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有企业治理制度相关文献梳理以及将企业治理制度置于唯物史观的视域中予以考察,本文从理论上将劳动力所有权对企业治理制度的作用机制归纳为:企业治理制度安排及演进的动力源于企业生产方式自身的矛盾运动,这个矛盾运动实质是企业生产方式的物质形态的变化引发社会形态协同演进;作为企业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的逻辑延伸,企业治理制度安排及演进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之间的力量对比;随着劳动者素质技能的不断提升,在价值创造和技术进步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整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在这一意义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将劳动力所有权嵌入国有企业治理制度,并同生产资料所有权共同行使对两权派生的其他权力的控制与监督,以真正体现公有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企业法人和生产资料主人之间的新型劳动买卖关系。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不能凭借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取得个人收入,只能享受公有制带来的各种福利,主要是靠向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来获取个人消费品。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公共产权状况呈现出多种形式 ,再继续称之为“国有企业”已有些不合适。我们可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 ,将中央或地方政府可以凭借其所有权、控股权施加直接或间接的绝对性的支配性影响的公司统称为“公有公司” ,并对这类公司进行专门的立法。出台《公有公司法》是完善我国企业法律体系的必要 ,是公有公司内在特性的客观要求 ,也是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立法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流行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 ,并不能说明其工人已经改变了雇佣劳动者的地位。虽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管理、经营在现阶段还区分为以国家和企业为主体的两个层次 ,但这不会改变劳动者对于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管理和经营的本质关系。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以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企业的改革 ,一定要积极探索建立和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 ,进一步实现职工群众当家作主 ,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和措施 ,以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推进国有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商品交换关系并非从来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基础上,古代的商品交换关系建立在劳动是个人谋生手段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关系形成基础演化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建立后,国有企业的商品交换关系在劳动是劳动者集合体谋生手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一演化意味着商品交换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复归.  相似文献   

6.
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实行股份制的前提。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股份制其实质是实现了资本价值形态所有权的私人占有性与资本物质形态所有权股东共同占有性的统一。资本价值形态私人所有,产权具体化人格化,有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资本物质形态股东共同所有,形成统一不可分割的社会资本,能适应生产力即生产社会化对聚集资本的要求。社会主义在全民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制,决定其不能象资本主义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那样,即股票由股东自己所有使所有权具有具体的直接的人格化主体。因此,国家股占主体的股份制难于解决传统国有制的缺陷和发挥股份制的优点。公有法人股份制虽不象有人设想那样理想,但仍不失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由国家享有,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的法人实体,国有企业享有本企业财产的产权。由于理论上所有权与产权界限不清,实践中便导致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者根本难以甚至不能行使所有权,企业产权也不能到位,经营者也就越位行使所有权和产权。这种情况下,要深入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转变经营机制,就必须从法学和经济学两方面,对所有权和产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反思。且正确区分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与国家所有权的关系,避免所有权缺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组织管理,是国家社会职能的…  相似文献   

8.
探讨公有企业劳动力是否商品的问题 ,必须解决好有关的方法论 ,坚持以生产条件分配的分析为前提 ,坚持从生产资料使用权的角度 ,对一般经济条件予以重新概括 ,具体把握劳动者与公有企业生产资料使用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税后留利亦即国有企业根据国家规定向国家缴纳税利和扣除折旧后留给企业的利润,其最终所有权究竟如何界定?这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给企业让利起步的。尔后又普遍推行了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制的广泛推行,不仅使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企业留利制度的实行,引起了国有企业内部一系列新的变革。这一变革的重要方面就是在国有企业原发性所有权之旁,派生出次生性的企业所有权,即国有企业对其税后留利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严重倾斜的现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种分配结构根源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不合理的所有制形式。因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全面推进所有制改革,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为此必须深化国有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确立劳动者个人所有权,增加劳动者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1.
传统国有制采用歪曲的形式表现全民所有制 ,即形成了虚伪的国家所有权 ,是传统国有制必然解构的原因。虚伪的国家所有权与劳动者群体的财产权利之间的冲突 ,构成传统国有制的基本矛盾 ,是传统国有制的一切弊端的总根源。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 ,是解构传统国有制 ,按照全民所有制的本性 ,重新塑造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 ,公有资本所有权转移是必然的 ,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也适应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同时也能推动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共企业是以公共投资作为出资主体的经济组织。公共企业尤其是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设立,不仅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里劳动者当家做主的必然体现,能够焕发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企业的公共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职责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不能被企业的管理层所垄断。在公共企业中,职工或其代表参与经营管理,并引入企业外的社会人士尤其是工人群众参与监督,是公共企业经营管理的应有之义。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保证国有企业或国营企业公有性质的重要前提。让国有企业的员工集体参股,实现集体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混合,进而提高国有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是值得积极探索的混合所有制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权角度对国有企业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效率低下是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内监督机制的低效运行;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则是公有产权内部固有弊端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因此,在不改变公有产权所有权归属的前提下,只有对公有产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新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新的监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法学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曾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这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在探讨中有人认为,“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也是一个层次的所有者。”①另有人认为,“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后,还必须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对生产资料有一定的所有权。”“企业所有权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反映。”②还有人认为,国家和企业都具有对财产的权利,“这种双重财产权就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企业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③我认为这些看法虽有一定的见解,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了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完整性,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因而不能充分揭示国家所有权的本质特征,必然会影响妥善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6.
论国企所有权分权构造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企所有权的构造性特征入手,考察了国企所有权的宏观权能和微观权能及其权能要素,论证了把宏观权能赋予国家和把微观权能赋予劳动者群体,从而重塑国企所有权制度——国企所有权分权构造原则,并阐明这是国有企业的制度根基和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劳动力商品并非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社会主义现阶段还有劳动力商品也并不意味着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普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劳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完全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否定劳动者对公有生产资料的个人的所有权,按劳分配不等同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力的实现未必会通过雇佣劳动形式或劳动力买卖形式,若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将严重扭曲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论权利硬核     
产权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就是对财产的广义所有权,其中有归属(狭义所有权)、占有、支配和使用四项权能。从理论上看,所有权因权能而具有可分解性;但在现实中,由于产权主体实际控制的作用而产生“权利硬核”,使产权分解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当我们按照经典理论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认为公有产权明晰有余,但面对现实国有企业制度的低效率和国有资产被侵蚀,我们又感到公有产权明晰不足。“权利硬核”提醒人们控制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自由主义给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带来的第二个大灾难,是全国人民公有的生产资料被剥夺。国内的剥夺者依靠新自由主义改革政策剥夺了全国人民公有的生产资料,剥夺了全国人民公有的社会财富。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核心内容。俄罗斯改革能不能实行私有化,俄罗斯经济理论界对此曾经颇有争议。格拉济耶夫回忆说:许多人写文章,提醒当局私有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可是,当局还是采取了破坏性最大和最容易引起社会冲突的私有化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私有化。开始时,国有企业变成非国有企业的过程叫做非国有化,后来才正式叫做私有化。…  相似文献   

2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二期刊登的赵莉莎同志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性质》(以下简称《性质》)一文,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是一种不完全的商品.理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还以不完全的形态存在着.这就是: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完备性和由此决定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间接性.二、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我认为《性质》的论点和论据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