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10,25(4):24-26
当前,不断壮大的网络监督浪潮,已成为网民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监督官员的另一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网络监督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如网民情绪化宣泄、侵犯公民隐私权、恶意诽谤诬陷等现象。因此,我们在看到网络监督推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带来的负面因素,积极引导网民合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腐败问题不断发生,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民主监督机制缺失,对高校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此,构建预防高校腐败的民主监督机制,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高校腐败的产生和蔓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必须要深化监督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监督法制,即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结合上去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并把民主监督纳入法制轨道,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新时期大中城市的政协工作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作者联系上海市实际,对新时期特大城市的政协工作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对如何把握政协工作的规律,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对把握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作了令人信服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张鹏 《东西南北》2012,(5):78-79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个人出书的渠道圆自己的梦想——只印刷、不出版,用作私人留念。业内人士称,个人出书正在成为时尚,作为一种个性消费,引发了文化行业的新商机。  相似文献   

6.
人大监督的形成、变化、性质、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从其形成的历史过程,认识上的变化,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性质、作用、地位,今后要求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监督,既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力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与借鉴了国内外关于议会对行政司法等权力制约的机制与学说。又因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该监督是一种单向的和最高层次的监督,与其他民主监督等是有严格区别的。为了加强与完善这种监督,必须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特别是党组织要全力支持人大行使监督  相似文献   

7.
罗扬 《社科纵横》2012,(10):68-71
网络作为一种高效、及时、隐蔽、开放的交流媒介,迅速成为人们交互信息和表达意见的平台,网络民意也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监督司法和行政、表达自身诉求的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试图从网络自身的技术结构以及网络民意汇集和产生的特性出发,阐述网络民意由于在其产生过程中受到网络内在的技术结构性和网络环境下群体心理的影响,网络民意中存在大量失真、非理性、夸张、极端等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8.
敖带芽 《探求》2008,(3):27-33,21
广州公民的利益表达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典型意义,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以制度化的利益表达为主,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值得注意;以理性化的利益表达为主,非理性化的利益表达要进行规范;民生型问题成为利益表达的重点;利益表达以新闻媒体这个渠道为首选;社会地位不同的群体利益表达呈现出层次性。广州公民的利益表达已经反映出了我国都市型公民利益表达的一般理论要则。  相似文献   

9.
省级地方社会科学院要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成为本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流学术殿堂”,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必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宣传优势,推介自己的科研成果;必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己在学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必须完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拓宽对外联络渠道。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嵌入性"问题近年来成为了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和焦点.本文以社会资本和网络权力作为切入点,在分析民营企业本地嵌入现状的基础上,从信任扩展、网络资本形成、信息分享渠道和网络主控权演变四个方面对于本地嵌入演变展开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社会资本往往成为民营企业本地化的主导推动力量,网络权力则起着强化性角色.企业的网络主控权越高,本地嵌入就越有限.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5,(7):20-23
党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支持和鼓励包括网络协商方式在内的协商民主建设探索创新。山东、辽宁等地政府深入贯彻意见精神,解放思想,依托网络科技,畅通网上民意汇集回应机制,构建网络与网下兼容互动的表达协商渠道,建设多层次参与的协商民主监督机制,打造多媒体融合联动体系,实现渠道标准化运行的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徐小莉 《东西南北》2013,(21):12-15
在成功学大行其道的社会气氛中,获得了财富成功的富人,成了标杆和明星:在贫富两极分化的财富现实中,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富人,成了标靶和出气筒。此时,作为社会既得利益和优质资源占有者的富人,拥有相当宽泛的选择:可以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独善其身;可以带动和帮助其他人共同富裕;可以通过反哺社会的企业文化尽到公民责任;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行动参与和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可以借助话语权成为公民社会建设的先锋——换句话说,富得像个人样,而非富得像个钱样,能有效抵消公众披着仇腐外衣的仇富心态,让全社会重新认识富人。  相似文献   

13.
何华兵  万玲 《探求》2014,(1):45-50
政府购买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提供形式和制度安排,近几年已被我国政府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多个领域,并逐渐成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处于探索初期,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境,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运动式”的政府购买行为;政府、街道与社会组织之间权责不清,角色模糊;资金的短缺、不合理的拨付方式及管理漏洞;考核主体的缺位错位、评估指标不科学以及考核的形式化;社会公众话语权、参与渠道和回应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组织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关于社会组织如何参与政协协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制度设计.特别是在政协的界别设置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协界别是人民政协按党派、社会团体、行业、系统等构成的基本组织单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政协界别是社会结构在政协组织中的反映,是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作出的一种区...  相似文献   

15.
周慧文 《社会》2004,(6):43-45
网络社区的组成原因是多样化的,人们可能因为工作、学习和个人生活中的原因,希望同彼此之间有交流意愿的其他人建立某种跨越时空的联系渠道,满足一种人际间交流的愿望,是人们追求社会性的一种新的途径。或许网络社区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渐失传统生活环境的缺憾,填补城市社区发育不完善留下的许多空白,但人类的社会性需求远非虚拟的网络社区所能满足,现实社区还是我们最主要的社会空间。正因为这些理由,当网络社区自行其道,海阔天空地营造着虚拟结构之时,传统社区也在不断地嬗变,完善着各种新的社会服务职能。 虽然网络社区与传统社区没有天然的历史传承关  相似文献   

16.
汪和建 《社会》2009,29(5):64-87
市场的社会结构理论对新古典市场理论构成了重大挑战,然而,以“嵌入性”假设为基础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发展。作为反思的市场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虽然旨在建立一种以扩展的“嵌入性”概念为基础的制度与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但是,其并未能将此思想运用到对市场建构及其运作的研究中。而作为一种转向的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理论,虽然内含了若干弥补社会结构分析的概念,但是,其概念之间存在的方法论上的内在矛盾,又决定这种弥补或修正是有限度的。为此,本文主张,当代市场社会学进一步修正或转向,应当朝着建立一种基于特殊行动理论,即自我行动的逻辑的市场的社会实践理论迈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杜威基于实验主义立场,重新厘定了自由概念,提出了新自由主义;并以此作为其政治哲学的纲领,阐释了自由与权威、自由与平等、自由与文化、自由与民主的关系,校正了旧自由主义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杜威论证了其新自由主义的合法性,有效地策应了罗斯福新政这一“伟大实验”,比较成功地显示了哲学在社会改革中的作用;同时也给处理一般社会转型期通常面临的矛盾提供了某些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手机成为舆论的主要载体,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和政府行政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转型期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媒体和社会应该协同合作,通过加快网络法制化建设的步伐、发挥主流网站的作用、建立社会舆情搜集分析系统、发挥各类舆论领袖的作用等渠道和途径,规范网络舆论,化解因网络舆论而产生的潜在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将在线活动与生活方式纳入到嵌入在线活动后的社会整体系统之中来剖析,则这一互动问题可分化为:作为一般社会行动的日常活动与日常生活方式的互动;作为特殊社会行动的在线活动与网络生活方式的互动。在线活动的新质特征使其具有要求生活方式转型的推动力;反之,生活方式作为在线活动的社会保障系统、目标导向系统和动力资源系统对其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样,上述两对互动体经过无数次的分化与整合,最终使得原有的社会行动体系与生活方式体系重构成为“新质的社会行动”和“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从而宣告工业社会的终结,信息社会的到来。其中,在线活动对网民生活方式的作用过程既包括其网络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也包括其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20.
民主监督生产的思想,七十年代在西欧工人运动中已具有特别的迫切性。近几年来,西德、英国、意大利、法国和其他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民主监督生产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内容已经不是要不要实行民主监督生产,而是采取什么形式进行监督的问题了。现在讨论的是“工人监督”、“共同参加管理”、“工业民主”、“经济民主”这样一些概念。讨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政治立场的冲突: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主张改变这种制度的人们之间的冲突。两派对民主监督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