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回顾了自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学者尤其是英美学者对中国回族伊斯兰教进行研究的标志性作品,并试图对其内容、方法和观点进行扼要的评述,以观照当前国内正在兴起的回族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学界及社会各界对伊斯兰教赛莱菲耶存在三个认识误区:一是聚焦当代赛莱菲耶运动及不同的赛莱菲耶团体的政治层面而忽视其更为根本的教义思想、教法主张及特点,实际上赛莱菲耶的政治主张不一,有的积极参与政治,有的拒绝卷入政治;有的主张武力革命,有的采取合法手段参与政治;有的支持本国政府,有的反对本国政府。二是把当代赛莱菲耶的广泛传播和较大吸引力归因于沙特阿拉伯的经费支持,实际上赛莱菲耶团体的许多捐款不是来自沙特,一些赛莱菲耶追随者敌视沙特王室的统治和政策。三是把国际赛莱菲耶与中国赛莱菲耶视为具有相同内涵与特点的思潮和运动,实际上中国的赛莱菲耶不具有政治色彩,但它与国际赛莱菲耶具有宗教上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中外文文献资料梳理当代赛莱菲耶在穆斯林世界的发展、赛莱菲耶的教义思想和教法主张及特点,结合我们对甘肃、陕西、云南等地赛莱菲耶的田野调查,分析当代赛莱菲耶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伊朗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悠久的历史,在伊朗成为伊斯兰教国家之后,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在中国穆斯林文化教育及苏菲派门宦方面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法对青海穆斯林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了伊斯兰法在青海穆斯林社会的传播情况之后,深入分析了它对青海穆斯林个人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影响。最后认为,穆斯林传统法观念化了的伊斯兰法与社会主义法作为两种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的法律制度,在调整人类生活方面既有冲突,也有连接点。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转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为现实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俭而不吝是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的重要内容。节俭为本是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准则,伊儒相通是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的理论来源。中国穆斯林的节约习惯是一种文化自觉行为,也是一种道德涵养。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强调"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之际,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丰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著称的阿拉伯香料在阿拉伯民族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独特的阿拉伯香料是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的产物,其中蕴藏的精神情结被传承和延续了数千年,不但体现了阿拉伯香料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对东西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穆斯林同其他50多个民族一道,在开发边疆、保家卫国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伊斯兰文化关于爱教必爱国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变迁,他们当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其英雄事迹永远鼓舞着后辈儿孙们遵守教义,忠于祖国,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文化作为渊源于异域的宗教文化,在传入中国国土后,面临着一个与区域本土文化适应的历程.多向的采借与吸纳成为了伊斯兰文化在异域空间中获取生息的关节要件.旨在中国国土扎根的伊斯兰文化,借用了所置身区域的本土文化,在会通之中将自身的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并接,最终形塑凝炼成一个兼具多重特色并举特定时空中的符号.于每年一次在夺底沟回民穆斯林墓地举行的拉萨回民的"抓饭节"就是伊斯兰文化在直面特殊区域的过程中,对藏文化采用会通性行为而嫁接成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经济生产活动、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结构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涉及经济交往、政治认同、文化交融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核心要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自强意识与使命意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共有精神家园的自豪意识与守护意识;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政治意识;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自尊意识与责任意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民歌作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各民族集体记忆、凝聚共同情感的重要媒介,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立足民歌特有属性,以多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生活为基础创作的民歌具有强化国民集体记忆、激发国民集体意识、赋予国民共同情感体验的重要价值。借助民歌自身的调式、旋律和唱词的特性,国民在奏唱、演绎民歌的过程中被持续赋能,并藉此深化其归属感知、抒发民族情感和强化国民身份。基于此,以民歌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的彰显需依托学校音乐课堂,深挖各族民歌育人价值;多方式创编各族民歌,彰显各族民歌共有精神;借助新媒体科技,多途径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中最深层次的连接处。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由于战争、商贸等原因流动迁徙,在一些地方形成居住空间上互嵌、生计上互补共生的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个体社会成员在日常实践中通过语言使用、礼尚往来、节庆参与、婚丧嫁娶、交友等彼此交往与交流,不断打破区隔,增加共同性和认知关联性,在彼此的互动交融中凝聚共识,建立起跨民族的相互依存与情感依恋关系。来自不同地方的同一民族人民通过公共文化空间的塑造和拟亲关系的建立,实现内部认同与精神文化支撑的合力;同时,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人民又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中中华教化的塑造,实现本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合拍共振,从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本文通过考察各民族日常生活实践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新闻媒体在这一伟大历史巨变进程中无疑扮演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议程设置者、认同沟通者与行动倡导者的重要角色;但面对社会生活多样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信息传播无碍化的媒介生态,我国新闻媒体需要承担的如上角色也无疑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事关中华民族共同休戚与福祉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向与共产党的领导、弘扬“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精神、提升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亲和力感染力、恪守“守正出新,行稳致远”的宣传工作原则,更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媒体加强利益传播、情感传播与文化价值传播以引导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方位认同的责无旁贷的历史担当与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中华民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两个概念。当前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时出现了忽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强调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总称,甚至否认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与主干,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与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构科学的中华民族观,并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中华民族知识,同时,要依据中华民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民族特点来构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及建立相关机制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确立也就是铸牢需要教育引导,必须注意发挥教育在这一意识铸牢过程中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首先要重视铸牢这一意识的重大意义,并把党强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及提出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重点内容。建立这一教育的常态化机制,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进行,需要明确领导责任、形成工作格局并建立相关制度与机制,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检查督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要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并结合常态化宣传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