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雕龙》号称“体大而虑周”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长河之中,《文心》的出现是奇迹、是高峰、是集大成者。它以巨大的气魄和精湛的艺术眼力,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横论文坛上诸子百家。对理论的总结、探幽发微,全面而深刻;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在在闪光,精辟而允当。《文心雕龙》所取得的成就,已为众多的专家所论定,是勿庸置疑的了。那么,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特出的成果?它超越同时代理论的奥秘何在?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表现的朴素而辩证的艺术思想,应该是一个主要方面。刘勰以其辩证的艺术思想,来对待纷纭浩瀚的文学现象和渊源流长的文学遗产,成为其发前人所未发,全面系统总结文学理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艺术想象论的层次结构曹章庆关于《文心雕龙》艺术想象的理论,王元化同志早在1979年出版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中就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释“神思篇”杼轴献功说》,(“志气”和“辞令”在想象中的作用》等,但事隔十多年,《文心雕龙》关于艺术想象的...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在总体艺术构思、具体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幻和真、虚和实的辩正统一,正是这种艺术辩证法使《西游记》在众多的神魔小说中独树一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刘勰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心雕龙》是根据当时封建统治阶级需要而写成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一套严格而周密的主张,以使文学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但他又总结了在他以前的文学和文学批评发展的经验,在书中对文学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包含着不少超越前人的见解,成为我国第—部自具体系的文学理论著作,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新的进程。因此,研究和正确地估价《文心雕龙》,就成为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正确地估价《文心雕龙》,我们必须首先着限于这部书的阶级实质。联系它的时代的——阶级的背景,具体地考察它把文学引导到什么道路上去——为什么阶级服务和产生什么作用。我们固然应该珍视刘勰在探讨文学内部规律等问题方面的历史贡献,也不应该  相似文献   

5.
刘勰从“通变”和“时序”两方面研究:艾学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构成了《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理论框架。“通变”即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此为文学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时序”即时代社会的政治状况,是影响文学发展变化的外部因素。刘勰对文学发展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的探索,都受经学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不仅皆为"龙学"名著,且已成现代学术经典。个别研究者曾注意到二者有着渊源关系,但极少有人具体研究范注所受《札记》多方面的影响,更无人指出范注对《札记》的承袭几达《札记》的70%这一学术事实。实际上,范氏之注是在其《文心雕龙讲疏》基础上增订而成,沿袭了《讲疏》的体例,而《讲疏》之成书及体例直接缘于《札记》的启发;范注继承了《札记》注重义理的研究方法,并沿用了《札记》大部分的校注、引文和理论见解。可以说,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是范文澜创作《文心雕龙注》的重要基础;没有黄氏《札记》,就没有后来的范注。两部如此密切相关的作品最终皆成为现代学术名著这一事实,为我们提供了学术薪火如何代代相传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刘勰<文心雕龙>受到王充<论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刘勰论文和王充一样,都是从自然之文讲起,把禀受天地的文采、元气与文学创作相联.<论衡>中"文"源于气的思想以及与气相关的"才性"、"才力"说,经<太平经>、曹丕、葛洪,对<文心雕龙>产生影响.王充将"文质相称"的思想引入创作论,并将质文交替变化的历史规律与政治的盛衰和社会的治乱相关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刘勰的"文质"论.此外,<文心雕龙>还发扬了<论衡>所倡导的"博"、"通"思想,指出创作主体的广见博识、丰富积累对创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鹏 《南都学坛》2003,23(5):61-63
《文心雕龙》受《新论》的影响比较大,大体上包括这几个方面:反对谶纬、反对保守复古、主张发展创新,形神关系理论以及文学领域内部的某些问题,如对人工美的肯定和对审美接受前提问题的阐发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文心雕龙》广泛地吸取了前代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重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虽无确证,但孔子重视《易》,《论语》确有记载,说明《易经》成文当在春秋以前。《易传》是对“经”的传注,成书于战国时期。从《易经》整个内容看,绝非出于一人之手,很可能是古代卜筮“灵验”部分的材料,经过后人加工改写而成。在远古,由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可能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系统的哲学思想。最初哲学思想的萌芽往往被包含在原始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征服自然之幻想的神话传说之中。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对司马相如其人其赋有褒有贬,但综而言之,肯定为主。刘勰从文学史角度肯定了司马相如辞赋承前启后的地位,自觉而清醒地从文学角度去看待司马相如的辞赋,体现了他达观的文学态度和卓越的艺术眼光;但其中也有些见解因袭前人固见,不甚合理,未能完全跳出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艺理论巨著 ,也是一部较完整的美学理论著作。从总结具体作品出发 ,不仅论述了文学艺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而且能突破传统观念 ,较系统地论述了形式美对表达思想内容的重要性。文章就《文心雕龙》论语言美的问题 ,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蔡邕是东汉后期的文坛巨匠。他对于骈俪化的追求和探索,对六朝时的骈文创作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同时,蔡邕的文章,尤其是碑文,无论是对于儒家经典及其精神的体认,还是使事用典,都表现出学者之文富有深厚的经史传统的特质。这对于魏晋以来文坛上流行的一些浅薄庸俗的文风有针砭的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有见于此两端而对蔡邕的创作、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史意义做出了全面的评价,尤其是专门将碑文作为独立的文体加以探讨,有力凸显了蔡邕在文学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章法论是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属于文章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古代文章学专著,书中虽然没有提出“章法”的概念,但他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却明显地存在着。可惜,章法论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阐释和评价。郭晋稀说:“《熔裁》是探讨熔意和裁辞的。”(见《文心雕龙注译》408页)詹瑛把《章句》列入“修辞学”。(见《刘勰与(文心雕龙>》76页)牟世金认为:“《附会》近于所谓篇章结构问题。”(见《文心雕龙译注》88页)周振甫宽泛地说:“《附会》  相似文献   

14.
刘熙载《艺概》从解剖诗、文、词、赋、曲以及书法等各种艺术的具体实践出发,采用“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艺概·自叙》)的写法,精辟而深刻地揭示了各种艺术形式的艺术辩证法。《艺概·词  相似文献   

15.
从兼容各家的成书特征到有关艺术理论的具体方面 ,《吕氏春秋》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在作家修养上 ,都主张屏弃外在功利的影响 ;在文学艺术的理论构建方面 ,都提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主张和观点 ,如文学的发展观点、执一思想、内容形式的关系以及因势理论和鉴赏理论等等。将它们的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加深《文心雕龙》的理论认识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上古卜书<周易>的文学价值是自在的,最早对这一点予以关注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但是,此前人们对<文心雕龙>与<周易>的关系多有曲解,比如认为<文心雕龙>在结构上与<周易>同构、在语言使用上对<周易>多有称引、附会等等,这些并未构成<文心雕龙>对<周易>的文学观照.<文心雕龙>对<周易>的文学观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修辞原则与修辞技巧的观照;文本建构与谋篇布局的观照;情感内蕴及情感表述方式的观照;形象思维与形象表述方式的观照.  相似文献   

17.
纪昀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评点精见迭出,他不仅对文体论进行了学术考辨,尽展乾嘉学风,更凭借其对集部之精熟,对文体论予以精彩的义理解析。纪评考证精严,议论惊警,对攻克现代“龙学”中文体论这薄弱一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是产生于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论巨著 ,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对后来的中国文论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即使到了近代也是如此。本文主要从审美范畴的角度 ,以风骨观、隐秀观和奇正观为切入点 ,具体考察《文心雕龙》在近代文论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朝花夕拾》和鲁迅的后期杂文一样 ,处处充满辩证艺术。这是一部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 ,带有自叙色彩。作为文学家的鲁迅 ,他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感受外部世界 ,使平凡的材料具有了一定的主观性、现实性、情绪性与象征性 ,使文章蕴含丰富 ,主题呈多向性。他善于以洒脱不羁、变幻多端和行云流水般的笔墨 ,描绘出一幅幅简洁深刻、浓淡相宜的画图。材料安排有详有略 ,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刘勰认为文学的本原是道,文学的作用是明道,他提出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一重要命题,正是总结《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所做出的概括。他认为《易传》释经不是简单的转述与琐碎的注解,而是精心创造并广泛使用了"丽辞",既多用对偶,又注重协韵,是文章的典范。他认为,《易传》在文章体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说、辞、序几种文体的产生,都与《易传》有着直接关系。他还论证了《易》象的意义,评价了《易传》的语言,分析了《易》的事象,既揭示了《易传》的文学贡献,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