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茅盾写于一九三八年二月的《“抗战文艺展望”之发端》,有点点感想。 《发端》涉及了抗战文艺运动形成的时限问题,其中有这样两句:“抗战以来,我们有抗战文艺作品,然而没有抗战文艺运动!”意思很清楚:在“展望”抗战文艺的当时,抗日战争虽早已全面展开,但抗战文艺运动却还没有形成,抗战文艺作品的出现,并不表明抗战文艺运动的“存在”。 对这一论断,《发端》有所解释。“所谓‘抗战文艺运动’,不是多出些文艺刊物,多发表些作品之谓,而是就现实中看清了何者是中心问题,问题的实际怎样,然后由此而决定文艺工作的方案。有了这样的方案,然后文艺工作者不会在心中浮起了‘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是一个团结、进步的抗战文艺组织.它的诞生,标志着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组织上落实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文艺战线取得了重大胜利.我们知道,“七七”事变以后,抗日的准备阶段结束,由于日寇的大规模侵略,中国人民不得不起来进行全面抗战.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组合与对抗,作家们原来常规的生活也不能不随之改变.在我党的积极努力下,随着政治上的抗日民族统  相似文献   

3.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 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4 年复刊时更名为 《希望》。《七月》与《希望》在抗战期间有效地发挥了“意识战线”的任务,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本文采用史料学研究方法,从 时代结构、多样化文体、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三个方面由表及里,多方面考察分析《七月》和《希望》两个刊物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武汉一度成为战时文化运动的中心。一九三八年三月和四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先后在汉成立。从此,两军奋起,并肩战斗,在中共长江局及周恩来等同志的领导下,文艺界结成了空前、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于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中成长的武汉抗战文艺理论建设,也呈现出崭新、活跃的战斗局面。尽管它落后于当时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但文艺界对一些文艺理论问题的探讨和论争,对抗战文艺的推进、发展起过不容抹杀的历史作用。它始终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战旗,沿着新文艺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前进,具有承先启后的深远意义。本文仅就“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和文艺的大众化与通俗化两个问题,作历史的回顾和概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在舆论控制森严的国统区,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副刊引导了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发展,实现了党对抗战大后方文艺的领导:首先,《新华日报》副刊在党的领导下发表了数量和质量均属上乘的文艺作品,彰显了大后方抗战文艺的成就;第二,《新华日报》副刊通过开展诗歌朗诵运动、民歌运动和戏剧运动引导了大后方抗战文艺运动;第三,《新华日报》副刊通过建构抗战文艺观念、展开抗战文艺斗争和影响其他报刊文艺方向等来引导大后方抗战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在日本侵略者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的危急时刻,在国民党顽固派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第的艰苦年代,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处于愤概、徘徊的时候,郭沫若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以敏锐犀利的大笔,于1938——1945年期间,先后撰写了《抗战与文化问题》、《今天创作底道路》、《新文艺的使命》、《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民族形式”商兑》等十多篇重要的文艺论文,高举起抗战文艺的旗帜,明确而坚定地提出了“为抗战而艺术”,“民族形式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手边是篇“动态”,报道里涉及了“抗战文艺的分期问题”。——这里说的“分期”,实际指抗战文艺上、下限的划分。 有两种划分意见。一种,认为“‘九一八’是抗战文艺的上限”,因为“‘九一八’以后,一些作家写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作品”,下限呢,没提;另一种,认为“抗日文艺和抗战文艺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抗战文艺就是抗战时期的文艺”,“上限  相似文献   

8.
总观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翻译,确如茅盾所说,“我们有理由觉得颇是自傲”。抗战中尽管生活不安定,资料奇缺,出版也很困难,但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未停止;它继承“五四”以来的光荣传统,取得了很大成绩。 抗战中的人民群众需要文艺,需要精神食粮。在鼓励创作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当时,《新华日报》、《抗战文艺》、《文艺阵地》、《文学月报》、《中苏文化》等报刊,就都刊载过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一些专门性的杂志,如重庆的《翻译与评论》、上海的《翻译月刊》、桂林的《翻译杂志》,也为此作了努力。据重庆市图书馆编制的《抗战时期出版图书目录》粗略统计,  相似文献   

9.
本刊上期《“桂林文化城”期刊简介(上)》介绍了十种期刊:《抗战文艺》(桂刊)、《文艺生活》,《野草》、《新文学》、《文化杂志》,《自学》、《创作月刊》、《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种子》。这期介绍十八种:《戏剧春秋》、《诗创作》、《文艺杂志》、《文艺新哨》、《当代文艺》、《国民公论》、《艺丛》、《青年文艺》、《大千》、《战时艺术》以及《文学译报》、《中国诗坛》、《人世间》、《诗》、《十日文草》、《自由中国》、《文学报》、《《明日文艺》;并在篇末,对“桂林文化城”的其它刊物,一并提及。  相似文献   

10.
提起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薛麦喜同志,老年朋友说:“他就是闲不住!”熟悉他的年轻人说:“他比我们干得还欢!”语气中,都包含着钦佩与尊敬。 是呀,论年龄,他今年已经68岁了,也该歇歇了。论事业,他也算是“成功人士”,对社会对自己都可以“交代”过去了。老薛16岁参加工作,曾任山西省文化厅文化处长、艺术处长、山西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晋阳文艺》主编等职务;主编过大型专著《山西民俗》、《山西民间艺术》、《山西锣鼓》和黄河文化丛书中的《艺术卷》、《民俗卷》、《民食卷》;两次率领山西民间艺术团赴日本和欧洲演出,获得成功;还发表过“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与思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解放区文艺的一体化表述遮蔽了晋察冀文艺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晋察冀文艺的文学史价值。事实上“延安-晋察冀”之间存在丰富的互动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晋察冀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创作与抗战具体任务结合,使文艺既满足群众审美需求,又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形成了不同于延安的文艺生态,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和路径参考;落实《讲话》的过程中,晋察冀文艺作为对《讲话》的地方回应,起到示范作用,证明了《讲话》的正确性与普适性;而随着《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讲话》前晋察冀文艺践行文艺大众化的独特价值被削弱了。因此,为避免对解放区文艺的同质化解读,有必要还原晋察冀文艺的主体性,探究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后方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抗战文学特殊风貌的典型代表.《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刊物.本文从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文学期刊《抗战文艺》入手,将全面抗战时期的文学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前期(1942年以前)和后期(1942年以后),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究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小说人物塑造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1月,我刊接到苏州大学中文系丁耀良同志来信。丁耀良同志将我刊1982年第3、4期所载《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活动纪略》一文与有关资料对勘后,提出了一些问题,嘱转《纪略》作者复核。兹将丁耀良同志所提问题和《纪略》作者刘安章、李荣峰两同志的答复摘录发表于下: (一)丁耀良同志提出的问题 1.原文“1940年11月14日”条把《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的出版时间定在当天,而据《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62年5月第1辑所载《抗战文艺》总目,则:第7卷第1期出版于1941年1月1日,其中有《三年写作自述》。 2.“1941年5月30日”条:“在《大公报》发表《诗人》……又在《中央日报》发表《论新诗》……还在《国民公报》……发表《怎样学诗》……”这三篇文章是否都在同一天,即1941年5月30日发的?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共合作视阈下的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联苏”是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主要外交政策,对苏联文化的介绍也自然成为抗战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关系,使得“和共”与“联苏”相互关联。中苏文化协会对意识形态的淡化,对苏联文化的全面介绍和研究,为国共在文艺领域的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老舍主持“文协”工作,并写了大量作品,为抗战文艺,为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他的全部精神和力量”。清理老舍在这一时期的社会活动和创作活动,对进一步研究他的生活和思想是必要的,对加深抗战文艺的认识也具有一定意义。《纪略》的编写,旨在提供这些方面的情况,以供参考。由于我们水平不高,涉猎面窄,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1992年4月3日,由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暨《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讨论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全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博士导师、复旦大学教授蒋孔阳,复旦大学教授濮之珍,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童庆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相似文献   

17.
<正> 郁达夫是于一九三八年年底离开祖国赴南洋的,赴南洋以后有没有作品?过去有的研究工作者是持否定的态度的。解放后,曾负责编选《郁达夫选集》的丁易就说过:“抗战爆发以后,达夫先生似乎没有写下什么创作。”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达夫在星洲(新加坡)共住了三年两个月又八天,他先后曾接编过《星洲日报》的早版副刊《晨星》、晚版副刊《繁星》和文艺周刊,兼编过《星滨日报》的文艺双周刊,又担任过《星光画报》文艺栏、《华侨周报》等杂志的主编。在此期间,他一方面紧张地从事编辑工作,另一方面又不倦地从事写作。在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间,几乎每星期都有二三篇文章发表。香港等地,从五六十年代起,已有人陆续收集整理他在南洋的著作。先后曾出版过《郁达夫南游记》、《郁达夫南洋随笔》、《郁达夫抗战论文集》、《郁达夫抗战文录》、《达夫诗词集》、《郁达夫诗抄》等集子。  相似文献   

18.
抗战的严峻态势促使战时文艺工作者积极抛却成见,广泛汲取一切有益因子,借以最大程度地进行抗日宣传.于是通俗文艺也被纳入“抗战”叙事的洪流,并由此创生出崭新的“抗战通俗”类“变格”叙事.此类“变格”叙事不仅通过“叙事回避”达到了“叙事动员”的目的,而且更展现出了抗战文艺的多样风姿.  相似文献   

19.
关于抗战时期的文艺,郭沫若说:“以品类言,诗歌、短剧、速写、报告文学之类最受鼓舞。”“作品颇不少,似以诗歌为最有成绩。”(《抗战以来文艺的展望》)抗战时期的诗人大都注意了诗的大众化、通俗化,诗在群众中的朗诵……诗的成绩确实不小。其中,邹荻帆有引人注目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战这一时期,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和与其相应的“东北流亡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间反日爱国意识最强的文学。它作为中国“抗战文艺”的先声,曾引人注目,且备受青睐。到了“七·七”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以反日爱国为主旨的“东北流亡文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隶属东北流亡作家的“流亡者之歌”,在大时代的“抗战文艺”的交响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