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七月派"诗人绿原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时期的诗歌创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也涉及同时期下放到向阳湖"五七"干校的其它几位"七月派"诗人的诗歌,及诗人返京后有关向阳湖的回忆录、重返诗坛后的诗歌创作,从社会历史与文本细读的视角探索绿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的创作轨迹与心路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干校文学现象及文学史中的一些重要现象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张光年晚年思想的转变为支点,从史料的角度分析了张光年在向阳湖劳改期间心态、情感的变化以及这些何以成为其晚年思想转变的动因。在分析的过程中认为,正是向阳湖的劳改经历,使得张光年有了切实重新认识人生、升华自我的动力,这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思想转变的主要动因。张光年作为一个研究个案,反映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之于其他同时代作家晚年的思想转变,亦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现象学认知方式考量,干校文学不啻为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其中牛汉的诗作具备了独特的价值涵义。这种价值涵义首先表现在,牛汉的诗歌吸纳了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精神品性和诗性气质,在文革的黑暗时代履行了诗歌的文化批判与思想抵抗的责任。其次,领受苦难和生命担当是牛汉诗歌的一体两面的构成要素,即,对苦难的领受是通过生命的担当来完成的,与此相应的则是艺术风格上的悲慨基调。其三,用比较的眼光审视,在干校的特定语境中,牛汉、郭小川、杨绛三者具有创作类型学的意义:牛汉身上彰显的是现代知识分子本色,郭小川则在战士与诗人的选择中逐渐凸显了战士特质,杨绛展露出的是淡泊自重、宠辱不惊的文人风度。 相似文献
4.
纪弦的创作风格形成于"大陆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其一生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纪弦也是在穆旦之前身体意识最为鲜明的中国现代诗人,他的诗中还蕴含着深邃的"存在之思",身体意识与"存在之思"在诗歌中水乳交融。一方面,他把身体从某些新月诗人的颓废中提升起来,使之饱含着形而上的精神,成为"诗性身体"。另一方面,他又将深邃的"存在之思"与鲜活的身体融合,踏出了一条通过身体探寻存在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花儿从绽放到凋零过程的迅速和短暂会让诗人更深刻地体验生命的兴盛和衰亡,更能产生"生灭原知色是空"的慨叹。花之所以能成为感人之物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力量主要原因是花儿能赋予生命最为深切也是最为完整的感触。对于诗人敏感的心灵来说,这感触尤为真切、生动。咏花诗在中英诗歌中因此向来不乏上品之作。然而,由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英咏花诗自然会有不同的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盛唐诗歌的审美范型一向被作为与宋诗对立的正面典范。人们批评宋诗的三大主要缺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时,往往以盛唐诗为鉴,因而盛唐诗给人以有情韵没有理致,讲格调不讲意兴,写情景不涉典故的印象。其实作为后人眼中诗歌的最高典范,盛唐诗歌已经蕴涵了宋诗的某些音符,这来自于中国诗歌主体精神——言志、抒情和风雅比兴传统。 相似文献
7.
穆旦从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一路走来,其诗歌除对现实的关注之外,更加注重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审视及存在价值的追问,从而展现着诗人矛盾而痛苦的内心世界和不断追寻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刘桂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84-86
应修人为首的四位年青人的湖畔诗歌,在五四诗坛上奏响了时代的强音:推动了爱情诗的创作潮流;转变了人们把握人生的艺术形态;支撑了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表达出对人生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写景诗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因此,湖畔诗歌以独特的艺术把握和思想成就,在五四新诗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70后诗歌的集体"突围表演",是出于创作主体的精神外化和他们对影响焦虑的对抗;也是中外诗歌传统双重启迪的结晶;民刊和网络媒体的刺激对它的生成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70后诗歌打开了诗歌写作的多种可能性,其表达上的"快乐"特征也指向了文学写作终极意义的游戏本质;但是就目前的平庸的现状来看,只能说70后诗歌是一场"失败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翻译要贯彻“信、达、雅”的原则,要对诗的内涵进行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同时,要合理选择译文体裁和韵律。以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的短诗《雪夜林边小驻》的翻译为例具体地说明上述原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藏族著名青年诗人班果诸多诗作中的“鸟”意象入手,在藏汉双重文化语境下探究了他诗集中“鸟”意象的置换变形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学风格与作家人格关系问题,古代有 文如其人说.从风格与人格、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入手,比较详尽地分析了风格与人格之间存在的种种复杂的对应关系.在审美创造中,风格与人格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一面.因此,对于风格与人格的关系应当作具体的考察,不能简单地视所有的风格就是人格的表现.同时,还要从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考察了这一现象在我国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命题对我国古代作家的人格修养、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如其人作为我们民族文学艺术创造和文学批评价值评判的一个优秀传统,它强调的是一个民族的某种优秀历史文化、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独特的主体人格精神对文学艺术创造的决定性影响.在当今大众文化泛滥和个人低俗无根写作的语境中,重提这一话题,对于重塑当代作家纯正的人格与文格,重建文学作品优秀的思想道德文化内涵,宏扬作家主体人格精神和确立文学批评的道德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诗人安妮·萨克斯顿(Anne Sexton)于1971年出版的诗歌集《蜕变》(Transformations)对17篇经典的格林童话进行了大胆的改写。诗人结合当代社会背景,以现代人的视角对童话主题、人物性格进行了颠覆与重塑,在讽刺童话固有的虚假与刻意的说教的同时融入对当代人生活模式与价值观的深刻思考。其中的"小红帽"一诗集中体现了消费文化的欺骗性、重复性、单一性等特点,以及它对于个体思想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字体认”表征着数字文化产品体验过程中用户与数字环境的关系。在“数字体认”行为中,人的意识变化受到数字文化产品内容变化的影响,而内容的变化又受制于算法推荐机制。一些案例表明,算法推荐可能造成“成瘾意识”与“道德虚无意识”在用户群体间弥散,导致用户主观能动意识缺失。规范技术应用、合理利用算法推荐则可以提升用户的主观能动意识、道德意识、公共价值意识,促使主体意识回归,进而推动主流意识在群体间的广泛传播。本文通过对“数字体认”行为的分析,认为只有限制不断膨胀的技术权力、倡导技术向善,规范产品内容、树立正确意识导向,才能唤醒数字文化产品用户群体的主观能动意识,激发用户的道德意识,增强用户的公共价值意识,从而彰显和实现数字文化产品的社会责任与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透过鲁迅和周作人对"鬼文化"的不同文化心态和文学写作,用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去"重读"鲁迅和周作人的人与"鬼"纠葛的复杂形态.可以发现,鲁迅始终坚持着民间信仰的"启蒙"价值,而周作人则在"启蒙"之余退守着"自己的园地",孜孜于"生活之艺术"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