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 ,却有着浓郁的民间情趣 ,有着浓厚的民间基础。这种民间性源于作品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题材写法的吸收和改造、作品的民间来源、蒲松龄本人的思想和性格特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管窥《聊斋志异》中的梦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通过纷至沓来、五光十色的梦境,使我们看到了在特定环境下那种隐伏于人物潜意识中的瞬息万变的极其复杂的流动状态,特别是隐藏于人物灵魂深处的最为丰富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花妖狐魅与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塑造了许多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青年男女,并通过他们表达自己的爱情观——青年男女们应追求真爱,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禁锢,歌颂知己之爱,提出“元以贫富论”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是一位善于营造悬念的大师。《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性作品 ,几乎篇篇有悬念。恰当地运用悬念是《聊斋志异》建构艺术大厦的一大特色。蒲松龄就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 ,他充分运用悬念调动、控制读者的情绪 ,让读者始终跟着他手中的那根神奇的魔术棒走———时而愁 ,时而怒 ,时而提心吊胆 ,时而心花怒放。  相似文献   

5.
从蒲松龄的三篇序跋文字,可见他的文学嗜尚和艺术追求。他尚宋诗之真,嗜读庄子" 洋恣肆"之文,激赏刘侗《帝京景物略》作品的幽峭精深。这些对他的《聊斋志异》小说创作原则、方法乃至描写表现、辞采风格,影响非浅。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书写崂山的篇目都是关于道教的,蒲松龄通过对崂山人、仙、物、空间的构建,展现了崂山“神异”、“神仙”、“神圣”的不同形象。崂山篇目对道教的强调和对佛教的忽略,显示出崂山本土的“道盛佛衰”以及蒲松龄本人在道教影响下的新创举。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构筑了一个充满妖狐鬼魅、畸人异行、虚幻的、奇异的世界 ,它是蒲松龄心灵与当时社会现象碰撞的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 ,借妖狐鬼魅来抒发他自己的“孤愤”之情和一些当时的社会现象 ,表现出了作者赞美鞭丑的心态。《聊斋志异》是现实、心灵共同作用的成果 ,《聊斋》的世界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 ,与之相交、相切 ,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相似文献   

8.
民俗是深植于民间的一种传承文化 ,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众基础。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关于民间异类崇拜信仰的总结与分析 ,认为其中对异类崇拜信仰的描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丰富了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以深切的生活体验、严肃的创作态度 ,博采众长 ,继承前人的成果 ,从而使《聊斋志异》的人物语言“口吻逼肖” ,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特点 ,又引用方言口语、谚谣典故 ,并善于写出人物语言的变化 ,充分显示出性格化的特征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梦创作类型及意蕴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梦创作千姿百态,寄寓深远,依照梦的内容可以分为预兆梦、思绪梦两大类。梦是人对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或者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者直接表现现实,基于梦幻的这个特性,《聊斋志异》梦创作的深层意蕴往往呈现出对理想追慕颂扬和对现实否定批评的两极指向。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展示了一个万象森罗的瑰异世界。立足于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交错点上 ,从四个角度阐析了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的复杂心态 ,概括了《聊斋志异》中有代表性的四类典型故事的成因 ,反映了蒲松龄作为一位文坛怪杰的坎坷人生境遇 ,透视出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是清初文学巨匠蒲松龄倾毕生心血写成的孤愤之书,具有鲜明的宏大与洗练相结合、浪漫与质朴相统一、喜剧性与严肃性相交融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严格遵循“现实”原则,真实表现了在封建社会中女性被“工具化”的悲惨境遇。蒲松龄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超凡的女性形象、平凡的女性形象,一部分超凡的女性因具有超凡能力而拥有自己的意志,保持着独立人格;另一部分超凡的女性和平凡女性因将封建道德理念内化为自身需求而无力拥有独立人格,依附于男权社会。蒲松龄尊重、欣赏女性,对她们受“制度”控制无法冲破现实藩篱的无奈与不幸给予了同情和怜惜。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的幽默艺术以现实生活内容为根基,富含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其具体体现在作品的幽默技法、幽默语言、幽默风格、幽默内涵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明清小说《聊斋志异》的研究中,以往多从明清小说史、古代文论、社会学、伦理学以及道德、家庭、婚姻观诸层面进行,对《聊斋志异》在自然美的层面进行解读与探讨的还论及甚少。文章认为蒲松龄及其作品中蕴藏着“真即美,美即真”,“自然即美,美即自然”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辛十四娘》是《聊斋志异》中较能体现蒲松龄叙事艺术的一部短篇小说。它采取"资助型"叙事模式,通过明暗双线叙事结构的设置,在遵循线性叙事的基础上,辅之以插叙和补叙,并利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变换的技巧,实现小说情节有条不紊又出人意料地推进,同时在字里行间塑造辛十四娘高洁自持、勤俭持家、善于识人、谋略过人、一心修仙的人物形象,做到了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推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内容涉及民情风俗、名物典故以及作者心态等诸多层面,并非仅是一个个故事的联缀。刑法作为清代制度文化之一,属于《聊斋》中许多短篇小说写作的背景资料,摭拾《大清律例》中的部分条文与小说相关内容加以对照研究分析,于正确诠释《聊斋》真义不可或缺。本文即分三部分探讨《聊斋志异》与《大清律例》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一生落魄不遇,虽有盖世才华,奈何官场腐败、科考黑暗,使他难以步入仕途;50余年抛妻别子的孤苦生活更使他穷困潦倒,精神寂寞。这些经历不仅影响到了他的创作心态,也影响到了他笔下女性形象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清初统治阶级实施高压政策.文字狱布满中原。蒲松龄对此无限愤懑,但又不敢正面发表意见,便以曲笔书写他的悲愤.借天堂地狱以宣泄他胸中的不平。正如很多研究者所论.《聊斋志异》是作者一生血泪的结晶,一腔块磊的倾泻。它时而将那可诅咒的时代尽情地诅咒,时而在谐谑嘲讽中对丑恶现象痛加鞭笞.又时而借幻化的鬼狐来控诉那人间的不平。  相似文献   

20.
《史记》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的《史记》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从褒贬精神,人物故事、行文笔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