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老子直觉思维与诗性言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老子的直觉思维、诗性言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文字和文献研究以及思想和文论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老子的直觉思维及其诗性话语表现,揭示了直觉思维特征和诗性言说方式在老子智慧中的紧密关系.结论为:直觉思维是老子诗性言说的内在诉求,而诗性言说则是其直觉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老子的诗性言说方式,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2.
怀远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特点.怀远方言中存在一批由"不表义入声音节"担当前字的分音词,其特点与晋语分音词极其相似.在描写怀远方言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列举常用分音词,以对深入讨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3.
"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终其一生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始终关注"此在"的生存境遇构成海德格尔存在概念的内在语境,从而凸显海氏哲学运思的重要特质.在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的解读中,此在的在场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庄子>中作为本体的"道"是宇宙万物赖以依托的终极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意皆在不言中."道"的存在状态是可以言说的,它以言说作为载体有待而存,我们可以通过言说去体悟"道",以知养不知,不知而后知.  相似文献   

5.
语言思想是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思想的重要方面。海德格尔承继了前期对传统语言思想中将语言视为言说工具的观点的批判。但同时,与前期相比,海氏后期的语言思想不再以"此在"为中心,从此在的生存论层面展开探讨;而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了存在,认为语言之本质具有命名存在者、使存在者入于其自身所是的本真力量。本质性的语言即是诗。在诗与言的关系上,两者彼此规定,各自成其本质。海德格尔的这种诗性语言观,使得语言回到其本有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人类存在之"家",从而对我们当下回归到诗意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在以下的三个方面对早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为早期海德格尔显示了一种前理论的体验生活世界的可能性;其次,为早期海德格尔前理论地探讨"存在"问题指出了方向;另外,为早期海德格尔显明了一种"流动的存在"和言说它的方式.然而,1927年<存在与时间>的问世,却从根本上表征着海德格尔的思想与胡塞尔的思想已经开始分道扬镳.对于这一颇具震撼力的"哲学事件",西方学界当时的大多数看法是海德格尔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哲学革命",在我国的"海学研究"领域,很多学者也大致持有同样的观点,故而胡塞尔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影响变得晦暗不明了.应该重提和重视胡塞尔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重要影响,以期明晓一种学术思想的"知识谱系"是如何相互关联而又各自保留其"自足性"的.  相似文献   

7.
"运思"作为德国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哲性思维,经过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转化为一种诗性思维.所以"运思"就成为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一种"阐释"策略.从这种策略中我们可以窥见到海德格尔这种"运思"的批评实质.  相似文献   

8.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存在意识较为强烈的小说家.昆德拉与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既在存在观念上有内在联系,又在入思方式上形成深刻差异.以塞万提斯为例,昆德拉指出了哲学家对"存在"领域的遮蔽以及小说家对敞亮"存在"的独特贡献.小说的相对性立场与怀疑论态度,使其中的"存在"成为一种对话式、开放自由的思想,不同于哲学式的思辨概念.穆齐尔所代表的小说"第三时"美学--沉思的美学,在把握存在主题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而这一沉思的传统在20世纪遭到漠视.重新发扬小说"诗性地沉思存在"的传统,正是当代小说家的重要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9.
《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在思想上进行了多种突破尝试,其中"大地"概念的提出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个概念从根本上拓展了海德格尔思想的规模和深度.通过对农鞋、希腊神庙和艺术作品中的质料的描述,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发展了"大地"作为自然的显现与隐匿的涵义,并着重发挥了作为遮蔽者、庇护者的"大地"概念."大地"在此具...  相似文献   

10.
诗性批评是诗性思维支配下的文学审美批评活动.诗性批评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分析型批评,诗性批评通过对事物形象性的、情感体验性的熔铸,以象征、比喻的言说方式来表达批评家对文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的主观印象.诗性批评的精神思维的核心,就是体验性、感悟性和主观性.其形成了"寓理于物"、"寓理于情"的批评特征,也由此导致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的模糊性、多义性.诗性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批评的主要方式.而闻一多的诗性批评有其特点:它既是在西方现代多学科视角下的审美观照,又是对中国诗性批评传统的继承和延伸.  相似文献   

11.
方言微博从其形式和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以方言写微博”和“以微博写方言”两种。方言微博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方言微博,重新审视普通话与方言的“存废之争”,我们认为,在重视语言的统一性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方言写作无疑将是从另一个视角去保护民族文化的举措之一。方言是民俗底蕴的凝聚,汉语方言写作不仅可以保护民俗文化,而且能拓展写作渠道,丰富写作风格,从而进一步实现汉语写作生态化。对汉语方言写作进行历史、民俗文化和审美观照,以挖掘汉语方言写作的民俗文化意味,考察其审美意蕴,也就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言不仅自身就是一种重要民俗事象 ,而且是民俗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方言表现民俗的方式有四 :(1)方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 ;(2 )方言单位具体陈述民俗事象的内容 ;(3)方言单位旁涉夹带民俗事象 ;(4)方言单位折射出民俗的风貌。由于方言与民俗天成的、经常而普遍的规律性关系 ,有必要建立起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方言民俗学 ,以加强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方言词语中的一部分是古语的存留。根据古今音义对应规律,结合文献资料,以河南省渑池县果园话为基础,考求其方言中的13个古语词,结果表明:渑池方言读音和《方言》、《广韵》、《集韵》基本是吻合的,只有少部分不同;可为探讨语音演变规律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5.
龙形镇又名茶店、茶店子,位于重庆市潼南县东北部。以龙形为中心,民主、檬子和古溪的廖家长沟等地所说的方言与重庆、潼南其它地方的方言差异很大,形成一个独特的方言岛,当地人又称其为“龙形土话”或者“神州话”。对龙形土话中常用语的读音、词汇、语法现象进行探讨,认为“龙形土话”是“老湖广话”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过去广西平话的一些文章中,除了介绍平话的一般情况外,还根据各地语音的不同把它们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两片。桂北平话又可以分为融柳(融水、柳江)和灵龙(灵川、龙胜)两个小区。融柳小区与桂南平话的语音比较接近;灵龙小区(有同志称为两灵区———两江、灵川)的平话因韵尾变化合并较多而显得差别较大。文章刊出后,有些同志对这种观点表示认同;有些同志(如韦树关)认为融柳平话与桂南平话相同,应该是有别于粤方言和其他汉语方言的一个独立的汉语方言,而桂北平话(他指的是灵龙小区)韵尾简化特多,应属湘方言。还有些同志(如詹伯慧)认为桂南平话应属粤方言,而桂北平话还不能下结论,但反正不能归入湘方言。本文主要是从桂北平话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明灵龙区平话早期发展的情况与融柳区平话是一致的,桂北各地壮话中的汉语老借词读音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至于平话为什么不是粤方言的一支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文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起,台州方言在吴语中的分片问题上一直处于游移状态。文章通过台州方言内部各点与南、北部吴语进行最具代表性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特征项的比较,以及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的分析,表明台州方言与南部吴语的相似度超过了北部吴语。台州方言在吴语中是应该自成一片的。如果非得对吴语进行"非南即北"的划分的话,那么,台州方言属于南部吴语为佳。  相似文献   

18.
夏县“延话”是流行于夏县东浒等四个村庄的一种社会方言变体,是一种特别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以特殊的词汇形态存在着。文章通过对夏县“延话”材料的构成、构词分析及演变趋势的分析,揭示其在词汇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方言翻译转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常见于文学翻译,甚至是口译,有时成为翻译棘手的问题。翻译时可能经过方言与标准语互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其语际转换结果有二:标准译语和方言。由原语方言、标准原语、标准译语和译语方言四大要素可演绎出七种方言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方言词汇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弄清楚方言词汇的来龙去脉,而要弄清楚方言词汇的历史来源,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就宁波方言而言,考索词源的工作前修时彦已经做了不少,但远远没有穷尽。本文拟以明清白话小说语料为依据,对《宁波方言词典》中未曾溯源的若干词条作些考源。这样做,既有助于宁波方言研究,又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