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文本中的还款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借贷合同是借贷学生与金融机构建立的一种信贷合同.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规模的逐步扩大,还款违约和拖欠现象时有发生,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危机开始显现.一方面,借贷学生对助学贷款借贷合同中还款条件的了解程度不够,对贷款合同条款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助学贷款借贷合同也存在着对还款违约惩罚措施约束力不强等因素.为了有效地规避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首先应加强对借款学生的信用教育.使他们对借贷合同有充分的了解,对合同中还款相关条款有认同感.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中的还款期限及利率做适当调整,以减轻借贷学生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助学贷款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1999年开始以来,违约还款率一直较高,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本文仅从学生和学校层面来分析和研究违约还款的原因,并据此找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改进学校的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出现了部分学生拖欠还款的现象;针对学生贷款违约现象,有关高校为加强对贷款学生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贷后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贷款学生诚信档案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措施。在分析诚信档案对贷款学生的记载、反馈和跟踪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诚信档案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就业形势不乐观,缺乏监督惩罚机制造成的。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对策有:高校加强诚信教育,个人加强诚信意识;高校严格审查过程,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制约机制;改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生源地贷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国家开展助学贷款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近年来在还款上出现了学生不守诚信的违约现象,这给大学生和学校的整体形象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文结合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调查,提出了打造大学生诚信助学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艳  陈燕秋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2):97-99,102
根据调查数据,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管理和操作层面,分析了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原因;并根据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动机的不同,把助学贷款违约群体归纳为被迫违约型、无意识违约型和恶意违约型三种类型。同时,结合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现状,提出了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层抽样方法从部分湖南省高校2004到2008年的助学贷款数据中选取4070个样本,利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中贷款利率、期限及还款程序、生源地和各学科门类学费等自变量与贷款金额、人数、次数、年限、提前还款与违约率等因变量的相关性.由此建议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推进重点地区生源地贷款与鼓励学生回家乡就业相结合、增加艰苦专业的学生补贴,制定均衡的利率政策,优化贷款程序等可改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应,从而为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湖南五所层次不同的高等院校国家助学贷款问卷调查的情况,从被动违约和主动违约角度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原因,探讨了政策陌生型、操作型、恶意型三种主动违约类行为。针对不同的违约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是政府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二是健全法律体制,实现资助依法管理;三是完善助学贷款体制,确立助学贷款在资助体系中的主导位置;四是借鉴国外“资助包”模式,实现资助公平;五是实施还款代偿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六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降低贷款违约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我国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现状及影响良性运转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违约风险控制,并建议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偿还机制和约束机制,降低违约率,最终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学分制和学院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高等学校普遍施行的基本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和学院制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学院制下有效推行学分制,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保证灵活性下充分注意可控性;建立符合我国高校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分制。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学分制体制与学院制管理模式的良好匹配。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我国还没有放开,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推行,这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商业银行的信贷方案设计带来了困难。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西方信贷合约设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试图解释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某些信贷行为。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应确立情势变更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非典”肆虐 ,造成了大量合同履行障碍 ,再次引发民法学界对情势变更原则的反思。合同存续过程中 ,原先价值判断因为“非典”发生而脱节 ,导致权利义务分配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履行合同陷入困境。本文以非典为契机 ,论述了我国《合同法》确立情势变更原则的必要性及其适用要件、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转型时期信贷契约的软约束问题,从信贷合约多重治理角度探讨了转型时期机会主义与多重成本、交易成本结构与契约选择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现,不同契约制度安排下的交易成本结构是不同的,其中关系和计划指令契约安排常常会替代或软化由法律强制实施的契约治理,导致所谓的"信贷契约软约束",从而加大信贷履约成本.商业银行为有效地阻止合约中的违约行为,不得不同时寻求多重契约治理的保护.因此,由关系契约、命令计划和法律强制实施构成的多重治理制度无疑会提高合约的交易成本,这是导致我国信贷契约软约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契约信用风险防范的合同法创新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重点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契约法治,通过合同法等法律手段来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契约信用风险。针对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契约信用风险,可以充分运用我国《合同法》总则部分的创新法律制度来防犯:合同关系是否存在的风险,可以通过要约、承诺制度来规范;一方存在缔约过失的风险,可以通过追究缔约过失责任来规范;一方向对方提出履约要求被拒绝的风险,可以通过合同抗辩权制度来规范;“三角债”的风险,可以通过合同保全制度的代位权制度来保障;对方逃避履约的风险,可以通过合同保全制度的撤销权制度来保障;合同未到期一方提出不能履约的风险,可以通过追究预期违约责任来规范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用缺失的现有解释缺乏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本文通过系统考察信用的历史变迁,认为我国现在正处于从传统社会的为情感交易而设立的身份信用向现代社会的为商业交易而设立的契约信用嬗变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用信息传递机制断裂、信用激励机制断裂、信用约束机制断裂、信用的产权基础缺失、信用的道德目标模糊等,必然使我们处于信用缺失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破产法》将其适用的主体范围扩大到了法人企业,但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自然人等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主体,法律仍未赋予其相应的破产能力.那么,主体的破产能力是否与主体的法人资格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只有法人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债务清偿义务,从而更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赋予无限责任主体以破产能力必然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呢?作者试图通过本文,分析这一制度设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信贷合约履行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履约监督模型,集中探讨信贷履约监督对于保障债权人权益的作用问题。尽管违约条款和担保的设定有助于合约的履行,也有利于贷款人加强信贷监督,但是,信贷监督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只有在履约监督成本低于监督所带来的收益时,信贷监督才是真正有效的。相对于徒有虚名的形式监督而言,实质性监督更能增加贷款人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亲缘、地缘及熟人网络在现代信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而以信用为基础,又涵盖了不同的关系类型构成的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进而搭建起广泛的商业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传统的人际网络的利用,也能够支撑起信用网络的发展。虽然随着正规法律体系的完善,批发商会选择在特定场合使用如书面合同等正规契约,然而正规契约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以私人关系为保证,因此,熟人信用体系与正式的法律规约并不矛盾,二者能够实现整合,以此构成现代信用体系构建的合理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诚信法治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是权利与权力缺乏正当性之程序安排所导致。国有股权主体不适格是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故此,我们必须进行权利与权力的结构性改革;否则,诚信法治就不存在应有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