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加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处境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经济条件还比较落后,教育、文化基础薄弱,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发展民族职业技术教育,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正> 少数民族地区和居住分散的边远山区,为适应普及小学教育,满足学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要,农村小学的教学点、简易小学、单班校愈来愈我,这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民族基础教育所取得的一个很大成绩,其作用应该充分肯定。但这类学校规模很小,主要分布在穷乡僻壤的边远山庄和散居的村民点。目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来,溆浦县把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本地山区经济的头件大事来抓,收到了效果,尝到了甜头。我们体会到: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山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要求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以开拓农村市场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惰况下,农村小城镇建设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是涂浦县在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一些体会和具体做法。因地制宜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合理布局是很重要的,而合理布局要立足在因地  相似文献   

4.
陈运海 《民族论坛》2008,(6):39-39,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增收是关键。边远乡镇农民增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展"高质、高效、高产"农业,从比较优势的开发利用中增加收入;发展"农"字型龙头企业,搭建农民增收平台;发展劳务经济,快速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长远基础。  相似文献   

5.
山区小城镇建设与思考通道侗族自治县县长石希欣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之后的又一个阶段性创举,八十年代中后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九十年代掀起高潮。但在边远山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理环境较差,资金投入不足,小城镇建设普遍...  相似文献   

6.
近五十年来,南昌屯毛南族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生产技术吸纳了现代的因素,但传统的方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以农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经济结构分种植业、养殖业、副业、商业四类,其中以种植业最为重要和稳定.其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是产业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下降,养殖业比重上升;种养业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效益不高.毛南族经济结构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困难,其中原因除了其经济空间上的边际性地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居民文化素质及其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边缘性的制约.提高毛南族的文化素质,改善当地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推进山区内部的城镇化建设,是当前改变山区毛南族经济结构状况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 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教育比较落后的特点,为帮助这些地区发展教育,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脱贫致富,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一类专门性学校。寄宿制民族中小学以公办助学金为主,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学生享受助学金,有的还享受困难补助或减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全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生食宿完全在学校,生源覆盖面广, 大都建在县城或乡镇以上地方,而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生不完全在校食宿,招生范围相对而言也小…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山区,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农村经济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利益。农村经济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村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聚居地,农业是其主体产业。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在平面上以边疆为主,在垂直分布上以山区高原为主。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代,都远离经济文化中心,很难受到经济中心的辐射,发展现代经济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远远高于内地和平原…  相似文献   

9.
<正> 农业企业,是指以企业方式从事大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集体组织,在山区主要是开发地表资源。村级农业企业作为村级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村级经济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民族地区村级经济,首先要发展农业企业,要以村级农业企业为先导。村级农业企业的发展则必须因地制宜,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的原则,应把着力点放在开发山地资源,兴办“三场”(林场、果木场、养殖场)上面。以下笔者拟从几个方面谈谈民族地区村级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典型的山区贫困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近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工业富县、产业富民”的路子。通过着力实施“六大一强”发展战略(水电大县、药化大县、磷化大县、茶叶大县、创汇农业大县和生态农业大县,跻身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在发展山区县域特色经济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把股分合作制引入民族山区扶贫开发──广西西林县发展农村股分合作制的调查姚善策(广西百色地委研究室)人称“广西省尾”的西林县,地处边远山区,不近沿海、不靠边贸,不靠铁路和主要公路,远离大中城市,是国务院划定的扶持贫困县之一。全县有11个乡镇91个村公所...  相似文献   

12.
百色地区是红七军的故乡,与滇黔毗邻,和越南接壤,总面积36,1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5%以上,所属十二个县都是边远山区县份,是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全地区聚居着壮、汉、瑶、苗、回、彝、仡佬等多种民族,总人口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7%,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人民较贫穷。我们在全地区范围内就民族山区教育投资问题作了专门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民族山区教育经费不足情况非常严重我们在调查中,从农村到城镇,处处感到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张海浪 《民族论坛》2003,(11):42-43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一。这为边远贫困山区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因此,边远贫困山区针对区位边远,受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因素制约的实际,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明智选择。一、发展生态经济是加快边远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贫困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商贸不活,经济不发达,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农村经济成就斐然,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多层面变迁和农村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是推动西藏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农村发展资金支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西藏农村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扶贫开发的发展,我们西林县民族山区经济经过认真反思之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加快山区的农业发展,探索了自己经济发展的路子,推动着民族经济和脱贫致富工作的发展,使长期在多灾、低产、贫困中负重徘徊的农村经济开始走上了复苏之路。整个山区的经济体制、经济格局、流通方式和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我国的少数民族山区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三类地区”,其发展经济的任务是异常繁重而艰巨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加速发展民族山区农村区域经济的路子,进而把山区的市场经济带动起来,那末,振兴民族山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就有了坚实基础和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新年伊始,我们冒着隆冬严寒,来到了地处武陵山区深处的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当地群众向我们反映了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恳切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边远山区土家山寨的文化设施建设的投人,企盼能够早日听到广播,看到电视和电影...  相似文献   

18.
一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我市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大多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 ,解决温饱问题相对容易一些 ,但要致富比较困难。搞一般产品去跟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竞争肯定不行 ,必须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区、边远地区有区位上的劣势 ,但往往也有资源上的优势 ,一定要“特”字当头 ,“优”字领先 ,突出重点 ,充分发挥优势资源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武隆县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彭水县的烤烟优势、黔江县的珍稀特产珍珠兰茶、酉阳县的青蒿素、秀山县的碳酸锰、石柱县的长毛兔和黄莲等在全国都具有比较优势 ,…  相似文献   

19.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山区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成为民族工作的重点。湖南省民委从2003年起,开始在湘西龙山县长潭乡长春村,花垣县团结  相似文献   

20.
关心民族的进步、发展和繁荣马夫哈(男,彝族,四川省南充师范学院学生)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都比较差。文化教育事业也较落后。因此造成山区人民思想保守、落后的状况。在生产发展上,实行责任制符合山区的自然特点。但山区独具的特点——农牧业结合发展,使成年人专门从事农业耕作,看管牲畜的劳动则落到了读书的少年儿童身上,形成了生产责任制与教育事业相排斥的特殊局面。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