此之外,法律关系是否还应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法律诊所"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不同,"法律诊所"教育以其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而深受学生的欢迎."法律诊所"为法学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但在"法律诊所"与我国法学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法律诊所"教育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自由法运动是在批判德国概念法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场运动对法律的确定性观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自由法学者提出的法律漏洞理论、活法理论、自由法理论以及自由裁量权理论直接导向了法律的不确定性。自由法运动给了概念法学和制定法实证主义致命的打击。自此以后,以概念法学为代表的法律形式主义式微,随之兴起的是法律现实主义,但自由法学者没有完全否认制定法对于法官的约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法学者没有倒向绝对的不确定性立场。  相似文献   

14.
部门法体系是法律体系概念的准通说,但对它的理论质疑很多,且这些质疑本身又处于碎片化状态中,立法机关也因此对它采取了一种有条件的接受态度.这就使法律体系概念在我国的理解处于比较混乱的处境,并导致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法学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的匮乏,也阻碍了有关法学对话的进行.本文一方面通过反思准通说及其主要理论质疑的学说基础及其存在的弱点,解释了法律体系概念存在理解混乱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价值法学这一新的学说基础来分析法律体系应有的概念结构,并阐明其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侯学勇 《东南学术》2007,(1):105-112
受自然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证明与论证在逻辑学中经常被等同使用,法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也颇受此影响.本文分析了证明理论同化论证理论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上指出证明是一种形式逻辑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论证是一种非形式逻辑方法,主要适用于人文学科领域.法律论证理论主要是论证这种非形式逻辑方法在法学领域的运用,但同时应有证明的形式逻辑支持.法学中的形式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入实质论证,法律规范以外的实质理由是判决获得实效的最终力量来源.  相似文献   

16.
波斯纳是当今美国法学论坛上少数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法律的经济分析》迄今仍是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最权威性著作.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法律现象背后所深藏着的经济原因,并坚持效率应当被看作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是法学研究理论领域和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法律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权利、法律权利作为法律的一种文化概念,它与一个社会流动的主流文化相结合而形成,是一个社会所流动的主流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力给与的定格.检讨中国30年改革开放法学发展的实际路径,它突破了国家至上主义和阶级斗争为纲的法文化.从整体至上价值理念走出来.由于权利、法律权利意识的变化,使法律改变了自身的地位和价值.而在中国文化上人文精神的张扬所形成的文化力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但法学理论在其内部再造的过程又是充满着文化冲突,论文揭示了这种文化冲突的种种表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科学化现代化中国法学的必由之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毛泽东法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三次伟大历史 性飞跃.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这三大理论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领域的实践智慧、理论创新、制度构建,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中的独创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凝聚了我国法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思想精华,标记下我们党持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的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19.
论法律实证主义的内涵、意旨及当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锐 《兰州学刊》2009,(9):136-139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还是一个难以精确界定的法学流派。法律实证主义是使用分析方法研究实在法的描述性法律理论,其主旨在于:通过概念分析,使得法学成为一门自足的科学,为法律的正当性提供一种现实性根据。法律实证主义理论对于我国的法学发展、法治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丹荔 《东岳论丛》2008,29(1):191-194
作为普通法系法律教育的典型代表,英国的转法系课程的设置,法学理论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各司其职,层层淘汰式的"司法考试"注重实务能力的考查,行业组织对法律教育全方位介入式的监督和管理等四个制度设计保证了其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衔接。受此启示,在我国目前法律人才培养中,要求非法学专业毕业生报考司法考试前修完法学本科的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在司法考试后开展职业培训课程,相应增加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度,举办第二次司法考试等是解决法学人才培养与法律职业脱节问题的重要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