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 ,在中国小说园地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有着传统笔记小说神韵的小说作品 ,即“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极大程度地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 ,同时又包蕴了不少新的质素 ,新笔记小说是古代笔记小说潜移默化的产物 ,也是新时期以来特定人文环境激发、催生出的一种小说体式和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园地出现了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这就是“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是古代笔记小说潜移默化影响的产物,也是新时期特定人文环境中激发、催生出来的一种小说体式和文学现象,它极大程度地承续了古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宋人所作笔记小说序跋涉及对笔记小说的文体认知、文体功能、文体特点以及发展史等层面的看法与理解。在文体认知层面,题写撰作序跋的宋人,往往继承“小道可观”的传统小说观念,把笔记小说归属为子部“小说家类”,对其文体属性具备一定的感知与体认;在文体功能层面,宋人所作笔记小说序跋相关阐述更为突出,认为笔记小说具备资治体、寓劝戒的教化功能,补史阙、备遗忘的史料保存功能,广见闻的博物功能以及供谈笑、消遣的娱乐功能;在文体特点层面,认为笔记小说在编撰成书、内容题材以及著述体例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在文体发展史层面,宋人所作序跋认为笔记小说自有其历史发展过程,且深受笔记小说传统及典范作品影响,与子部“杂家”、史部“史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笔记小说是介于“笔记”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阿城的《遍地风流》可说是新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主要通过这部小说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叙事风度和语言特色等方面,探究其呈现出的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新笔记小说在文坛上逐渐兴起,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的介入,新笔记小说不仅深得传统小说之精髓,同时也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外来文学的影响,不少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中国新时期小说园地因而具有一道奇异风景线。文章从魔幻的世界、魔幻的手法和魔幻的基因三个方面论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新时期新笔记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最近,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校中文系教师吴礼权撰写的《中国笔记小说史》。此书是我国古国古代笔记小说的第一部专史,全书分七章。作者从界定“笔记小说”的概念入手,将我国笔记小说的发展历史概括为六个时期,从理论上分析和阐述了各时期笔记小说的创作特点和发展原因,并对其重要代表作品的成就与不足作了较为详尽和公允的评价,对其它作品也从历史的美学的角度予以恰当的述及,从而比较全面地勾勒出我国笔记小说发展史的  相似文献   

7.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创作,清代的笔记小说是清代文学大厦的重要支柱,决不可忽视。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中详述了《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两种,旁及二十多种,其中就有乐钧的《耳食录》。鲁迅先生又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把清代的笔记小说列为“拟古派”,而且说“所谓拟古者,是指拟六朝之志怪,或拟唐朝之传奇者而言”。这当然是大略而言。其实,清代笔记小说在明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影响下,有着自己的面目。笼统地说,它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立体效果,使读者获得多侧面、多角度的审  相似文献   

8.
中国笔记小说开创了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共存一体的先河,实现了此后的两种文学互动影响的机制化,并催生了第三种文学通俗文学的形成。这也是中国文学之所以始终保持主体鲜明、形态丰富、承续有序、不断创新的生命活力的最根本原因。基于此,本文选取晋代的一篇笔记小说 峡口道士 作个案研究,对其进行叙事解读,探讨作品的叙述语态、角色模式、叙事程序等,发掘出这篇笔记小说的深层结构为主体的确认,折射具有文学媒质功能的笔记小说的叙事特征,进而为中国文学的叙事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晚期笔记小说中屡见将人造之物冠以“妖”名的提法,诸如服妖、扇妖、墨妖等。此类“妖”物的说法,是时人借助古已有之的概念对新兴社会风俗的评说,同时也体现了中晚明以江南为中心地区物质文化繁荣的盛景。基于笔记小说写作的社会语境、文本语境和作者群体身份,此类对于“妖”物的聚焦,从思想史的领域考察风俗变迁,揭示中晚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物质对象、金钱和购买的态度,尤可窥视儒学之士在社会转型之际对物质消费风俗的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10.
纪昀的小说集《阅微草堂笔纪》(以下简称《阅微》),是清代以来有重要影响的笔记体小说集。本文要讨论纪昀对笔记小说的观点,当然先得从这部笔记小说集的体例及写作情况谈起。这部小说的体例,蔡元培在《详注(阅微草堂笔记)序》中分别得很得当:“清代小说最流行者有三:《石头记》、《聊斋志异》及《阅微草堂笔记》是也。《石头记》为全用白话之章回体……《聊斋志异》仿唐代短篇小说刻意求工……《阅微草堂笔记》则用随笔体。”所谓“随笔体”就是“笔记”体,诸如“笔谈”“笔录”“随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现代性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现代性日益成为全球的焦点问题之一。对现代性有关问题的梳理,无疑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从现代性概念的重新界定入手,系统分析了现代性的生成机制和演进机制,对现代性的核心即理性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联系中国的现代性设计,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以期中国的现代化,即现代性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扩张能避免现代化的陷阱,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含有现代性因子,其究竟是否是一位现代主义者,构成了不断拷问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命题。现有研究大致可界划为“四大解读模式”,即承认毛泽东现代主义者理论谱系学定位的“肯定契合型”解读模式、从对西方现代性价值反拨或超越维度上展开的“另类现代性”解读模式、新“左”派基于理论资源与象征情结意义上进行的“扩张式”解读模式,以及从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立场出发的“后式”解读模式。上述四大解读模式更多停留在一种概览性描述阶段,尚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理论空间。毛泽东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线性理论命题,而是蕴含多元张力关系于一体复杂命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主调与近代中国现代性问题特殊的历史语境相结合的双位视角加以辩证理解。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性"的思考产生很大分歧及其解决方案的巨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现代性"概念理解上的异质性.区分出这种异质性对理解"现代性"及其寻求解决现代文化危机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有两种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现代性",另一种是狭义的"现代性".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克服"现代性"的文化危机,实质上就是拓展"现代性"内涵,使其由狭义的"现代性"向广义的"现代性"延伸.  相似文献   

14.
青年马克思以"犹太人问题"为切入点,揭示了现代性的双重逻辑,一方面现代性的政治革命使人从"人的依赖性社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建立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以主体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同一性逻辑"却遭到犹太人这个异己因素活生生的否定,从而也暴露了现代性"意识形态"的虚伪特征。青年马克思通过区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同而不和"与"和而不同"等范畴,洞察到了现代性解放逻辑的限度及悖论。他批判现代性的自由观,并提出了自己对自由的独到理解,他以独特的思维逻辑,开辟了现代性研究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大体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即50年代的草创期和新时期以来的探索期。这两个历史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史书写的现代性追求和规范,前者体现了"学科"规范,后者体现了有限度的"学理"规范。文学史的书写呼唤着新的现代性理念,那就是建立新的历史观念,新的文学史观念。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性概念的审美现代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性是哲学、美学和社会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探讨现代性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从作为总体性概念的现代性到地方性概念的审美现代性,这是一个有效的研究视角、进入地方性概念的复杂关系,也就触及到现代性自身的张力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无论从文艺美学的现代发生还是从文艺美学的存在来看,都可以将文艺美学看成是中国美学的现代性事件。一方面,伴随着现代性遭遇中国,文艺美学由潜学科转变为显学科;另一方面,文艺美学的存在也是一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事件。认识并回答文艺美学的现代性问题是关乎文艺美学存在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抗关系,它们是同一启蒙方案内部逻辑演化的产物,前者孕藏于后者的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之中,后者的三次历史浪潮为前者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中国理论界对审美现代性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阿伦特对现代性的反思无疑是非常深刻的,正像西方学术界第一个系统研究阿伦特的学者玛格雷特·卡诺婉所评价,阿伦特的洞见"不同于整个西方哲学的主流并对之形成挑战"。文章从现代性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性的危机、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三方面论述了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批判。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批判,或许是帮助我国克服现代性危机、建立一个生机蓬勃的现代社会的一条"林中路"。  相似文献   

20.
新民歌运动表征着中国现代性建构实践的激进化,在新诗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它旨在建构优越于西方现代性的民族文化并真诚地借用"古典"和"民歌"的形式,结果却在规范与规训的双重作用下,于一体化认同建构过程中形成对世俗现代性的渴望与追求同审美现代性的极度缺失的强烈反差,从而走向对真正意义上的古典和民歌的自反性否定。对新民歌运动及与之相关的17年文学的研究存在反二元对立、重审现代性、回归历史等三种批评角度,批评的异响本身暗示着17年文学貌似单纯的现象背后的深刻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