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克服边区物质生活资料的严重困难,促进边区工农业生产的加速发展,党中央在延安曾经发出“用自然科学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打击敌人的文化政策”的战斗号令,领导边区人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党中央还十分重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是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翻译与自主学习为核心而开展的。本文以两部苏联学者撰写、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翻译的《自然辩证法》导读著作《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和《辩证法的自然科学概论》的中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自然辩证法》的译名产生和传入中国的日本通路。本文揭示了在自然辩证法接受史研究中被忽视的两个面相:恩格斯的“科学的哲学家”身份和中国学者对日译苏联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性接受史。由此探讨早期中国学者是如何接受和评价“自然辩证法”这一知识体系的,又是如何应用自然辩证法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新领域.但自20世纪20年代始,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却基于"马恩对立"的视角,片面地解读自然辩证法,遮蔽了自然辩证法的真实面目,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驳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辩证法的曲解,应当从整体性维度、本体论维度、主客体维度出发,以客观、全面的态度与原则重释自然辩证法.这种重释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理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围绕"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争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马克思是否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有无原则分歧;辩证法是否适用于自然界;"自然辩证法"应当具有怎样的学科定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新时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必须承继自然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自身定位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围绕"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争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马克思是否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有无原则分歧;辩证法是否适用于自然界;"自然辩证法"应当具有怎样的学科定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新时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必须承继自然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自身定位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并在研讨自然辩证法方面形成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方法。可将其概括为 :自由论争的思想方法、“具体化”的思想方法、发展的思想方法、联盟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自杀学"研究较为发达。在20世纪日本的相关研究起步早、研究人员多、成果丰硕。战后,伴随着日本发生的三次"自杀高峰",学界的研究也进入了高潮。大原健士郎、稲村博、高桥祥友、川人博等人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日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我国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而自然辩证法的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对新理论、新成果应当予以适当吸收.本文对我校近年来《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孙慕天教授是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他初涉这一研究领域,至今整整40载.在国内,他首创"苏联自然科学哲学"这一研究方向,创建了第一个研究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学术共同体;他率先阐发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来,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研究重心由本体论向认识论和科学逻辑转移这一重大变化;他首倡开展比较哲学特别是比较科学哲学研究,并以科学动力学为例,对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孙慕天敢为天下先的学术创新精神值得自然辩证法业界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为了进一步贯彻朱训理事长提出的“为国服务”方针,促进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2010年1月15—16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召开了以“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科学技术哲学专家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辩证法"否定"与其神秘形式存在着对立,其内在革命性同样被恩格斯"否定性"的汲取,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延展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研究方法,更从思辨走向了历史现实,从而奠定与确立人在"辩证法"与"自然"中的地位,确立了自然辩证体系存在的意义,使得自然辩证法也成为"人"的哲学而非"精神"哲学的一部分,作为实践、开放的哲学体系,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生命力存在于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汲取的思辨内核中,更存在于对自然的现实观照之中。  相似文献   

12.
当前哲学界在辩证法问题上存在着“对立论”的流行话语,他们的观点是:恩格斯的自然证法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因而是无视人的;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从不赞成“自然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立的。对此,重返文本与勘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认定,在承认自在自然的辩证法基础上,恩格斯理解辩证法绝非“无人的视野”,马克思一直支持与赞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将此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作为思考的背景,树立本体论的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责难,针对他们的主要观点进行批驳并阐述马克思与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揭示出自然辩证法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然辩证法是评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核心点之一.在持"对立论"的学者看来,恩格斯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而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并不赞成"自然辩证法"这样的提法;在"现代哲学精神"的意义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对此,辩证唯物主义者坚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否定自然界的"优先性"、自然与人类社会应当作辩证的理解、马克思从来没有否定过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的统一,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哲学史上 ,关于矛盾即对立面统一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极其丰富。但把“矛盾”作为一个概念明确使用 ,首推先秦思想家韩非。唐朝思想家刘禹锡突破了韩非形式逻辑意义的“矛盾”观念 ,第一次表述了“倚伏之矛盾”概念。在此基础上 ,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以直观形式第一次正面肯定了辩证的“矛盾”概念 ,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光辉思想 ,全面阐述了矛盾的辩证法 ,形成了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古代较为完备的矛盾学说 ,在中国辩证法发展史上应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6.
辩证法思维方式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是当前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其实辩证法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 ,是指一种运用语言艺术的技巧和活动 ,也就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经苏格拉底、柏拉图、赫拉克利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发展以后 ,辩证法内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表明了人类由表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 ,构成了以后哲学家们自觉的思维方式 ,并由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等人推向了极至。因此 ,辩证法从本源上讲就是概念的辩证法。辩证法必定是“肯定的”、“批判的”、“革命的”。从本质上讲 ,它源于“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无条件的前提” ,也是人类思维的本性 ,它源于人类的认识史的总结和结论。  相似文献   

17.
萨特认为,辩证运动来源于个体的多元复合的总体的"整体化","辩证法"应该是在人的个体实践的"整体化"活动中来理解."整体性"是经验可理论的个体实践的多元复合性关系及其结构的总体关联性,它是"整体化"的结果,也是"整体化"运动中具有惰性作用的暂时的调节性因素,它体现着个人的各种关系和结构,是可以通过触景生情的联想而予以把握的."整体化"是人的不断发展的多元复合性关系的实践及其过程,另方面它也是实践场域的运动,并且,这二者是相互规定和制约,使个人及其实践始终面向未来,从而构成历史的辩证法;同时,"整体化"也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存在.个人是历史的施动者,同时他也是被整体化者.所以在萨特看来,辩证法也就是"人学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现实的哲学研究中,辩证法都有多种涵义,但如果研究唯物辩证法,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观”,即唯物地、辩证地和实践地理解辩证法。辩证法首先是法则、性质和规律,然后才是人们对它的反映并内化为思维方式。理解辩证法要始终坚持对立统一的实质和核心,并要用辩证法的要求反观其自身。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实践自身的辩证性质决定了人们必须实践地理解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早晚期主体性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早期和晚期表现不同。在早期他认为:人及其历史是真正的主体,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以主体为基础的主观辩证法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自在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和"同一"的结果;意识等同于实践,无产阶级意识是历史的真正动力。在晚期,他对自己早年理论进行了彻底清理,认为:人及其历史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自然先于社会而存在;客观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历史是一个自在的过程;劳动实践是存在总体的核心范畴,阶级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作为岛屿国家,在漫长的演化中形成了独自的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特色的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杂种文化论"和"平行进化论",然而笔者认为应该是"共生文化论",因为日本文化在纵向发展上走的是"共存→融合→共生"的路径,在横向的文化内容上表现出"生活文化"的特征.作为岛国文化,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锁国与开国)的双重性格.今天就它对岛国文化的影响问题要进行辩证的思考分析而不能妄下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