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区外贸优势的发挥与外贸经营策略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域、市场、环境、资源等方面看,民族地区对外贸易的潜在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要使这种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必须改变传统的贸易经营策略,从追求一个完整的产业向占领某个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环节转变;从追求制成品比率向追求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转变;从追求成本竞争力向追求环境竞争力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本文选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2000~2012年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五项指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变化趋势和国际对比及排名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历年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对其他国家较低,同时国际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后。针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限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攀升,虽然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较深,深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趋势在不断上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右偏V"型发展趋势,国际分工地位表现出向上游攀升的特征,但分工地位仍相对较低,制造业行业间差异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效应,盲目地深入全球分工体系不利于制造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分工地位来推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制造业整体升级。中国制造业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节点转移的过程中,需转变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的思路,构建以技术进步主导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制造业价值生态体系,在多个价值环节与全球伙伴进行水平合作,增加中国国内间接附加值率,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多局限于单项经济指标(如TC指数、RCA指数等)的评价,并没有一套综合体系来评价服务贸易竞争力.针对以上不足,依据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四个方面、六个指标来尝试构建评价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实现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同时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四国12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浙江工业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 ,它对中国产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经济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本文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RCA指数 )等定量分析方法 ,从国际比较中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总体概况和受全国产业分工体系中区域分工制约下浙江工业竞争力的特点出发 ,就“入世”后对浙江工业若干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初步评估 ,进而从浙江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 ,分别就如何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性比较优势 (RCA)法 ,对当今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具体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已基本丧失 ,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鲜活原料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而深加工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显著上升。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已经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进行了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益显露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种综合国际背景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总量飞速发展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表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缺乏技术含量等不足,造成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在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现状、从TC和RCA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对中美日三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应当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质量的提升;强化政府作用,优化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1985-2006年53个国家人均GDP数据和制成品出口数据,运用动态化分类方法,考察了中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变迁。本文发现:(1)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同其他经济体一样,中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仍然主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生变迁;(2)尽管中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已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中国目前依然没有摆脱以低技术制成品出口为主导的局面。基于世界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规律,本文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将继续下降,中偏下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不会大幅上升,甚至有可能开始小幅回落,中等、中偏上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会表现不俗,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也会有所提升,但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很小。当然,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道路并不平坦,依然充满着挑战。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价值链战咯的新趋势与我国企业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概述价值链理论 ,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要获得或创造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控制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在信息经济时代 ,跨国公司基于价值链的生产经营和研发战略呈现出新的特点 ;中国“入世”后 ,在华跨国公司基于价值链的投资经营战略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并以此为背景 ,指出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是 :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找准节点 ,主动链入 ,在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同时 ,也实现我国走向工业强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中国深入开展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统计学、经济学等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RCA理论的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国际贸易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同时采用曲线化的分析方法,对选定对象(八国)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展开宏观性分析与研究。针对曲线分析深度不足的缺陷,透过RCA理论,达到了将选定对象(八国)的国际贸易相关数据引入到RCA模型中。在RCA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结果进行了基于K-means方法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聚类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找到了中国开展国际贸易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从而为在中国深入开展国际贸易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清醒地认识中国人才竞争力的状况及其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对于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至关重要。本文在梳理了对人力相关测度的既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人才本体、人才环境、人才创富和人才创新的四维度人才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设计出一个具有操作性、可比较的人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对58个主要国家1999—2006年的测度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人才竞争力已处在世界中上游(2006年排名第25位),且上升趋势显著;中国人才的创富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相对较差。为此建议:中国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重点是要改善人才创新、创业及其生活的的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TC(贸易竞争力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CA(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结构等诸多方面,对江苏、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江苏、浙江两省服务贸易规模发展很快,增长速度在两位数以上;两省服务竞争力指数呈逐渐上升态势,但服务竞争力均较弱;浙江竞争力水平总体高于江苏,但结构竞争力互有高低;两省服务贸易一直存在逆差,大部分行业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形成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外国直接投资、实际经济增长率、消费物价指数、世界出口品价格和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是形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主要因素.在转型期,世界出口品价格指数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消费物价指数,接着依次是外国直接投资、生产率相对进步指标、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经济增长率.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将造成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不利于我国出口,故不宜将这两者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有助于我国的出口.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基本上不受套补的利率平价规律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将呈现全方位和国际化特征.根据测算,中国承诺开放的市场的竞争力存在着较大的产业差异性.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必须牢牢树立竞争力是迎接挑战之基础的观念,不能对发展中成员特殊地位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可在过渡期利用差别待遇原则培育劣势产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选择适当的战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外贸规模不断扩大, 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我国还不是世界贸易强国,因为还存在着贸易条件恶化、外贸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盛行,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两大现实问题:一是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二是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要解决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必须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权保护;扩展贸易空间;重视制度创新,组建中国式综合商社.  相似文献   

17.
测算我国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发现,我国产品出口经历了从比较劣势到比较优势的转变过程,至今仍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因素中,内向型FDI的增长强度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幅度呈负相关关系,滞后一期的内向型FDI对出口竞争力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汇率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外资企业在华FDI的主要动机在于寻求广大的中国市场,而非出口。另外,内向型FDI的增长带动了跨国公司对国外子公司零部件或原材料的进口,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进口总额增长;但同时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最终产品消费市场,导致对进口增长的影响高于出口增长,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增长缓慢。政府应进一步引导内向型FDI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 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产品出口,进一步提高零部件和半成品本土化率,限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进口; 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结算或多种货币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周健  王淑婧 《东岳论丛》2014,(4):111-11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存在着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从农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贸易角度分别探讨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分析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保意识缺乏等相关制约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商品出口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改善外贸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等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为研究对象,以其在中国各区域工业发展差异中的作用为研究起点,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改革以来整体工业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三大地区之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Super-SBM模型和区位商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及产业集聚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高技术产业集聚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二者均存在东高西低现象;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着基于产业集聚度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度跨越门槛值后,研发投入强度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因此,应当引导高技术企业研发资金投向节能减排等绿色创新活动,同时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工业基础,鼓励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