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代是汉语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初唐到中唐缺乏像敦煌变文那样集中反映当时口语的作品,因此,唐诗就成为研究唐代词汇的一项重要资料。白居易诗歌语料通俗、丰富可靠,无疑可以作为唐诗词汇研究的典型代表。回顾了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的概况,按时间可以分为唐宋至明清、20世纪初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5个时期,并对其中比较重要的成果进行了评介,试图通过这种回顾和评介,勾勒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2.
研究唐代文史,两<唐书>自当为首选史料.然由于史事纷纭,又限于篇幅及史例,官修正史往往有缺漏之处,而出于私人撰述之唐代笔记小说颇能补正史之阙,此亦唐代笔记小说价值所在,所谓另辟蹊径、探幽知微,即此也.唐代笔记小说,可谓研究唐代文史的另一宝库,周勋初先生<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实乃开启唐代文史之门的又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清代笔记小说记录并解释了大量的俗语词,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语言材料。本文分析其中俗语词的一些新词新义的类型及特点,说明这些资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这一时期背离文言规范的俚俗层面的语言面貌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整个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汉语词典》与《重编国语辞典》的词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与《重编国语辞典》既有权威性、语文性和同源性这些相同点,又有性质、任务和规模方面的差异。微观上,通过透视现代汉语词汇的同异度、分布状况以及20世纪现代汉语词汇的纵向演变,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词典》与《重编国语辞典》在汉语词汇的分布与演变的研究上能提供独特的视角与价值;宏观上,《现代汉语词典》与《重编国语辞典》,再加上《国语辞典》,则使得我们在更宽阔的历史背景与地域范围下来研究20世纪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其语言通俗,词汇丰富,涉及面广,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初年的语言实际,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书的一些词语未被《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一些大中型语文工具书收录。一些词语虽然被《汉语大词典》等立目,但存在着义项漏收、书证晚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慥的《类说》,作为宋代的一部重要的类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与征引,但专门的研究却极少。笔者以书中收录的笔记小说为例,发现《类说》独存的唐代笔记小说条目有186条。这些独存的笔记小说条目,体现了《类说》存亡辑佚、考证史实等作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研究领域,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研究更加明确了"中古汉语”的分期主张、中古汉语词汇的特征、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唐末五代天水作家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较高地位,其文学价值应予关注。王仁裕笔记小说明显体现出唐代传奇向宋代传奇的蜕变,其笔记小说集《玉堂闲话》、《开元天宝遗事》、《王氏见闻录》、《唐末见闻录》等的纪实性明显增强,但也有许多依传说渲染虚构的痕迹,在情节生成和人物、场面、环境等方面体现出修饰和描写细腻的特点,对后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晚至清末民初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是20世纪后期新崛起的研究领域,按成果的类型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作一个基本的回顾,总结其研究特点,有益于对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第一部词汇科学专著的问世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到孙常叙先生《汉语词汇》巨作定稿的1956年9月,中国词汇学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 20世纪初叶以前,是传统词汇学积淀时期。 自《史籀》、“三苍”搜集词汇,编成韵语读本,《尔雅》分类整理训释词汇,中经《方言》、《释名》、《说文》以及雅系、许系诸书,到钱大昕的《恒言录》,郝懿行的《正俗文》等,都是以训释词语为主,都属于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及其上位学科——语文学范畴。  相似文献   

11.
《笔记小说大观》(以下简称《大观》)收集了自晋代至清代笔记小说222种。其中晋人1种,唐人9种,南唐人1种,宋人69种,元人7种,金人3种,明人23种,清人107种。统计条目达十余万则,堪称集历代笔记小说之大成。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三大门类的所有学科,是一份内容丰富极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笔记小说作为小说之一种,其性质"介于文史之间”(参见周勋初<唐人笔记小说考索>第107页),它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宋代笔记小说是在唐代笔记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受着宋词繁荣局面的影响,其中有不少文字是关于词学研究内容的,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词学价值.
  对宋代笔记小说的词学价值,前辈学者曾予以重视并利用.如唐圭璋先生在编撰<全宋词>时,"辑佚的渊薮”中便包括了"笔记小说”(参见<全宋词>编订说明).当然,宋代笔记小说的词学价值不囿于此.它还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一)词人评骘;(二)词作鉴赏;(三)词学文献考辨.
  ……  相似文献   

13.
中古注释语料在汉语词汇研究尤其是复音词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文体价值.研究通过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注释语料词汇研究现状,揭示其在汉语复音词研究方面的独特,并提出要加强中古注释语料复音词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历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唐代文学研究的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前半叶,唐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学术规范形成、定型的时期,邵祖平的《唐诗通论》、苏雪林的《唐诗概论》、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等综论性著作已经摆脱了宁明以来点评、鉴赏式的旧思路,开创了对唐代文学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和加深唐代诗歌“史”的研究的新局面,同时,闻一多、岑仲勉、陈寅恪等人的作家作品考证工作也为唐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基础;第二阶段是50年代初直到文革结束,这个时期的唐代文学研究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比较大,前进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林庚、马茂元、陈贻Xin等学者仍能从文学、诗学的内在特质出发,对唐代文学进行纵深研究,其中林庚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说传神地揭示了盛唐诗歌的神髓,影响深远;第三个阶段即20世纪最后20年,是唐代文学研究复兴和再次繁荣的阶段。人们在认识和反省前30年所走的一些学术弯路之后,开始重建学术规范,其中陈贻Xin、傅璇琮的作家研究,袁行霈、罗宗强的理论分析,葛晓音、赵昌平的诗学探讨,吴汝煜、陈尚君的资料考证尤具学术个性,富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在汉语词汇学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主要围绕“汉语词汇是否构成一个系统”展开激烈争论,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最后,“汉语词汇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基本为人们所接受:在此之后,主要围绕汉语词汇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命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语音、语法、词形、文字、语义等词汇系统表现形式,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词汇是一个系统。综合评述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词汇不是词语散漫的堆积,而是成体系的,只不过体系层级较薄弱、不明显;探讨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应以意义标准来考察,从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研究方法上不应该局限于归纳法,而要更多运用演绎法。  相似文献   

16.
唐人张鷟的笔记小说《朝野佥载》,以当时人的身份记录了当时百姓生活的所见所闻,口语性很强,成为研究唐代口语的珍贵语料而受到汉语史研究者重视。这里选取词目的依据是各家辞书或专著未论及的词、词义或已论及但义项不全者;专著或辞书已收录但例证较晚或例证仅限韵文或孤证者,这对汉语词汇史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具有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世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样,数千年来,汉语的三大组成部分——语音、词汇、语法也经历了沦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汉语词汇的音节构成上,就是由单音节逐步发展为双音节。汉语词汇为什么会由单音节转变为双音节?汉语词汇又为什么绝大部分只能转变为双音节而不是多音节?这是汉语史研究者长期关心的问题,也是文字改革工作者饶有兴趣的课题。汉语词汇由单音节转变为双音节这种倾向,早在甲骨文时代即公元前十五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就已经初露端倪。从殷墟甲骨卜辞和殷代铜器铭文来看,当时汉语词汇中占绝对优势的是单音节词,而复音节词则处于萌芽状态,并且屈指可数,如“上帝、刍正、乍册、今日、易日”等等。到了西周、春秋时代,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在铜器铭文和《尚书》、《易经》、《诗经》、《左传》、《国语》等典籍中出现了一批复音词。以西周铜器铭文为例,就有“甬甬、乔乔、臣妾、且考(祖考)、鳏寡、子孙、二三、对扬、丕显、夙夕、夙夜、出入、进退、小大、多寡、远迩、左右、甸车(田车)、善夫(膳夫)、学宫、既望、威义(威仪)、百生(百姓)、三事(三司)、册命、不吊、不廷(不庭)、师氏、者侯(诸侯)、  相似文献   

18.
董绍克教授《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一书于 2 0 0 2年 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汉语方言研究的又一力作 ,为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前人多侧重于语音的比较 ,一方面各方言的音位数量有限 ,便于归纳整理 ;另一方面由于有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主义语言学等成熟的方法可借用 ,因而成果迭出。而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的情形则相反 ,究其原因 ,一方面汉语方言众多 ,词汇数量庞大 ,词义纷繁多变 ,进行全面的梳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 ,词汇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 ,因而词汇的研究需要非常深…  相似文献   

19.
《左传词汇研究》是先秦汉语词汇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的价值在于:填补了先秦词汇研究的空白,对汉语词汇史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创造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词汇研究方法,这就是将专书词语的断代研究放到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比较的方法;成功地运用义位理论和语义场理论来分析词义的演变与聚合,使传统的词汇研究中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与词汇语义研究的日益发展相比,词汇语义学史论却鲜有人问津。现代语义学的三块基石包括:语义场理论产生的背景是新洪堡特主义;语义成分分析法产生的背景是社会功能结构主义;关系语义学的系统意义建立在指称意义基础之上。20世纪以来,尽管出现了一系列的专著,但还缺一部基于中国学术精神、借鉴西方现代理论梳理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著作,《欧美词汇语义学理论》中译本的出版,将会对中国语言学界的词汇语义学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