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清果 《阅江学刊》2011,3(1):131-135
"海峡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研究"问题意识的提出是基于"一国两制"构想基础上的两岸传媒业交流合作的历史与现实。两岸日益丰富的经贸往来催生两岸传媒业的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推进,学者因应这种变化,关注议题由"两岸新闻共同市场"提升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力图通过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研究,以为两岸传媒业在遵循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下良性互动发展提供学理指导。  相似文献   

2.
比较农业、汽车业等行业而言,入世对我国传媒业的冲击虽然不算特别大,但影响却是深刻的;在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冲击少数是直接的,多数是间接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凡事有利有弊。入世对我国传媒业的利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传媒业基地。由于首都的特定性,北京传媒不仅仅是“北京”地域行业的概念,而且具有宽泛的包容性。区位性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越条件,使得北京地区的传播媒介在政策与制度、广告市场、受众资源、行业系统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媒介生态环境。北京要想成为全国新闻信息的集散中心,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制作生产中心,优秀影视文化作品的交易中心,要想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传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有必要从生态系统基本构成要素的角度解析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加入WTO后对传媒业的影响 加入"WTO"以后,传媒领域竞争的全球化将是必然趋势.实力强劲的各类外国媒体面对中国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将会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介入,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份额,国际媒体与中国媒体之间将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才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加入WTO后,我国的传媒业能否充分利用和分享由此带来的机遇和利益,能否有效避免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学高效的人才开发和利用机制。为解决加入WTO后我国传媒业可能出现的人才问题,重要的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培养为重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6.
殷修林 《社科纵横》2012,(10):132-13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活力在于与时俱进,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的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批判地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新闻传媒业属性的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剧变、受众和社会舆论地位及其需求的变化,都要求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呼唤传媒的信息增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社会 ,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 ,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需求的提高和信息加工、处理技术的增强 ,在未来的社会中 ,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将越来越倚赖于大众传媒 ,特别是由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必将成为传媒业未来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也是数字化时代值得关注的一项重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马云的帝国     
宋玮 《东西南北》2013,(24):58-60
过去十年,马云缔造了一家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未来十年,他将依托于阿里巴巴扩张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农业等等。此外,马云联合其他投资人创立的云峰基金,近年来亦在形成规模态势,娱乐业、生鲜业、传媒业甚至基因产业均有涉足。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文化传媒产业加强企业绩效稽核是当务之急。而绩效稽核制度却存在着诸如难以兼顾社会性和盈利性、关联交易形成的障碍、资产重组影响等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征,从建立合理稽核组织架构、培养稽核的核心专长、扩大稽核作用、注意成本效益原则、结合经营管理的基础上搭建动态的企业绩效稽核框架,同时,从管理者素质及其管理哲学、企业文化、权责分派体系与信息系统等方面优化传媒业的绩效稽核环境,强化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传媒产业的成长与跃升。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如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等方面的挑战。鉴于此,各级领导者和从业人员都应尽快更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优质文化企业集团;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促进文化法制建设。根据已经具备的优势、自身特点和区域中的地位,上海应优先发展旅游业、传媒业、视觉产业、新闻出版与版权产业、会议展览业、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并整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周杰 《创新》2012,6(4):57-60,127
以IT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标码扫描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为流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信息化水平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机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信息化水平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数据,研究中国信息化水平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构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呈现误差修正的正相关关系。信息化发展对我国流通产业选择集约型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会展业作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在扩大经济规模、带动相关投资、平衡产业结构等各个方面能产生广泛的经济效应。同时,会展经济在推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影响力等非经济效益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首都会展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分析,发现首都会展业对区域经济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旅游业、零售业和就业有明显的驱动效应。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为会展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影响着会展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刘文勇 《求是学刊》2007,34(6):82-87
自从2002年中央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就业问题之间的矛盾成为必须要解决的"瓶颈性"障碍。本文将老工业基地就业问题基于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背景之下进行了探讨,明确总结了现阶段黑龙江省的三次产业以及工业内部的就业结构性特征,并结合国外典型就业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就业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田文棠 《唐都学刊》2006,22(2):120-125
以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作为其文化基石的东亚文明,在经历了早期辉煌之后,面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及全球化的强力冲击和挑战,曾一度衰落,几遭苦难,方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发展前景。东亚文明的文化基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它对东亚农业、工业和现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巨大作用的根源在于,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适合中国乃至东亚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这条文化价值魅力链集结了相互联系的七大价值理念: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价值理念;正心修身,追慕圣贤的做人价值理念;慎终追远,家国同构的政治价值理念;以和为贵,谐和相处的社会价值理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天人价值理念;见利思义、义利并举的生存价值理念。而且这种价值魅力在未来将不断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15.
经过5年的WTO过渡期,我国服务业逐步全面开放,很多服务行业已经或即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作为我国欠发达省份的黑龙江省,因地处边疆,虽然服务业整体受到的冲击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国际服务机构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布局,将会对黑龙江省的服务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金融业、销售服务业、物流业、旅游服务业等主要行业均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外国服务行业将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经营理念对黑龙江省服务行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也会促使黑龙江省的服务行业提高竞争力,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韩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因素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中国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不仅使韩国文化保持了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韩国经济的深层底蕴。韩国政府重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施教育立法,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始终把文化产业当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李连芬 《创新》2016,(4):112-120
在新经济常态背景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财政支出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发展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产业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我国的养老市场规模庞大,并且供不应求,政府高度关注养老产业,为我国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尽管目前"保险系""央企系""房企系"等社会资本已经注入,养老产业仍然存在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相关产业整合难度大,国民养老观念落后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以加强引导和扶持的力度,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养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转变养老观念。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东部产业转移为南宁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南宁市要紧抓这一重要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力推动南宁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真 《创新》2009,3(6):49-51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在新经济挑战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并进,既是我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要求,又是新世纪我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赵砚 《学术交流》2002,(5):94-97
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黑龙江“二次创业 ,富民强省”的机遇 ,搞好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组织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对推动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使黑龙江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