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生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71-74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来说,本科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知识全面、善于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产品、能科学解决生产管理问题、主要是“动脑”、体现为“智力型”的应用型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贯彻和落实“重基础、重理论;强实践,强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层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把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显然这一提法不再适应新形势对经济类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概念,用以区别原有的培养目标,并剖析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实质内涵以及必备的基本素养和知识体系,同时对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具体的层次设定,以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基础上把握我国未来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3.
曾东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3):84-85
实现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宗旨.对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要围绕实现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进行.通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抱负;教会学生为人处事,引导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激励学生勤奋敬业的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体系之支撑出发,指出应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新框架,同时,通过比较各类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院校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实现多元化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1,(4):33-34
法学教学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和实现法治目标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大学法学教育应体现时代性、开放性、引导性、现实性和操作性等特点.作者着力论述了我国大学法学教育的四项具体目标和为此必须做好的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5):110-115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师范类院校舞蹈学专业的教育现状和培养模式,思考大学舞蹈教育应如何定位,提出师范类院校舞蹈学专业教学目标定位,应从师资培养上突出专业性,在教学目标上体现技能性,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性,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地域性,以凸显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体现舞蹈教育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夏菊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5):125-128
21世纪我国税收事业发展的发展为税务人才的迫切需要提供了契机,为了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需要从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几方面构建自己的目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聂厚德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要对适龄的儿童、少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国现有小学和初中学生一亿七千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十七左右。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为出人才打好基础的问题。实施义务教育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对 相似文献
9.
姜学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
传统的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经济类人才的要求,经济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既可以区别原有的培养目标,又可以明确经济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定位、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宋淑敏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形势对工学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培养目标要多样性 ,培养方式要多样性。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要重视合理知识结构和合理能力结构的培养 ,只有将大批合格工学研究生输送到企业 ,才能使部分企业振兴起来 ,才能促进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当前西方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可以看出,这些模式是与西方法学教育的传统紧密相关的,我国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应当学习西方国家法学教育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新模式,把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我国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慧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3):120-124
让每个适龄儿童平等地接受一定程度的义务教育,是时个体的“起点”进行调整,从而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前提条件。然而,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实施受制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经济发展的差异;教育投资政策的偏颇;行政、法律手段的乏力;文化传统中的封建落后意识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滞后等。 相似文献
13.
论重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新体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正面临新的困境和危机 ,主要表现为公用教育经费匮乏 ,教师工资被拖欠现象突出 ,中小学校负债沉重 ,危房改造资金难以落实 ,地区间教育投资水平差距过大等。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所存在的种种弊端 ,使其不能有效地配置国家教育财政资源 ,难以满足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需求。为此 ,应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改革 ,重建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论高校德育的目标和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膺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83-85,98
本文试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角度,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理解,以及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阐述高校德育应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力,促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学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
融合产品集私人产品要素和公共产品要素于一体。义务教育是一种重要的融合产品,就制度而言,它具有公共产品要素,而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而言,又具有私人产品要素。由政府承担"最低限度"的投入,属于义务教育制度安排,这将从源头上保证义务教育起码的平等,较充分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超出"最低限度"的部分,可以看做私人产品,由家庭承担,这部分便可以用货币为选票方式,按市场机制运作,这是家庭本应承担责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崔荣华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64-68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最早关注教育宗旨问题的学者。甲午之战后,他从救亡图存出发,提出了“以政学为主义,艺学为附庸”的办学方针,强调对改革急需的政治人才的培养。戊戌变法后,高举培养“新民”的大旗,率先对中国近代教育宗旨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阐发。“五.四”运动后,又提出发展“圆满人格”、“学做现代人”的教育方针,倡导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三达德”教育。他对教育宗旨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大力倡导,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推进了精英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他已关注到现代教育的真谛,即人格教育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免费是义务教育的特点和内涵,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基础,是政府的责任所在,实施免费是我国义务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此,有效地更新义务教育的理念和制度,并切实地加以执行,是免费义务教育得以顺利推进和最终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万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1):12-17
在对道德本质重新诠释、对其他道德教育目的论进行检讨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目的论的提出凸显了个体道德生成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特征;并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计划--强调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并且是为了实践的教育计划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子喜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122-124
从受教育权的性质看,义务教育主要是国家的义务,从国际法的视野着眼,义务教育也是国家的义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强化了国家承担的义务,主要包括: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义务,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义务,实施素质教育的义务,保障师资的义务和教育督导的义务等。 相似文献
20.
王全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5):39-41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由教育的本质和结构所决定.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功能对于不同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在人们期望着用教育来干什么时,实际上就对教育目的的内容作出了选择.教育价值的选择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目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同时教育目的的实现又会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