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1896年近代首批留学生赴日至1912年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整个清末时期赴日留学生的人数超过10万人。留学生赴日后与日本社会展开了全面的接触,然而由于这一时期日本国民急剧膨胀的民族优越感、双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留学生日语水平较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双方的交流渠道并不通畅,留学生也对留学生活颇具强烈的屈辱感与挫折感,这也是近代留学史上"留日反日"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清末留学运动勃兴和发展的原因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派遣留学生,始于1872年清政府派幼童三十名赴美国留学。其后,虽陆续派有赴欧美和日本的留学生,但直到1900年前,总数不过三百余人。迭至二十世纪初期,留学运动骤然勃兴和发展,从1901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历年累计竟高达三万余人,留学欧美者也近千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那时……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确实,那样短的时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以前晚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留学 ,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留学生的选派、管理和录用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逐步调整 ,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剖析这一时期留学政策的得失有助于了解整个晚清留学政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法政大学中国留学生与《鄂州约法》的制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末年,朝廷及各省督抚的倡导,学子们对域外新知的渴求,造成了留学日本的热潮。在赴日留学生中又以学习法政者尤多,且进入法政大学就读者最为集中。法政大学为中国留学生提供的法学教育为中国输送了大量法学人材,这些人材对国内的民主宪政思想以及《鄂州约法》的制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最近,从日本传来有关留学的不祥消息。由于日本抬高留学门槛,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将遭遇“大风降温”,日本负责移民的机构已经拒绝了90%的中国学生居留日本的请求,这些学生都是被日本语言学校录取,计划在2004年赴日本学习的。这意味着大量准备去日本学习的中国学生被挡在了日本国门之外,日本“收紧”中国留学生的政策非常明显。五道门槛卡住学生大多数来自日本的消息说,为提高留学生质量,防止留学生犯罪,日本政府将采取措施严格审批留学生签证。据东京出入境管理局人士透露,从2004年4月起,日本法务省将对要求赴日“留学”和“就学”的人采取下…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1年5月1日.在日本的留学生人数为7.88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占各国留学生总数的60%左右。估计至2001年底中国留学日本的学生人数在5万人以上。另据悉,赴日本留学生人数2001年比2000年同期增加了23.1%.其中亚洲人占了91.6%,其中中国留学生又占了多数。因此,从趋势看,2002年日本仍然是中国学生留学的热点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10月12日下午,在日本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由日本大使馆小松道彦领事部长,为新闻媒体和希望或即将赴日留学、探亲、商务等人员就日本的签证政策作了一次详尽的讲解。留学日本的整体情况讲座上,小松道彦领事部长首先对近期日本留学的概况和签证的政策,向大家做了一个介绍。1983年,日本制定拟在21世纪初接收10万名留学生为目标的“十万留学生计划”。当时在日本大学就读的留学生约为1万人左右,但到2003年时,在日本大学就读的留学生达到了11万人,2004年人数将近12万,超过了原来10万人的目标,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约为7万8千人,远…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因私出入境服务中心留学港日本室经理钱钟磊对本刊记者说,现在上海学生留学日本还是较热。2003年前来日本部咨询的学生不下1000人,通过签证能办出去的留学生每年都在几百人。从去年上半年赴日留学或就学签证的情况看,成功率还算高。现在上海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9.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4,(8):56-57
日名牌大学逐步向留学生开放自去年秋季开始,随着日本留学政策的变化,日本大规模从中国招收留学生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中国赴日留学的人数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日本大学招收中国学生的数量却在增加,如早稻田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等。同时申请进入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的签证率达到了90%以上,即使在2003年日本调整签证政策后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以说,日本高等教育的大门正在逐渐对中国学生打开。虽然现在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的还只是私立大学,但对中国的优秀学生来说,日本的名牌大学正在成为一个不错的留学选择。苏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出现的近代留学的第一个高潮中,清政府于1905年至1911年进行了七次留学归国考试。留学归国考试的结果使清政府对当时以速成教育为主的留日教育进行反思,并导致了清政府留学教育政策,特别是留日教育政策的一系列调整,也推动了清末民初留学潮流由日本向美国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在清末留日热潮中,清政府在意识到速成留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后,下令停止速成留学生的派遣,并实施了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五校特约”留学政策,留日学生由此出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本文根据有关史料,着重对清末“五校特约”留学政策的形成背景、过程及其内容、实施状态进行探索,并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各省在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清末留学热潮兴起,缘于“师夷之长技”之深化。留学问题的提出、有关制度的建立,回国后的任用都是清廷在“中体西用”指导下的社会重大变革。作为晚清社会政治近代化的构成,留学活动无疑对此期政局影响甚大。留学生群体成为晚清最为重要的社会变数,也是辛亥革命何以发生及怎样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在编练新军,建新学堂,派游学,聘请外籍教习的改革活动中,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和袁世凯,积极聘用英、德、日等国的教习,在这一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使他们聘用外籍教习的工作和外籍教习在直隶省的活动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民国前期的出国留学生,其留学国别仍偏重于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留学生派遣总数受到严重制约。从学科来看,虽然留学生选修科目比较广泛,但仍然体现出以理工科为主的不平衡性。由于时局混乱,官费留学一再消减,相比来说自费留学人数则较多,官费与自费的比例约是1:2。从性别来看,虽然男女留学比例差距仍很大,但与清末相比则有较大的进步。就留学质量而言,从留学人数与毕业人数对比来看,与清末相比也有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清末爆发了赴日留学热潮,逾万人东渡扶桑,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日本教育,留学规模和成果都让人惊叹。路途便捷,国家政治需要,开明人士大力支持等直接促成热潮的产生,但教育本身的调试性也是重要原因。厘清清末赴日留学热潮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特殊现象,并为现时教育提供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6.
山东的留学教育始于清末新政时期。在清末留日热潮中,山东约有600名官费及自费留学生东渡日本,是清末北方的留日大省。山东留日生回国后,一方面积极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参与辛亥革命,促进山东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为现代教育在山东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引进和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山东现代教育的早期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清末赴日留学浪潮中,法政留学教育尤其突出,从1896年至1911年中国共有数千人赴日学习法政。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清末乃至民国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其负面影响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是他所处的时代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在清王朝末世衰危、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师夷长技",以清醒的头脑和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求取中国的"富"和"强",他领导和兴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创办实力强大的中国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使落后的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在清末民初留学归国的诸多人物中 ,颜惠庆的经历较为特殊。他参加过清廷组织的留美毕业生考试 ,成为一名洋进士。从教育界进入外交界 ,管理过考送留美学生及筹备清华学堂的事务 ;组织过东三省大瘟疫的防治工作 ;多次为争取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外交斡旋。他担任过清末外务部参议、民国外交总长、北洋政府总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显赫的政治生涯使他成为一代外交名宿。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先进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呼号奔走,留学救国思潮兴起.潮起潮落,巾帼不让须眉.其中留日知识女性更是创办报刊、组织女子社团、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宣扬女权.与此遥相呼应,国内终于在辛亥革命前后形成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高潮,中国革命也因之有了新起色.清末留日女学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