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一 四声别义是指通过声调的变读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一种现象。四声别义是上古汉语的一种构词方式,在现代汉语里,它作为一种构词方式已经不存在,但是,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还有遗迹。下面举几个北京话中留存的四声别义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词的文化义、交际文化义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文化义作了新的界定,认为词的文化义是词义中隐含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诸多文化因素的意义.它是对词义从文化视角考察得出的结果.本文还就文化义与词义及其构成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考虑到绝大部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我们提出了"交际文化义"这一概念,并对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如何揭示"交际文化义"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语义特征的方法去分析古汉语词义是一个新的视角。是从微观方面对古汉语词义做进一步分析。以往的古汉语词汇研究是以单个词为单位去阐释词义,而语义特征分析是从一类词的比较中发现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即词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因此有利于更深一步地认识古汉语词的词义特点:古汉语词义个性突出,词义概括事物直观而具体,因而区别性明显;语义特征从一类词的比较中去认识;词的语义特征表现在对中心义类的限制中;从古汉语音形义结合的特点去认识古汉语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中日对比的角度出发,对汉语的“随着”一词从语义和语法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语义扩展机制。“随着”主要表现跟随义、任凭义、依据义、方式义、同时义、条件义六个义项。跟随义是原型义,具有服从性、同时性、动作性三个基本语义特征,其他义项由原型义扩展而来,每个语义项都具备了原型义的一个或两个语义特征。在语义扩展的过程中,动词性削弱,介词性逐渐加强,出现了新的义项——关联性。相对于中文“随着”的六个义项,日语则要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这六个义项。分析表明,中文“随着”的语义有较大的笼统性和模糊性,相对而言,日语的表述则有根据具体事物和不同语境细化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词语锤炼的内容 (一)词的形象义和词语的锤炼 语言中的词义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概念义和附属义(或称“附属色彩”)可说是词义的两大内容。概念义可以分析为表示对象特征和适用对象两个方面;附属义是粘附在概念义之上的,它又包含语体义、风格义、感情义和形象义。什么叫形象义呢?比方说,听到山茶花、松柏这些词,脑子里会出现山茶花、松柏的形貌,自己阅读或听别人娓娓动听地朗诵小说里的生动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和  相似文献   

6.
聚合词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独特且有价值的词汇现象,它们都是由同属于一个语义范畴的几个成分并列组合而成.聚合词的意义分两种类型:一是整体义是字面义,即聚合词的意义是构成成分字面义的简单加合;二是整体义不是字面义,而是在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在字面义的基础上产生新义,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义素分析是语义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是词义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就是将词义分解成若干个语义要素——义素。每个词的意义都是由若干个义素构成的,因此,通过义素分析可以对词义做微观层次的分析,从而全面掌握词义的佝成成分,这对于词义系统的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所探讨的问题,就是利用义素分析法来辨析同义词.这个问题在目前有的《现代汉语》教科书中已经谈到.在这里我再作一下进一步探讨:一、用义素分析法把词分割成义素,通过义素间的对比辨析同义词处于同义义场中的同义词,它们的主要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古语素,由于语素义相互影响、词义变迁、古语词留存等原因,古语素义日渐陌生化。本文从古今汉语的实例出发,分析古语素的特征、类型,探讨古语素义陌生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汉语实词一词的多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词义功能转化所致。汉民族思维的意会性,汉语词义丰富的内涵义等,都使得汉语实词词义功能转化成为可能,对丰富汉语表达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训诂学与现代汉语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有本质不同,但二者有一定的内同性和互补性.训诂学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可以应用于现代汉语词义研究:有助于理解现代汉语合成词的语素义;有助于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词源意义,从而有助于辨析词义尤其是同义词、类义词的含义;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词义演变和词义系统;有助于正确理解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成及其意义;有助于正确理解现代汉语成语等固定结构.  相似文献   

11.
义素是基本的语义单位,是一种多层次的结构。笔者从三个层次对义素进行分类。其中,第二层次的指物~概念义素和内涵义素尤为重要,它们在词义中的分布决定了词义的功能。当指物一概念义素位于意义核心时,该词义完成称名功能;当内涵义素位于意义核心时,该词义不用于称名,而是表达说话者或其语言文化群体的主观态度,完成内涵功能。  相似文献   

12.
葫芦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本文利用语源学研究方法考释出"葫芦"得名于圆 形,并从人们对圆形葫芦的审美体验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古老的葫芦文化所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语源学角度打破汉字字形的束缚,并且结合所指对象的特征,方可知道概念命名的意义.本文考释了汉语蚌蛤类命名理据5例,它们都是普通民间名称.  相似文献   

14.
词的意义往往都是由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构成,其中的词汇词义时常出现变化的现象。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英语词汇发生词义演变的类型,主要有义素增添、义素脱落、义素变更三种义素变化方式,并对词义演变方面应用的利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末年刘熙编撰的《释名》是一部旨在探求事物现象得名之由(词的理据)的著作。经初步统计,其中共出现了78条“同实异名例”。这些“同实异名例”有不同的构成情况,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事实,而且可以看出刘熙在考察名实关系时的广阔视阈以及看待语言词汇构成的时空观和雅俗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反训的经典例词"臭"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从共时同一性角度来确定词,那么一个词不可能同时具有正反两个义位,对词义的解释不能随文释义,同时,词义的发展也不可能从义位"A"引申发展为其反义义位"-A","臭"不是一个反训词。  相似文献   

17.
释“刚”     
“刚”字的甲骨文形体 ,其繁形从网从刀从牛 ,会用网和刀捕杀牛之意。在词的发生层面上 ,“刚”字的本义域构成为 :用工具捕杀 [义素 ( 1 ) ]性情刚烈倔强的 [义素 ( 2 ) ]公牛 [义素 ( 3) ]。“刚”的词义系统的形容词系列 ,应以“刚直 ;倔强”义为起点。《说文》“刚 ,强断也”的训释不确  相似文献   

18.
假借义与语源义在概念上迥然有别。假借义是字义的一种 ,与字的本义不相关。语源义是同族词所共有之义 ,就具体的词而论 ,即是该词的命名之义。语源义既可能是词的具体义项 ,又可能是某一义项的义素。在实际语言中 ,假借义与语源义有时又有一定联系。我们既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 ,又不应将它们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从“穷寇”含义、早期有关的军事思想和具体战例等考察,“穷寇勿追”这一军事观念原初的正确表述形式应该是“穷寇勿迫”。“迫”之所以误作“追”,主要是由于汉代隶定后两字形近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义位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表示的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是语义系统中最基本、最自然、最现成的语义单位,是与单个的词义相联系的一级语义单位,是与"义项"、"词义"、"语素义"、"语素组义"都有某种关系而又不完全等同的语义概念,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表示的一种语言义,是静态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它不包括特定语言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的、临时的、具体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