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昭曦先生著《四川书院史》 (巴蜀书社 2 0 0 0年版 ,以下简称《书院史》) ,扎实严谨 ,材料丰备 ,可谓研究巴蜀书院文化的扛鼎之作 ,可惜仍有疏漏。例如 ,关于明代重庆府涪州白云书院的概况介绍 ,将该书院创始人署为“刘蕖” ,笔者以为 ,勘校失严 ,尚可商榷补正。《书院史》第 76页注引《同治涪州志》卷二《舆地志》、卷九《人物志》称 :“白云书院 ,在涪州治南 12 0里凤凰山 ,‘前明刘司谏秋佩先生故里也……。’刘秋佩 ,即刘蕖 ,涪州人。清人周汝梅所作刘蕖《墓表》云 :‘刘蕖字秋佩 ,谥忠愍 ,明正德中户科给事中也’ ,因劾刘瑾 ,受廷杖 …  相似文献   

2.
方彦寿《朱熹书院门人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版 )中“书院考”部分考证了与朱子生平有关的书院 67所 :创建 4所 ,修复 3所 ,读书讲学 47所 ,题诗题词 1 3所 (见卷首方氏《序言》)。以笔者管见所及 ,宋代涪州 (今重庆市涪陵区 )北岩书院亦当为朱熹题写诗词的书院之一。北岩书院 ,“在州治大江北岸即伊川注易处 ,因山谷题‘钩深堂’以名。宋嘉定丁丑 ,范仲武请为北岩书院。”( 1 992年巴蜀书社影印清同治九年刻本《涪州志》卷 3《建置志·学校》“钩深书院”条 )清乾隆九年 ( 1 744) ,知州罗克昌复建时更名钩深书院。按 :绍圣间 …  相似文献   

3.
一、《蜀中广记》的悠谬之言唐诗人孙定,新旧《唐书》、《唐才子传》均无记载。其事迹、作品,见于《唐摭言》、《唐诗纪事》、《全唐诗》及《蜀中广记》等。《唐摭言》卷十云:“孙定字志元,涪州大戎族之子,长于储。定数举矣,储方欲就贡。或访于定,定谑曰:‘十三郎仪表堂堂,好个  相似文献   

4.
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喜吃荔枝的绝世佳人。但是,正史中并未确载杨贵妃所嗜荔枝之贡地,以致自宋以降便出现了岭南和涪州两地之说。宋人苏东坡《荔枝叹》、乐史《太平寰宇记》等持涪州说,而元、明、清时期的地理志、野史笔记、荔枝谱记也多持此说。但是,唐人杜甫《病橘诗》、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则持岭南说。通过梳理和考辨史料,结合实地踏勘,认定涪州当为主要贡地,理由有三:一则唐时涪州盛产之荔枝并不亚于岭南;二则涪州至长安仅二千多里而岭南至长安则四、五千里,利于保鲜和节约开销;三则作为蜀人的杨玉环在成为玄宗宠妃后倍思家乡荔枝乃人之常情。当然,由于杨贵妃的侍宠和名相张九龄的宣扬,岭南亦有过贡献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的名和字,《宋史·本传》仅载:“黄庭坚,字鲁直”;“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历代修水县志,黄氏宗谱,所载略同。而明毛晋跋《山谷题跋》转引洪玉父《豫章先生退听堂录序》,“舅氏鲁直爱山谷石牛洞,故自号山谷道人;谪黔戎时,假涪州别驾,故又号涪翁,或曰涪皤;在黔中又号黔安居土;至宜州,又号八桂老人。”洪玉父所胪举的,都象现代作家的笔名,故说“皆班班见于诗文”。黄庭坚幼时,还有小字乳名。这不仅是当时双井黄氏的家风,也  相似文献   

6.
<正> 广州古称番禺,为岭南一重镇,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关于番禺县得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著作,刘宋沈怀远的《南越志》称:“番禺县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是为源自番禺二山说;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浪水注》引交州治中姚文式问答云:“何以各为番禺,答曰: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与番禺县连接,今入城东南偏有水悫陵,城倚其上,闻此县人名之为番山,县名番禺,傥谓番山之偶也”,是为源于番山之隅说。嗣后志书大抵皆宗此二说,《元和郡县志》即谓番禺“县有番、禹二山,因以为名。或言置在番山之隅。”唐以后诸志,都以得自番禺二山说为主,言之凿凿,图示分明。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的临江,《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中国历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注为今江西清江县。这是不对的。临江最早记载于《汉书·地理志》,为汉代巴郡所辖县,治所在今四川忠县。《旧唐书·地理志》谓:“临江,汉县,属巴郡……贞观八年改临江为忠州,治于此县。”因此唐代临江仍在今四川忠县。江西清江之临江建于宋。《宋史·地理志》记:“临江军……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下称《世说》)是一部以历史人物言行为题材的“志人”小说。它从《国语》、《左传》、《史记》以及先秦散文中的历史故事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开创了我国“志人”小说的先河,与“志怪”小说一起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两大流派。“志怪”小说以虚幻神奇见长,而“志人”小说却以传神写照取胜。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基本上是忠于史实的,是否还有虚构成分呢?弄清这问题,对于肯定其文体的属性,深入探讨其写作特色,追溯小说艺术虚构的历史渊源,都很有意义。本文拟就这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我们认为,《世说》的人物故事不完全是“实录”式地刻板记录“人间言动”,其中有不少虚构或想象成分。有的是选取历史上或当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或事,加以虚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自新门》载晋周处翦除义兴之虎、蛟而改过向善一事,其中有“山中有邅迹虎”一语,而“邅迹”一词,历来未得其解而存疑。 查各本此处之注,或质言“意义不详”;或转引刘孝标引《孔氏志怪》云:“义兴有邪足虎”而疑“邅迹”即“邪〈斜〉足”,并云“邅 ”有迟回难行之意;或引《晋书·周处传》释作“白额虎”;或谓“邅迹虎即有斑纹的老虎”。  相似文献   

10.
清季陈其泰的《桐花凤阁评(红楼 梦)》,是《红楼梦》问世至五四运动期间 所有旧红学著作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种。 过去虽曾见于他书注录,然未窥其全豹。 现在随着原稿本的发见,我们对于它的价 值,才能够真正的有所了解。 陈其泰,字琴斋、学博,别号桐花凤 阁主人。①《海盐县志》、《长兴县志》、 《云和县志》及《两浙 轩续录》都云: “海盐人。”《海宁州志稿》则云:“海宁州人, 寄籍海盐。”父咸,改名咸庆,字云伯,嘉 庆庚申(1800年)举人。《海盐县志》称 他“天资卓 ,读书目数行下。自经史子 集以及勾股算学,靡不掩…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揣其语气,似以《招魂》为屈原作品。王逸《楚辞章句》则以为宋玉所作,谓“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二说都未得到先秦史料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乌浒”是东汉时越人的别名。民族史学界普遍认为,乌浒人与壮族有渊源关系,但对“乌浒”这一名称的语源却是众论纷云。有说源于酋长之名“无余”的,有的说是“骆越”音转的,也有说得名于楚国方言“于菟”的,各持己见,分歧不一。笔者亦就提出一孔之见,就教于大家。 历代史籍对“乌浒”一称,有过不同的记载。万震《南州异物志》:“乌浒,地名也,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读史方舆纪要·广西五》认为,乌浒人得名于横州之乌浒山。杨孚《异物志》则说:“乌浒,南蛮之别名”。范晔《后汉书·灵帝纪》“玉林乌浒民相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钟嵘《诗品》谓刘琨诗“源出于王粲”不仅从诗歌的风格考虑,也从二人诗歌内容及其所蕴涵的情感,二人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戮力上国”、志在天下苍生的政治理想去考查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八琼室金石补正》一书作为宋代涪州石鱼题刻收录的“朱子诗”,虽确为朱熹《观澜》绝句,但既非宋刻抑或朱子真迹,也不在石鱼所在地白鹤梁,而是大约在清代中期才刻于北岩石壁的作品,当地人称作《北岩题壁》。  相似文献   

15.
一、从“李白,山东人”说起编修于五代后晋的《旧唐书》,至宋时受到许多史学界有识者的批评.曾公亮谓其“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进新唐书表》),吴缜谓其“纪述取舍,乖戾舛差”(《进新唐书纠谬表》).单就《旧书》的《李白传》而言,其“错误”诚然是在在皆是,其中尤以谓李白“山东人”最为识者所鄙陋.中华书局标点本《旧书·李白传》“山东人”下校勘记云:“李白中年时曾在山东住过,故杜甫诗中有‘汝与山东李白好’之句,元稹《杜子美墓系铭》以李白为山东人,《旧唐书》沿袭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16.
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提及高鹗续著的后四十四回《红楼梦》,对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的文字,往往持否定意见。定论为,不可饶恕地失败:或谓其完全丧失了艺术的生命——真实性;或谓其与曹雪芹的原旨完全背道而驰;或谓其为亘古未有的大悲剧加了条光明的尾巴,为封建社会灌了“续命汤”云云。原因概在它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既然对《红楼梦》高氏续书绳之以现实主义,那么我们评价它的功过得失也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禹会涂山》是浙派琴人毛逊(敏仲)所作,始见于《神奇秘谱》,在现存明清39种琴谱中都有刊载,是浙派琴曲的代表作品。琴曲以口传历史事件“禹会涂山”为创调本事,通过禹大会诸侯、各国朝贡之盛况来颂咏宋德。在流传过程中,毛逊改曲名为《上国观光》,打算献曲于元世祖以求取功名,未果而卒。明代琴史资料皆普遍淡化甚至隐瞒了这一事实,体现了“为贤者讳”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禹妇翁像     
夏禹“娶于涂山”的传说很普遍。重庆市长江南岸的涂山,被称为“禹穴”,也是由来已久的传说之一。 夏禹属于北方氏族,涂山氏属于南方氏族,南北氏族长的通婚,标志着南北的联合和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推论。 重庆市长江南岸的禹庙,也是早已有之。晋朝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卷第一,关于“涂山有禹王祠及涂后祠”的记载,说明南岸夏禹夫妇的祠庙,来源很古。 有趣的是,后人还给夏禹的岳丈修了一个殿。据《蜀中名胜记>弓引《倦游录》的记载:“禹庙神仪侍卫极严肃。  相似文献   

19.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按:陈胜等九百人去何处戍边,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司马迁明确讲:“适戍渔阳。”《索隐》据《汉书·地里志》云:“渔阳县名,在渔阳郡也。”《正义》引《括地志》云:“渔阳故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在渔水之阳也。”对此,历代注家均无异议。但近年有人另立新说,提出陈胜戍边是走  相似文献   

20.
略论汉代官营盐铁业的利和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实行了官营盐铁手工业的制度。《华阳国志》·卷3《蜀志》谓秦惠王时,营建成都城,在其“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专为盐铁业置“市官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