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制度在清末遭到两次断裂,在民国时期又有复出,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遭到断裂,1984年再次复出。在这断裂与复出之中,表明了官学私学两条腿走路的必要性,教育渐进变革的必要性与教育多元化办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绵延是传统中国特定社会生态环境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长期绵延发展的自然经济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超稳定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确保政治系统的稳定发展;高度集权的以官僚为支撑的君主专制政体,促进官僚统治的长久维持;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臣属型政治文化则为传统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提供权力合法性基础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3,(5):44-47
西方文论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的主要障碍,这种障碍表现在:西方文论预设了中国文论的思维方式,西方文论置换了中国文论的概念范畴,西方文论限制了中国文论的表达方式。在文论领域"西强我弱"的背景下,要建构中国当代文论,必须破除西方文论的障碍,摆脱西方文论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和表达方式上的制约与钳制,必须看到中西方文论的异质性,坚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规则,在与西方文论的交流对话中,"以我为主"地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是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方面。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可采用的基本标准包括两个侧重点。其一,侧重考察在中国文化思想为本位基础上的文论思想传达之连贯性,看译文是否符合原文论的理论思想框架和原文本的基本表述特征;其二,侧重考察译文的文学艺术再现,看译文以旨在构建与异域视野的亲和力为目的的内容添加和言说方式调整,以及由此构建的译文文学形式特征。在批评实践中,若二者出现冲突,则以前者为主。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模式构建要点包括文本客体研究与主体研究、对原文和译文全部或抽样对比研究、效果评价和价值判断等。  相似文献   

5.
新月派受到中国传统文论的影响,体现出对古典诗论的自觉追求,即一方面提倡新诗的格律化,接续了白话诗出现后一度被隔断的格律诗的诗歌传统;另一方面,强调理性节制情感,恢复了以含蓄蕴藉为美的古典美学原则.这不仅是对"五四"白话诗和自由体诗的反拨,也是对传统诗歌理论的继承和现代语境下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国传统文论的诗性言说,可以归纳为“以诗言诗”——以诗的语言、诗的思维、诗的情感来讨论文学对象。在具体的文论话语中,则主要体现为文论范畴的经验性,以及言说话语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文论相比,以“意境”、“气韵”这一类体现文学的生意和灵魂的范畴为其精髓的中国传统文论,更注重对于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整体性把握,可谓是一种“生命化批评”.这种批评风格的形成,反映出以先秦《易传》、魏晋玄学、唐宋禅学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些人认为中国古典文论是抒情的,没有反映论的思想。从心物关系、意境理论、"比德"式审美方式和哲学基础等方面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反映论之所以能在20世纪的中国顺利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论,是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反映论思想基础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论百余年的知识化进程中,整体性的失落与意义感的丧失,是导致形形色色学术溃败的内在因由,近几十年来流行的"窄而深"的问题取向式的专题研究,囿于缺乏大理论以及整体全面的历史文化把握,在民族文化复兴旗帜引领的当代文化价值观重建中,这种学术特质面临的内外困局,显露无疑。如何对百余年中国文学研究经验进行有效的学术反思,如何寻找中国文论未来发展的新路径,业已成为困扰一个世纪以来学者的重大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27—30日,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海内外130余位著名学者济济一堂,探索中国文论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复旦大学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重镇,先后于2000年、2005年召开过两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海内外学者交流和对话建立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此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30余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论在理论文体及体貌风格、思维方式及批评方法、历史流变及思想力度等方面,均有着不同于西方文论的鲜明的诗性特征西方文论建造的是结构谨严、层次明晰的理论大厦,中国文论营构的则是高天厚土水长流的诗性空间.中国传统文论诗性空间由以下三个纬度构成其一,由"体"(体裁之体与风格之体)所展现出来的高远的艺术境界;其二,"法"--植根于特定文化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方法,揭示文化根基之深厚;其三,由前两者所铸成的传统文论诗性特征的恒久的生命力.高天厚土水长流,中国文论的诗性传统是全球化时代中西文论平等对话的本土性资源及文化本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华传统文论是两种来源不同的文论形态,一方面存在着现代性与古典性的异质特性,另一方面具有彼此契合的同构性基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表现为:唯物史观的宏阔视野,意识形态论和社会实践论的文艺观念,人民文艺观念的突出地位,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的美学思想等。中华传统文论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表现为:人文化成与经国济世、言志抒情与文以载道、修身养性与伦理教化、美善兼济与道艺合一等方面的文艺观念。两种文论精神彼此契合的同构性之维主要在于:基于宏阔社会历史视野观照说明文艺现象,基于“大文学”观理解阐释文艺本质特性,基于文艺实践和社会实践认识文艺价值功能,基于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理念的文艺人文精神,基于艺术规律和美学理想的艺术价值观念等。我们要系统梳理和把握两种文论形态各自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努力寻求两者能够彼此契合的同构性基础,切实推进两种文论形态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为中国文论建设提供了一个虚实相间的契机,如何抓住契机,更自觉更有成效地建设中国文论成为最富现实意义的一个问题。文章认为全球化进程为中国文论建设预设了一个积极主动地进入全球化过程,并在其中互动地展示或确立中国文论自主性或主体性的目的,它推动了中国文论价值体系的调整和文论建设意识的改变。同时,文章对中国文论建设的全球化的操作意识提出了如下要点:普遍性研究、特殊性研究、方法论研究、主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文论和中医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都源于上古社会的巫风巫俗,都是广义上的人学,两个领域有许多共通的概念和术语。更重要的是两者把握世界、领悟对象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都重整体观照、富有生生意识,都有重固本、重意会的精神。中医和中国文论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近年国内友善价值观研究路径与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依托中国传统文论来培育友善价值观不失为一种选择。友善价值观在传统文论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兄弟间的真挚友情,对后学的勉励与扶持,真心诚意和平等切磋,肯赞和推荐朋友作品,志同道合,帮助与支援,彼此信任理解和支持,对仁爱与忠贞品格的践行等。这些内涵可为当前友善价值观的涵养提供理论支持与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研究,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已有百年历史,研究队伍可谓庞大,研究著作可谓层出不穷,但同时也不断彰显出其面临的困境.这一困境的核心问题就是古代文论研究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大都以西方学术界所界定的纯文学范畴作为参照,致力于从中国古代文论的思想材料中,清理出一条古人对文学从缺乏自觉到产生自觉,从实用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念到审美中心主义的文学观念的发展线索.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上述问题的研究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论的实际,古代文论的创造者们往往不是单纯地探讨西方文学理论意义上的文学问题,而是将其与文化、生活、个人等结合在一起予以论述.既然如此,倘若坚持所谓的纯文学理论的立场来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早期文论,就必然会把许多资料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也就不利于发掘"中国文论"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的独特之处,反映不出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当然也就谈不上对真正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中国文论仅仅涵盖"气"、"风骨"、"神韵"、"比兴"、"妙悟"和"意境"这样一些范畴.然而,如果从一种文化的视阈来看,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文论和清理中国文论话语,并不是以上所提到的这些范畴,而是要研究它们在文学中所呈示出的意义表达方式和文化规则,例如古代文论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等.中国学者相信示意的唯一方式就是"立象",它是长期以来在中国文论中已经被强化和突出的话语方式.因此有必要在以前一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中西文论对话研究,使之更加具体和系统,并遵循四个基本的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浪潮的鼓荡之下,时下的中国文艺学研究界,中西文论的会通性研究似乎已经成为文艺学发展不言而喻的前提,因而也就是亟需开展的研究方向,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论题保持谨慎的态度,否则很有可能在自我陶醉的快乐中徒自酝酿虚假的学术繁荣,这种事实上正在发生的情形恐怕绝不是倡导者们所希望看到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代左翼理论家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当中,传统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形成的艺术观念与文学修养,是他们接受、理解从国外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时无法排除的前见。"革命文学"论争过程中,面对年轻的革命家宣扬的"马列主义文学理论",鲁迅与茅盾最初很大程度上是凭着从小培养起来的艺术直觉提出质疑,然后再为这种质疑寻找理论根据的;瞿秋白能够在指导"左联"工作时尊重文艺规律,并成为鲁迅的"知音",进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批评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其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以及在国外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都是十分复杂的存在。前者影响后者的具体过程因此也就表现得极为复杂。但是,这种影响的存在,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