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根据15种文献对先秦时期双宾语结构作了考察,发现先秦有180来个动词带了双宾语,用例总量有2800来个,认为:双宾语结构中述语一般由三向动词担任,在特殊语境中,可由双向动词担任,它们同双宾语在语义关系上具有交接和移位的特点;由于交接和移位上的具体差异,形成了双宾语结构的8个不同类型;根据用量和普遍性来断定,其中给与、取得、告示、称谓、为动是先秦5个主要的双宾语结构类型;8个类型的共同结构形式是“述动+宾1+宾2”,另外3种结构形式各有条件限制,只为少数类型所特有;各类型中的述动、宾1、宾2在语法性质和作用上也各有同异,其同异是有条件的,有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5 种文献的2800 多个双宾语结构例子对先秦双宾语式进行了较全面的断代研究。笔者归纳出178 个带双宾语的动词,从中发现这些双宾语结构的述语一般由三向动词担任,它们同主语、双宾语在语义关系上具有交接和移位的特点;由于交接和移位上的具体差异,形成了双宾语结构的8 个不同类型。另外,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以往的分析与假设,本文在Chomsky语段推导的理论框架下重新分析了双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双宾语结构的核心是传递意义和传递方向,英、汉双宾语结构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都与动词密不可分。重点分析了汉语双宾语结构中动词的特点,重新归类双宾语结构中的动词,提出双层vP结构,而不同类型的双宾语结构则主要通过词汇与参数两个方面来决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及能带双宾语的动词的问题,语法学界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意见至今仍未统一.其原因有三:一是在材料占有方面,忽略了语言是个历史范畴,对这些问题缺乏作相对静态的、断代的定量考察和分析,以至在一篇文章中,先秦、两汉以至明清,上下几千年的材料一把抓;二是在对语言材料的分析上,忽略了汉语是具有独特的高度综合特点的语言,尤其是古代汉语,词约义丰,其词语的组合要受语义、语用、音节等等各方面的制约,它是一种多种相互联系的因素综合起来的有机整  相似文献   

5.
介词融合——双宾语结构的形态句法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aker的融合理论(Incorporation Theory),人们通过对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会发现,在英、汉双宾语结构中存在着介词融合现象。双宾语结构是“单宾语”及物动词经历了介词融合的语法化过程而形成的句子结构形式,双宾语结构同与格结构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西王母会君是早期西王母故事的主要故事类型之一,它的文学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至两汉,以史籍和诸子著作中粗陈概要的形式存在;汉末至唐五代,经由仙话小说得到文学化的敷衍,并且成为文人诗文中的常见题材,标志着西王母会君故事的文学化历程得以完成;宋代以后,则罕见于通俗文学作品,在诗词和类书中成为符号化的存在,文学中的西王母会君故事在经历了汉末至唐五代的繁盛期之后转而进入衰落期。  相似文献   

7.
从先秦古书面语中发现,与动词"夺"有关的句式结构"夺·名·名"、"夺·其·名"、"夺·之·名"夺·女·名"、"夺·吾·名"等,都是单宾语,而无一是双宾语.而"夺"是个不带双宾语的动词,这是由这个动词的性质所决定了的.  相似文献   

8.
先秦两汉时期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有不少,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献里,常用的陈述语气词有“也”、“矣”、“耳”、“尔”、“而已”、“焉”等,但以“也”、“矣”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陈述语气词,基本上承继先秦两汉,但在运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是先秦两汉时期主要表静态的“也”,其功能扩展到表动态的“矣”的功能领域;先秦两汉时期主要表限制作用的“耳”,常常可以替代表判断的语气词“也”。  相似文献   

9.
论先秦赋与散文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赋体文学中,骚体赋与汉代之作形同神异;诗体赋与汉赋大体相近,名称则异;散体赋是先秦及汉以后的主体。先秦时期的辞令或书信、上书作为独立的散文本已存在,并非汉代以后才从诸子和历史散文中独立出来。先秦散文注重抒情说理,特色鲜明,风格迥异,其艺术成就对后来的散文乃至小说都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边带两个宾语,而这两个宾语之间不发生结构关系,即这两个宾语分别和前边的动词组成动宾关系。这样的双宾语结构古今汉语都有,而比较起来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复杂多样,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和误解,有些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双宾语结构来表达了。这些情况往往给阅读古籍带来一些困难,有时在分析上也会出现一些分歧。  相似文献   

11.
西汉前期和东汉前期的世风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朝社会的认识。从分析两汉的社会背景入手,分四个方面对比了两汉前期的社会风尚,即出身观念、奢侈、守礼、区域性特征,由此得出两汉世风差异的原因在于统治社会的思想不尽相同以及作用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经学与史学是中国古代因缘颇深的两大显学。在从两汉、历经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的整个中世纪前期。经史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两汉时期,史籍在目录分类上尚未形成独立的部类,史家的崇经意识非常明显,以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对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呈现出的重视人物品评和历史评论。以及南北朝史学风格迥异等现象,则与这一时期玄学经学的兴起、以及南北朝经学分立现象的出现是相一致的;隋唐时期,经史关系集中表现为统治者对于经史之学的高度重视,由此出现了许多经史兼通的大学者和进行经史同步大总结的时代学术现象。  相似文献   

13.
对汉末魏晋前书法艺术的生成环境作一系统考察,发现从商甲骨文到秦汉隶书,具有无限审美意蕴的各类书法图式均伴随着理性思维的不断成熟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广泛传播、功能的全面实现和书法艺术本体的逐步觉醒。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观念的生成是民族文化、文明逐步发展进步的结果。正是这一灿烂辉煌的文化文明史,给书法艺术自觉意识的生成提供了丰厚肥沃的土壤,使之能在文明、理性、觉悟的怀抱中诞生其自觉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4.
三峡地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地区农业史研究近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囿于文献和考古材料,目前研究成果还不多,汉代及汉代以前的研究更是薄弱.本文根据三峡地区考古发现及相关文献对两汉时期三峡地区的耕地、农具、农作物、水利设施等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汉代是三峡地区农业的第一次飞跃.促使这次农业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政府扶持、社会稳定和人员交流等.  相似文献   

15.
徐凌  凌皆兵  李建 《南都学坛》2002,22(2):10-12
阴阳思想在两汉时期极为流行 ,在汉代画像石上主要表现在日月画像、伏羲女娲画像、星辰画像、社会生活画像、西王母东王公画像等五种画像上。它既有朴素的辩证法认识论的价值一面 ,也有神学、谶纬迷信合流的荒诞一面。研究阴阳思想在汉代画像石中的表现 ,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汉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论魏晋玄学思想资源在两汉时期的先期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基本思想方面看,老、庄、《易》“三玄”在汉代四百年间的变化和整合,表明魏晋玄学的兴起,自有前代思想学术所作的酝酿铺垫,并非突如其来发生的现象。对于汉代整合“三玄”方面比较重要的人物和著作,如《淮南子》、扬雄、张衡以及王导“三理”等,典型体现了汉人在一些玄学命题上做出了程度不等的先期贡献。  相似文献   

17.
韩愈在中唐至晚唐五代之间同调甚少,其为人所公认的地位与成就,主要是经历北宋时期逐渐形成的.当时效法韩愈古文运动,推动诗文革新,均以韩愈为标榜,对于韩愈的接受有着明显的转进,是接受韩愈最重要的时代,而其中尤以欧阳修对韩愈的接受关系为重大.经过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士人群体推波助澜,韩愈的负面形象得以扭转并趋于理性客观看待,而其诗文的开拓示范意义亦逐渐被发掘出来,成为文章轨范,对北宋以后的韩愈研究及接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其间正当两晋南朝玄风弥漫之际,十六国北朝却儒风雄劲。从十六国中后期开始,前秦苻坚、后秦姚兴等胡族统治者大力吸取汉、魏、晋以降汉族统治者的治国之道,颇具以“崇儒兴学”为中心的汉文化特征,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前秦、后秦政治、经济、文化诸项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推进了整个十六国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比较探究苻坚与姚兴的汉文化特征,不仅有助于从文化层面进一步了解十六国中后期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规律,而且对当前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均具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两汉经学思潮的兴盛引发了汉末一系列流弊,在汉末社会批判思想家们探讨本末颠倒和名实相乖等流弊的过程中,本末观的思想方法凸显并逐渐清晰,最终成为魏晋玄学本体论建立的基石.老子思想在汉末的被激活和被吸收,是联接两汉经学转为魏晋玄学的又一关键环节,而这一环节,我们亦可从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中找到清晰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以往的汉代园林史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西汉皇家园林而忽略对东汉园林的研究,或将两汉、秦汉园林混为一谈。笔者从园林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审美思想,并将园林创作思想、技法、造园成就等要素进行对比,详细阐述了东汉较之西汉在造园思想和审美的不同之处以及造园技术的进步之处、东汉造园的发展与魏晋士人园林的兴起有着不可忽略的关联,探讨了东汉园林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