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红颜祸水     
《优雅》2004,(9)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上古神话中,女性神女娲用泥和水塑造了人类的形象,并以包涵宇宙的慈爱,炼石修补残破了的青天,拯救了陷于灭顶之灾的她的孩子们。这是一个属于女性的辉煌时代,女性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的图腾,是生存、富饶和美丽的象征。历史的变幻中,男性成了人类的主宰,人类的另一半则被压抑到生存的最低层。男性开始创造男性的历史,开始篡改属于女性的历史,女性的悲惨和绝望就此开始。这便是“红颜祸水”现象的背景。 姮娥奔月、褒姒亡周、莺莺乱礼是“红颜祸水”最典型的事例,似乎也是最有力的论证。 姮娥独吞了属于丈夫羿的灵药,她飞升到月宫后,变成一只癩蛤蟆,而羿因此性情大变,死于徒  相似文献   

4.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扶养义务应包含救助生命危险。配偶一方自杀时,另一方不加以救助的行为应以遗弃罪追究责任。参照国外刑法关于遗弃罪的有关规定,浅析我国遗弃罪犯罪构成重构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8月1日,<三秦都市报>刊登了<陕西西安两副局长为用车大打出手被停职检查>的消息.报道说,西安市长安区粮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一次关于用车制度调整会后,副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在办公室内大打出手,一些职工认为,领导打架缘于单位用车制度的改变与他们的乘车习惯发生了冲突.……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主观能动性”的语境下,学界对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本文围绕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五个问题。基本结论是:(1)唯物史观的核心并非“发展的观点”,而是用“唯物”的逻辑去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物质决定精神”的逻辑结论。唯物史观不是建立在“思辨”基础之上的形而上学,而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科学。(3)由于旧唯物主义不能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所以也就不可能致力于“感性活动”——“实践”来改造世界,而只能去求助于“观念”和“意识”了。(4)人类社会本来是整个宇宙或世界中的一个构成部分,然而正是由于唯物的世界观未必导致唯物的历史观,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才会将二者区别开来。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区分不仅必要,而且科学。(5)事实这个范畴首先是感性的,是人们通过感官所能够感觉到的客观现象。事实虽然内涵着“是”,但事实却不能等同于“是”;事实包含了真相,但是,事实不等于真相。所以,“从事实出发”并不等于“从真相出发”。  相似文献   

7.
对新时期“史学无用论”泛滥的反思肖宏发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在市场经济中历史学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今叹诉史学无用的人有增无减,“史学无用论”仍在继续泛滥。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作用的史学还会出现无用论的大泛滥呢?为什么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9.
10.
如此烦恼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有些烦恼真叫烦恼,让你防不胜防,有口难辩。 一次,有事外出。对面办公桌的小王代我收下一封信,他惟恐误事,很巴急的把信交给我妻了。待我回到家,妻怪声怪调叫我一声“大哥”,一面抖开信摊在我面前。写信的是一位女同志,开首便是“大哥你好!”君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从报刊、电台常常看到、听到这类消息:某某领导拒礼价值多少万元;某某长退出超占住房面积多少平方米;某某单位放弃购买豪华型轿车转而购买普通轿车,为国家节约了多少经费等等,统统做为了不起的“政绩”大加渲染。乍一听,的确让人倍受鼓舞,也对这些“公仆”们肃然起敬。可是看多了,听腻了,似乎觉得又不对劲儿。刚开  相似文献   

12.
元朝何以称“元”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历代所用国号或源于当初封地之名,或以开国皇帝封号定,其余种种,不一而足。而以文义定国号者则始自元朝。元朝为蒙古所建,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尊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元世祖忽必烈采纳...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提出建设“中国式民主”的主张虽具有正当性,但这一民主模式能否成立,关键在于它能否回答并解决好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式民主是阶级的还是全民的;中国现有的制度模式如何有效落实“人民作主”的原则;这一模式如何得到国内人民与国际社会的认可;它如何回应谁拥有民主定义权的问题;它如何在实践检验中证明自己比西方或北欧民主优越。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式民主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4.
15.
杨华 《江汉论坛》2020,(1):97-104
传统文献和当代汉语的用语习惯中,"礼仪之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逐渐代替了"礼义之邦"。其内在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礼仪之有无视为自我文化认同的根本标识和华夷之辨的主要依据。宋明以降,中国越来越重视和强化礼仪,逐步走向一个礼仪化的国度。其表现形式和塑造机制有三:其一,"礼仪之邦"是域外视角观察中国所获得的真切印象,是中外文化比较的结论;第二,百姓日常生活越来越礼仪化,这是礼制下移的结果,是士大夫们通过庶民通礼、宗族祠堂、家礼家仪、乡规民约等途径合力塑造的结果;第三,民间日用礼书的广泛传播,民间礼生的传承和实践,推动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礼仪化。由是,中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礼义之邦"一词反而习焉不察了。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此     
跳伞员约翰·史密特在例行演习时从飞机上跳了出去。不幸的是,他的降落伞没能打开。幸运的是,史密特居然发现自己正朝着一垛干草落去。不幸的是,干草上还插着一把尖头向上的草叉。幸运的是,跳伞员没有撞上那把草叉。不幸的是,他还从草垛上滑了下来。幸运的是,干草挡了一下才使他落到了地面。不幸的是,他的腿骨折了。幸运的是,史密特是保了险的。不幸的是,他保的是火险……  相似文献   

17.
如此遭遇     
  相似文献   

18.
异哉,如此史学“新论”!奇生对明火执杖,公然入室抢劫行凶的强盗,该是坚决斗争,奋起抗暴呢?还是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尊为上宾呢?这是小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然而,在这世纪之交,有必要回顾总结近代以来及本世纪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刻,史学界有些“新秀”的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唐宋诗之异及其由此带来的唐宋诗之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具体说来,唐宋诗的异趣主要表现在艺术手法、审美风貌等方面。而对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宋代社会环境和诗歌自身发展趋势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宋诗特色的形成,是基于内外各种因素的"新变自得",我们不应当以单一的艺术标准来评价唐宋诗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万军 《社会科学》2001,4(3):24-27
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恐怖主义象一块乌云飘荡在世界的上空 ,许多地区和国家的人民提心吊胆地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之中。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主要是政治恐怖主义 ,而不是无组织无背景带有强烈个人冲动色彩的恐怖行为。政治恐怖主义随着其破坏力和影响的日益扩大 ,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当代恐怖主义的来源何为恐怖主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 :“对各国政府公众和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 ,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和革命者、追求正义者以及军队和警察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