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芳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1)
汉语基本词组的语义结构模式李芳杰研究语义结构可以多角度地进行。本文选取述宾、主谓、过补、定中、状中、联合六种基本词组,构拟其语义结构模式,引出汉语语义成分的主要类型。对模式的描写,不简单地,只标语义成分,而是让它们附丽于句法结构,如“吃西瓜”就是“述... 相似文献
2.
张琪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4):117-120
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涉及代词时会出现歧义;歧义是VP省略结构的重要特征。包含VP省略的汉语并列句与关系小句,显示的歧义特征基本相同:当VP省略结构包含一个代词时,有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当VP省略结构舍有多个代词时,除了严格意义与松散意义外,还有混合意义,但对混合释义有限制。这两种歧义表明汉语VP省略结构与英语VP省略结构一样,呈现两个特征: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及删除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詹秀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
试论汉语双关的语义生成模式詹秀华在汉语辞格系统中.双关属于基本的辞格。它的发源极其古远,《诗经》中就已有双关的成功用例,汉代则较为广泛地加以使用,至六朝时代,双关的运用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直至今日,双关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在广告语体中就涌现了不... 相似文献
4.
张道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26
语义悖谬性结构,是汉语表达的传统,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比喻等修辞的思维模式。语义悖谬是词语组合所形成的语义关系与人的知识系统的悖谬,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语言智慧的言语结构,而非表达的错误。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存在着语义学机理。本文着重阐释此类结构的语义学机理和认知尺度、以及在汉语修辞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钱进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0,(3)
人们关于词语的性别差异概念是以“语义性别原型”的形式储存在头脑 (原型心理词典 )里的。人们依据对不同性别的语义原型的掌握 ,来指称或描述不同性别 ,构成了词语语义的性别原型的差异和对立。“男性模式”又称为“强势模式” ,在传统意义上 ,男性常意味着权力、责任、气概、事业、名誉、道德和地位等 ;“女性模式”又称为弱势模式” ,以是否具有纯洁、忠贞、贤淑、庄重、奉献等品德为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税昌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3):93-101
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语言表达多维度的特点,致使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也呈多样化的态势.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为前指与后指、顺指与逆指、邻指与隔指、专指与兼指、单指与多指、强指与弱指、显指与潜指、内指与外指等八种.对语义指向结构模式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以心理动词为动核构成的动核结构中,跟心理动核相关的、受其支配的、与其同现的必有语义成分,既不同于施事,也不同于受事,而有其特殊性。本文把受心理动核支配的主事动元称为经事,客事动元称为感事,并进而讨论了它们的语义特征、句法形式特征,文中还涉及到对心理动词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赵世举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就语言而言,不仅表现为词语所指概念之间的对立,而且也表现为事言结构内部的种种对立.正是那些不同性质、不同层级、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相互依赖而又相互影响的对立群体,和谐地构成了语言的对立统一系统.现代语言学对语言系统的子系统——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的对立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揭示.那么,作为语言系统的另一子系统——语义系统状况如何呢?这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白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7-138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世界上凡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括大量的习语。习语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使用时可以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思想。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谚语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还靠它们有丰富的意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吴贻翼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句子结构模式及共语义结构的概念在现代俄语句法学和语义学中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苏联以及其它国家的语言学家,不仅对简单句结构模式及其语义结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且于六十年代末开始从事复合句结构模式的研究。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将会有一个新的突破。本文就简单句结构模式及其语义结构谈些肤浅的看法,以便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近代汉语使役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美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96-105
近代汉语使役句中使役动词主要有:令、遣、使、教、著、放等,因之构成的并列复合词有:令使、使令、令教、教令、遣放、放教、著令等,它们原本都有特定的意义,因为常作兼语式的第一个动词(“NP1 V1[使/令/遣] NP2 V2”中的V1),使其具体意义逐渐虚化,最后变成纯粹的“致使、使让”的使役义。它们产生和使用的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令、使、遣、教”在秦汉时已用,“教、交、著”等在唐宋时常用,“叫、让”字句在明清时才逐渐使用。“使”、“令”、“遣”等其原始义即为命令、派遣义的动词,“教、交、著、叫、让”等用作“使令、使役”义则引申途径较为曲折,因而在使役句中,所表的使役强度在语义、语用上强弱有别。 相似文献
12.
逻辑语义结构视阈下的英汉语篇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品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361-362
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逻辑语义关系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数篇英汉样本语篇的组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掘英汉语篇潜在的逻辑语义结构特征,归纳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结构模式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结构存在异同:英汉语篇是语义上的统一体。英语语篇偏向于更多地使用形式词语来体现语义关系,而汉语语篇则相对地偏向于依赖语义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3.
张岳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81-83
文章从空间隐喻方向性的角度,运用语义特征的方法将汉语及物动词体系分为“单向动词”、“无向动词”与“兼向动词”三大类,并运用变换分析方法对这三类动词进行了区分实践,并特别对“拿”等动词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并认为,“拿”不属于“取得类”动词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孙英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3):152-157
双宾结构的分析涉及到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而题元角色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从语义到句法之间的映射问题。Larson采用的是派生的方法,但由于他所运用的X’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其派生论的解释力明显下降。从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词汇概念结构、谓词论元结构及表层结构来看,与格结构强调的是动作,而双宾结构强调的是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二者之间的转换受词汇语义的限制,因为双宾语句中的动词蕴涵与之相对应的与格结构中的动词。因此,二者的语义可以通过词汇语义学的词汇蕴涵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张新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4):370-376
意义和形式的关系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汉语有重视语义的传统,《马氏文通》和《中国文法要略》即有相当高度的语义研究,但缺乏理论自觉。经过回避意义的结构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界展开了广泛而自觉的语义研究,从而加深并拓展了句法结构研究,这使语言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陈恩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6)
0 语义层属于意群聚合体平面的范畴,是指句子里词义所形成的意群内部的层次关系。从语义层的角度来说,词义是指词的个体义,意群是指两个以上个体义扩展来的词的合体义。词义扩展而为意群。意群聚合体表现为词义和意群,或者意群和意群之间关系的最高一级,是语义层的基本要素,处于第一语义层,起着直接表达句子思想内容的作用。词义或意 相似文献
17.
王苹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4):102-106
模糊修辞是写说者出于特定的表意情境的需要,利用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接受者理解的灵活性而精心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不定性、概览性、非量化为特征的艺术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这些语言要素都是模糊修辞用来提高表达效果所凭借的手段,语义虚化、语义跳跃、语义留白、语义矛盾是其在言语交际中呈现出的几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8.
彭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92-96
借助《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共查阅了50个现代汉语中常用的量词,通过对这些量词的本义形成过程及其转义进行考察,分析了量词的部分语义演变规律,认为量词的本义来源多样:按词性分,量词可来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按意义分,量词可来源于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按途径分,量词可遵循单线、双线或多线的词义引中路径而量词的转叉相对简单,是在量词本义形成的基础上通过义素贯穿始终或义素有所脱落两种方式进行语义泛化的,量词忻修饰限定的对象也就由个别扩大到一般,由具体扩展到抽象。 相似文献
19.
杨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111-116
有的语言中有性的标示,汉语中在语义上存在着性别的标示。本文以阴阳语义场为例,建构了汉语中的阴性语义场和阳性语义场,同时还建构了阴阳语义场中的男女两性场,汉语中存在着阴阳语义场的原因是为了与人类的认识规律相吻合、与类的认识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陈恩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6)
0 语义层属于意群聚合体平面的范畴,是指句子里词义所形成的意群内部的层次关系。从语义层的角度来说,词义是指词的个体义,意群是指两个以上个体义扩展来的词的合体义。词义扩展而为意群。意群聚合体表现为词义和意群,或者意群和意群之间关系的最高一级,是语义层的基本要素,处于第一语义层,起着直接表达句子思想内容的作用。词义或意群也可以是语义层的基本要素。就是说,当词的个体义或合体义起着直接表达句子思想内容作用的时候,就成为语义层的基本要素而处于第一语义层了。从直接成分分析法的角度来说,语义层的基本要素,实质上就是语义层的直接成分。换句话说,起着直接表达句子思想内容作用的基本要素:词义和词义,词义和意群(或意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