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法价值错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洋 《理论界》2005,(2):69-70
经济法价值是在国家观的指导下,由其所处的经济状况决定的,但考察中国经济法理论,其“全能国家”观指导下的国家干预主义价值取向却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需求不符,因而“服务国家”观主导下的经济自由主义才是今后中国经济法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综合我国学者对经济法本质的研究成果 ,特别对较有影响的“干预主义”和“协调主义”进行如下评述 :协调主义忽视矛盾分析法 ,把各种矛盾或矛盾两方面平均看待 ,貌似全面 ,但否认重点 ,是“均衡论”的表现。“干预主义”对经济法本质的认识过于细划 ,不利于经济法学界统一认识。通过对经济法本质的辩证思维法分析和矛盾论分析 ,应将经济法的本质与经济法概念、经济法调整对象等其他基本理论的研究范畴加以区分。经济法的本质只能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的定位与中国经济法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经济自由主义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一个产生、演变与发展的过程。经济自由主义理念下经济法的定位主要体现为 :经济法存在的的宪政基础———有限政府原则 ;经济法产生的可能性———政府干预对经济自由的意义 ;经济法作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市场失灵的存在与政府干预的界限 ;经济法相关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公共选择理论的一元行为假定。中国经济法应该以实现效率与平等之间的平衡、约束市场与约束政府之间的平衡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受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反对绝对放任,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干预,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管理国家经济。按照"需要国家干预说"的经济法理论,孙中山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思想。孙中山的社会本位、适度干预的理念对现代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程序内在价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主义、内在价值主义是两种不同认识维度的法律程序价值观;经济法程序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能为经济法的独立性论证提供新视角,实现经济法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融合,规范国家干预权及有效保障经济权利;实践考察中,需检讨我国经济法程序制度存在之缺陷,并对此作出完善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国家干预的经济法,根植于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是以尊重市场机制为前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法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民法、行政法的不足,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引导法、规制法、平衡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法最基础的理论问题,不容回避.目前学术界占主流的理论可称为"两派五家之言"一派认为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的经济法产生于古代社会.另一派认为经济法并非产生于古代,而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两派理论分歧的根源在于对"经济法是什么"这个命题缺少学术对话的平台,基本上处于"自言自语"的状态.我们认为,经济法不但是一个学术概念,而且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特定社会条件下现实的法律部门.中国经济法经历了从历史雏形到近代经济法和现代经济法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早发生迟发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本文从经济法的宗旨和本质的角度出发,根据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和调整方式等特性,将经济法基本原则表述为社会本位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弱者保护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四个原则内在统一、协调一致地作用于我国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主义是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解决就业问题为目标的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体系,被当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所接纳,并体现在经济立法中。这一理论不仅对英国经济法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巨大影响,而且对美国、日本等国经济法的发展也产生了间接影响,并对世界经济法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意志和协调全社会经济利益目标的体现,国家、社会二元分离为“国家适度干预经济”原则提供正当性前提,“有限理性”社会理论为“国家适度干预经济”原则提供正当性认知,“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理念为“国家适度干预经济”原则提供正当性进路。既应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又要限制其弊端,确保该原则在经济法中的正确定位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与市场的互动是经济法的基本分析范式,本文以国家干预观和市场调节观作为两条主线,以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两大经济思潮的理论演化为论述起点,在实践层面,分析评价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并进行了反思;在理念层面,阐释了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法律的理论命题;在制度层面,提出了对国家干预进行宏观调整和微观重构的理论构想,旨在对国家与市场分析范式进行系统解读,寻求经济法的合理内核,实现国家干预权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出政府管理经济内容在经济法中的地位,就抓住了经济法反映国家干预经济的本质。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需要借助于建立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获得实现,经济法调整此种类型关系,既要推动政府管理日标顺利实现,又要防止其滥用干预权力、建立过多过滥的行政隶属关系。经济法调整政府管理经济的关系中,以维护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利益和效率作为根本价值,试图通过其调整机制把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寓于经济个体的个别活动之中,使经济个体在选择自身活动内容或方式时,充分注意到同社会目标协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兴的现代部门法——经济法来说,其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的实现,首先当然有赖于经济法主体制度的正确建立和发展。正确认识经济法主体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经济法主体理论既是构建成熟、完备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环节,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本质属性和理论原则存在着逻辑上的紧密联系,同时经济法主体又是衔接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要素。因此,对经济法主体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其法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这表现在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实践实质正义。经济法通过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安全、倡导经济合作而一步步通向人文主义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有效的市场竞争,使社会资源效用最大化和社会成本最小化,是市场机制 和国家干预的共同目标。市场经济下国家干预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应以市场主体的意志自由 和有效竞争为标准。经济法通过确认和规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任务不仅在于预防、克 服和弥补市场缺陷,更主要的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对各种非市场因素障碍的排除,建立社会 主义的公平、自由、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构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 境。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经济社会来说,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又极其重要的部门法.而一个成熟的部门法体系,需要有特定的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支撑.因此,对经济法理念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找出其问题和不足,并加以调整和丰富,从而促进经济法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对现代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法价值的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的产生 ,昭示着在经济法调整的领域中 ,传统法律价值发生变化 ,新的价值形成并具有特殊性。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所构筑的法律秩序的目标及其在实现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经济法价值定位于“效益———公正”的价值目标是必然的选择。社会总体公正与社会整体效益相得益彰 ,确保政府干预经济建立在法律的秩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那么面对日益凸显的社会公共利益问题,经济法规范和经济法学界应做出怎样的回应。通过比较分析经济法规范中对公共利益的规定及经济法学界对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发现:经济法对于公共利益的回应反映出静态法律条文与动态社会现实、平面研究与立体研究和总论与分论、问题与主义的脱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法理论沿着两个路径向前发展--西方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的经济环境和相应的法律制度、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基于这个"路径依赖"产生的经济法理论在认知逻辑上还处于个别现象的加工过程,而没有进入体系化的一般理论阶段.矫正这种"错位"需要确定经济法理论的基础并改变认识的视角.经济法理论产生的基础是生产社会化,经济法理论的现代化和深化则需依赖国民经济体系化和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贯穿史际春教授经济法思想的核心,是以经济与社会实践的规则治理为根本。经济法的存在基础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部门法划分理论,突出法律的调整方法、理念和绩效对于确立部门法地位的重要性。探索经济法的本质应当诉诸于公私融合的实践情境,尤其应针对经济国家的现实规律,界定和分析经济法纵横统一的准确属性。经济法学应当坚持并深化实践性的理论研究进路,在满足实践对经济法的需求中塑造经济法的适用力和经济法学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